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麗 劉曉敏
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輔導員的工作面臨信息化時代帶來的挑戰、角色定位的挑戰和制度變革的挑戰,這使輔導員的工作更加煩瑣復雜。面對這些挑戰,要想做好學生的引路人,輔導員就要從管理對象到管理內容再到管理的方式都要精細化。基于此,從利用互聯網對學生進行精細化管理、以學生為核心的同時做好角色轉換、完善制度三個方面來闡述如何實行精細化管理。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 日常事務 精細化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08-0189-02
輔導員在日常事務的管理中不僅要關心學生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還要關心學生的生活狀態和學習成績,要時刻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因此,輔導員的崗位越來越成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輔導員工作面臨的挑戰
(一)信息化時代帶來的挑戰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信息化給輔導員的管理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隨著新媒體的產生,大學生可以通過QQ、微信、微博、抖音、知乎、論壇等多種渠道獲取信息,獲取信息的速度也大大加快,這使得大學生逐漸成為一個“見多識廣”的群體,可以做到“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對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造成很大的影響。信息量如此之大,而大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尚有欠缺,不會篩選信息,因此網絡是把雙刃劍。如何在信息化時代順利完成輔導員的工作,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二)角色定位的挑戰
目前的在校大學生大部分都是“95后”,輔導員隊伍偏于年輕化,“90后”日漸加入到輔導員隊伍中來[1],且一部分是剛從學校畢業的應屆大學生。由學校到學校,雖然經歷過崗前培訓,但短時間內無法完成角色轉換,由于年齡差距小,在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容易過多地從學生角度考慮問題,扮演朋友的角色,而忘記老師的身份,讓自己陷入制度與“人情”的兩難境地,難以承擔扮演多重角色的崗位需求。
(三)制度變革的挑戰
《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第三章第六條,高等學校應當按總體上師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設置專職輔導員崗位,按照專兼結合、以專為主的原則,足額配備到位[2]。輔導員崗位向職業化、專業化方向發展。隨著輔導員制度的不斷完善,其工作的劃分也越來越精細化,隨之而來的工作量也不斷增加。自21世紀以來,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越來越突出,“高不成低不就”的現象較為普遍;心理問題也是一個不容小視的問題,高校中患有抑郁癥等心理問題的學生越來越多。種種問題,都需要輔導員不斷學習充電,才能較為全面地照顧到更多的學生。
二、日常事務精細化管理的原因和內容
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道路上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自2006年4月全國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工作會議召開以后,高校輔導員崗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
(一)日常事務精細化的原因
輔導員崗位日趨職業化、專業化,因此輔導員的工作量和任務量也增加了,只有將輔導員的工作精細化,才能順應形勢的要求,才能滿足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才能提高輔導員的工作效率。
(二)日常事務精細化管理的內容
1.精細化管理對象
高校輔導員的主要工作對象是學生,因此在管理的過程中要因人而異,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群體有針對性地加以管理。例如,可以先將學生按年級分類,可以對大一學生進行學業生涯規劃指導,考取相關職業資格證書的引導,引導其形成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針對大四學生,可以對其畢業論文進行指導,就業、考研等問題提供建議。然后對每個年級的不同專業的不同班級進行劃分,對班級內的不同學生群體進行劃分,對一個群體中的不同性格的人進行劃分,等等。
2.精細化管理的內容
按模塊管理,把事情分輕重緩急四個象限,按照重要程度和緊急程度來處理,最后整合工作內容,從而有側重點地管理。
3.精細化管理工作方式
把管理工作中的某項工作拿出來,對其工作的具體流程進行劃分,把工作細致化,這樣不僅可以提高高校輔導員的工作效率,還能使輔導員的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下去。
三、日常事務精細化的途徑
(一)利用互聯網對學生實施精細化管理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獲取信息的渠道也越來越多,并且很多學生都通過網絡來瀏覽和搜集信息。輔導員和學生的年齡差距較小,便于溝通交流,且對互聯網都比較熟悉,對互聯網的操作比較熟練,這就為輔導員對學生進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便利。互聯網是把雙刃劍,輔導員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有利的一面來對學生進行教育。
(二)以學生為核心,做好角色轉換
以生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為了一切學生。輔導員教育學生的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輔導員的工作核心是學生,目的是培養更多的高素質人才,而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基地,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基地,輔導員作為學校與學生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在其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因此,輔導員應以學生工作為中心,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及時了解學生的訴求,不斷地完善班級管理制度,根據不同時期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制定科學的管理制度,幫助學生解決困難。輔導員在管理工作中盡量做到了解每一位學生的情況,只有這樣,才能在處理學生問題時找到合適的方式方法,才能扮演好“老師+朋友”的角色。
在以學生為核心的同時,要盡快地完成角色轉換。輔導員和學生之間的年齡差距較小,在平時的相處過程中很容易打成一片,遇到事情時制度和“人之常情”較難區分開來,容易致使輔導員的工作陷入兩難境地。此時輔導員應扮演老師的角色,以大局為重,理性地處理問題。
(三)完善制度
俗話說,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制度是使管理工作有條不紊井然有序進行下去的保障,完善的管理制度既可以讓輔導員從繁重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抽身出來,也可以盡可能地照顧到更多的學生,讓管理工作更加全面,因此,管理工作離不開制度的支持和保障[3]。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涵蓋的范圍較廣。學生的生活就是其中的一方面,要想讓學生有一個干凈的學習環境,養成良好的作息規律、溫馨舒適的宿舍環境和安全的休息空間,就需要不斷完善寢室制度。只有擁有充分的休息時間,學生才能有充沛的精力去認真學習專業知識;“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一個干凈衛生的教室和寢室可以讓大家有擁有一個愉悅的的心情,才能利于學生靜心思考與休息。這也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因此需要完善班級的考核評比制度,在宿舍以寢室為單位,在教室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日常行為和生活表現的評比,設立適當的賞罰措施。把精細化管理落實到每一位同學的身上,落實到每一位輔導員身上,才能不斷地提高輔導員的工作能力和辦事效率。
四、結語
精細化管理的針對性較強,把輔導員的工作任務分為細小的模塊,使得輔導員的工作更具條理性,照顧到的學生范圍也更廣。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學生管理方面的問題也越來越復雜,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出現百花齊放的狀態。目前的形式要求輔導員崗位要不斷職業化、專業化。面對紛繁復雜的工作,輔導員要想把日常管理工作做好,必須引入精細化管理,如此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才能符合高校培養高素質人才的要求。
參考文獻:
[1]許蓓.“90后”輔導員做好“95后”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初探[J].科教導刊,2019(17):67.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43號令)[A/OL].(2017-09-21).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7/content_5244874.htm.
[3]王思.高校輔導員日常管理中精細化管理模式的構建[J].農家參謀,2019(11):270.
責任編輯:趙世鵬
[作者簡介]胡麗,山東華宇工學院助教,碩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劉曉敏,山東華宇工學院助教,碩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