王海玲
【摘要】在全面深入推進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結合信息技術的應用,提出了構建智慧課堂的思想,彰顯智慧課堂的魅力,能增強小學數學教學的藝術性,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和魅力,能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興趣,實現對小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綜合培養。
【關鍵詞】新課程 小學數學教學 藝術魅力
一堂好的數學課,學生在獲得豐富數學知識的同時,還能感受到教學藝術所在。教師讓學生通過獨立分析、自主探索、動手實踐等方法來實現學習目標,感受數學魅力。小學數學智慧課堂順應孩子學習規律,培養孩子學習樂趣,構建起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培養孩子良好的數學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
一、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構建小學數學智慧課堂的重要性
小學數學新課程改革明確提出,新時期在全面推進教學改革的過程中,要加強對信息技術的應用,構建全新的數學教學模式。通過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創新構建多元化的教學指導體系,對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加以培養,全面提高小學生的數學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等,為小學生數學綜合素質的培養奠定基礎。在此背景下,結合信息技術的應用探索智慧課堂的構建,能將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進行有機整合,為啟迪學生的數學學習智慧創造條件,在有效促進師生互動的基礎上搭建高效教學平臺,為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自主探究提供重要的輔助,確保學生能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獲得理想化的學習體驗,在藝術化的數學教學中感受到數學學習的魅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達到預期的教學標準。
二、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教學要點
(一)順應孩子的學習規律
小學智慧課堂要順應孩子的學習規律,小學生的數學的邏輯性對學生來說更是挑戰。很多數學教學的細節,對老師而言不是問題,但是在孩子的世界中卻是很大的難題。所以,小學數學智慧課堂的教學中,要運用發展心理學的知識來輔助教學,順應學生的學習規律。
(二)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與傳統教學課堂比較,智慧課堂學生的主體地位突顯出來,學生可以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和學習的成就感。所以,小學教師要在智慧課堂上讓學生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欲望。
(三)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數學智慧課堂中,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習慣,這樣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所以,小學數學教師要立足學生視角,為學生量身定做科學的數學學習習慣,同時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指導。
三、智慧課堂背景下小學數學藝術化教學改革措施
按照新時期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現實要求,結合信息技術的應用,對小學數學教學進行改革創新、實施藝術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挖掘小學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契合點,整合信息技術的應用,探索智慧課堂的構建,為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做出積極有效的指引,彰顯小學數學教學改革價值。
(一)懸念導入,激發學生求知欲望
在信息化教學體系中,教師結合信息技術的合理化應用構建智慧課堂,能綜合分析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規律,創設懸念,導入教學活動,按照設問引導對學生實施有效的數學教學,引發學生思考和探究,讓學生能通過獨立的思考和分析對數學問題進行有效處理,在獨立解決問題的基礎上提高教學效果,彰顯數學教學藝術。
例如,在對“平移、旋轉”方面課程知識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基于智慧課堂的構建,可以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使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與“平移和旋轉”相關的3D動態視頻,然后向學生提出引導性問題:“同學們,你們看視頻中的圖案是不是特別漂亮?你們是不是覺得這些圖案的設計比較復雜?”在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后,教師繼續對學生實施教學引導:“同學們,其實這些圖案的設計特別簡單呢!只要學習了今天的課程內容,你們也能自己設計哦!大家想不想知道今天的課程是什么呢?”在學生高度集中注意力并產生濃郁的學習興趣后,教師導出“平移、旋轉”方面的教學內容,利用學生的求知欲開展教學活動,在有效師生互動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使學生能深入系統的對本節課的知識內容進行探究,為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素養的培養創造條件。
(二)情境創設,增強學習體驗
在教學改革活動中,教師基于智慧課堂的構建,可以結合信息技術的應用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根據教學情境對相關問題進行學習和處理,確保學生在情境活動中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能形成對相關數學知識的系統化感知。在具體教學活動中,為了增強數學教學的藝術性,教師可以將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整合應用,如將情境創設和小組學習有機融合在一起,發揮二者融合教學的優勢,為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提供更加科學有效的教學指導。
例如,教師在講解與方位相關的數學知識過程中,就可以導入故事情境,在多媒體視頻中,教師向學生展示動物森林的地圖,并以動畫的方式呈現教學情境:兔子媽媽生病了,小兔子要去找山羊醫生幫助媽媽看病,但是小兔子不認識路,只好找小猴子、小斑馬等為自己帶路,共同去找山羊醫生。在完成對情境的創設后,教師讓學生選擇自己所代表的小動物,結合視頻中的地圖,說一說在自己所代表小動物的位置,應該怎樣找到小兔子家,并帶領小兔子去找山羊醫生,并分析總共有幾條路線,哪一條路線最短,能最快找到山羊醫生。在教師的情境創設輔導下,學生能結合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具體的問題,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并且能感受到幫助他人的樂趣,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可以得到良好的培養,有助于促進學生實現全面發展的目標。
(三)豐富資源,構建生活化教學體系
在按照智慧課堂的教學設計要求對數學教學活動進行改革創新,并增強教學藝術性的實踐探索活動中,教師要明確認識到數學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存在緊密的聯系,教師要想彰顯數學教學的藝術對學生實施有效的教學指導,還要注意結合信息技術的應用探索生活化教學,在生活化教學內容中引發學生自主探究和思考,確保學生能將所學數學知識應用到實踐活動中,完成數學建模,為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學習能力奠定基礎。
例如,在對“分數的概念”方面知識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由于這部分知識點抽象性相對較強,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學生無法對教學內容形成系統的感知,會影響學生對數學內容的學習和理解能力,不利于學生應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會對學生數學深入探究能力的培養造成嚴重的制約。針對這一情況,結合信息技術的應用,教師將分數方面的教學以直觀形象的生活場景展現出來。以4/5概念的解析為例進行分析,在教學視頻中,媽媽拿來4個橘子,但是家里現在有5個小朋友,媽媽將每個句子切成五個部分,平均分給每一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能拿到4塊,每個小朋友橘子的數量是橘子總量的4/5。這樣,借助生活化教學情境的輔助,小學數學教學的趣味性和藝術性就會明顯的增強,并且能引發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深入思考,對于循序漸進提高數學教學綜合質量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在信息時代背景下,小學數學智慧課堂的構建應將信息技術作為重要的技術支撐,結合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積極探索教學方法的創新和教學模式的構建,打造自由開放的教學平臺,彰顯學生的自主學習價值,對學生實施積極有效的數學教學培養,為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任敏.聚焦智慧課堂 感受數學魅力——淺談新課程下的小學數學教學藝術[J].新課程,2013.
[2]康清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創設情境[J].考試周刊,2010.
[3]蔡炳炎.新課標下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策略[J].考試周刊,2013.
[4]朱桂春.小學數學教學藝術之我見[J].學周刊,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