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軒 郭然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如何做到停課不停學是每一位教師值得探究,也是迫在眉睫的任務,本文從兒科護理學實施混合式教學的意義、目標、過程出發探索混合式教學在兒科護理學中的應用,以期為高校課程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論和實踐依據。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兒科護理學;應用
一、兒科護理學實施混合式教學的意義
2020年的春節期間,一場與病毒的較量在武漢開啟。數月間,新冠病毒擴散了整個中國。在這特殊疫情下,各大高校不能再按照原來的時間計劃開學,為了不耽誤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做到停課不停學,在規定學業計劃里按時完成高校的培養目標和課程計劃,混合式教學的實施顯得尤為重要。兒科護理學是研究小兒生長發育、預防保健,并延伸到個體兒童方方面面的護理。兒科護理學混合式教學的開展,有助于培養學生對兒科護理知識的掌握,為臨床實踐打下基礎,從而為社會輸送優秀的高精尖護理人才。同時也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高校課程方式的改革提供一定的依據。
二、兒科護理學實施混合式教學的目標
(一)轉變教學理念
疫情下的混合式教學的實施,通過開放在線課程,為學生提供各種與兒科護理學相關的優質課程資源,使學生不受時間和地理位置的限制,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化學習的能力,也可以把碎片化時間充分利用起來,提高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并拓展了課外知識,提高學習積極性。針對以上,兒科護理學課程組采用多種創新的線上教學方式,靈活使用超星學習通、QQ群、騰訊課堂等多個學習平臺,滿足不同學生需求,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注重臨床護理思維培養,取得了積極的效果。
(二)研究探索在線教學模式
與校內教學相比較,兒科護理學混合式教學的實施意味著,學生可以更加自由的支配自己的時間,這就要求學生對自己要有良好的約束行為,否則很難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改革和推進中的中堅力量是教師,教師首先應邏輯清晰,針對培養目標和教學大綱,腦海里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框架,同時理清楚每一章節的重難點,使線上課程與線下課程相互對應。因此,混合式教學課上環節的設計顯得尤為重要。環節設計好,線上教學才有了很好的開端。護理專業課教師應該充分借助各大平臺的教學資源, 合理設計在線教學過程的每一環節, 做好學生進行混合式學習的引導者, 使每一位學生盡可能的充分借助課下的碎片化時間,課堂時間也高效利用, 提高自己主動學習的能力, 進而提升學習質量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在新學期的開課前和開課中兒科護理學各教師發揮教學團隊作用,進行通力合作,共同探討線上教學的各教學環節的設計、教學反饋和改進措施,及時調整教學形式以期達到最優教學效果。同時多個平臺優勢互補,多預案應對突發狀況。
三、兒科護理學實施混合式教學的具體實施過程
以兒科護理學第八章新生兒概述和正常足月兒、早產兒的特點及護理這一單元為例,具體實施分為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節。
(一)課前 首先利用超星泛雅平臺進行在線課程資源建設,具體包括上傳本單元的教學課件和學習視頻、建設題庫及其他相關學習資料的上傳,把視頻、課件等設置為任務點。每次課前發放本單元導學單說明教學目標,并通知學生提前做好本單元的預習,完成相關任務點。上課前十分鐘發起簽到(可通過拍照,手勢,位置分享等方式),通過簽到看到哪些同學沒來上課,及時聯系并了解沒簽到的原因,以免落下課程。
(二)課中 首先通過直播方式回顧舊課,采用提問問題的方法使學生再次回憶上次課的主要內容,隨后對新課進行介紹,展示說明課堂流程及時間安排。利用超星直播客戶端和學習通移動端中的“直播”及“同步課堂”等功能進行網絡直播課堂教學,可以進行課堂內容的講解,還可以給學生發放資料,進行課堂互動。課中教學的活動以護理學17-1班的課上教學為例,上課首先開啟直播的模式,給學生說明本節課的大體安排,在聊天區再次告知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并留一定時間讓其再次預習PPT、講稿等資料,加深對本節課要講授內容的印象,同時留下相關問題,使他們帶著問題去學習,進行啟發式教學。同時將思政教育貫穿授課過程中。學生看完后主要進行課堂互動(采用搶答、選人、測驗、問卷調查、討論、小組學習等方式),提問學生關于正常足月兒和早產兒的特點,啟發學生針對這兩類小兒的特點如何做好護理,充分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最后通過超星直播間再對本堂課的知識點進行深度總結,留一定時間進行答疑。
(三)課后 利用電腦端或者學習通移動端發布作業和測驗,并設置提交作業時間,保證學生按時完成作業以加深他們對上堂課內容的掌握。課下繼續進行網上答疑、搜集相關資料拓展豐富學習知識。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實時記錄的教學數據,及時監測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多途徑接收反饋,保證教學效果。同時多途徑接收反饋,保證教學效果。對學生進行課程滿意度和學習效果的調查,通過平臺數據反饋,教學督導,同行評價等解決學習問題,從而調整教學策略,保證教學質量。課后反饋顯示,學生能主動參與到網絡課程的學習中來,積極思考,關注進展,對現有的網絡課程設計,絕大多數同學反饋良好。
四、結語
高等職業教育信息化的本質正是在于信息技術要與高等職業教育進行深度融合。本研究借助網上平臺進行的兒科護理學混合式教學初見成效,通過平臺數據監測可以看到教學質量有一定提升。學生反映效果較好,在掌握課本知識的同時還汲取了大量課外相關知識,拓展了知識面。混合式教學的實施使廣大高校教師轉變了教學理念,提高了教師的信息教學素養,也提高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開拓了創新思維,更加理解了醫務工作者的使命和職責。今后我們教師要不斷積累經驗,勇于做出嘗試,進一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完善推進在線課程建設,推進信息化教學改革,發揮教學改革中兒科護理學混合式教學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徐曉青,趙蔚,劉紅霞.大學生在線學習滿意度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17(05).
通訊作者:
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