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群
【摘 要】 核心素養在教學中的導向主要指理論教學環節、思想教育環節以及情感教育環節等。小學階段的語文閱讀在進行教學時,應結合各個環節的理論要素進行理論完善和升華,從而使學生通過閱讀教學改善素質培養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 核心素養? 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引言:
核心素養在當代教育的發展過程中,不僅需要理解其核心思想,還需根據其特點加以教學融合,從而在一定基礎上實現良好的品格、思想、思維教育。對此,在現階段的教學過程中應重視核心素養的導向作用,使其在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實施過程中可以有效促進教學發展。
一、核心素養導向在教學實施中的概念
核心素養作為新時代宣揚的個人品格、修養以及價值觀的重要內容,其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主要涉及學生的內在教育,比如思想、情感和思維等。在社會經濟、技術和文化發展的背景下,教學體制及理論在亟需革新,核心素養導向也對理論教育、實踐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閱讀對于語文核心素養教育的意義
閱讀的過程也是情感與思維升華的過程,通過文章思想以及情感的熏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強學生的內在素養教育,同時在教師的引導下,可以進行良好的核心素養教育。從而使核心素養的教育理念通過閱讀的方式,對學生的思維、情感和品格進行引導、涵養,使其在此過程中可以得到良好的核心素養提升。對此,在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應重視閱讀與核心素養的有效實施。
三、核心素養導向下的閱讀教學模式分析
(一)學生主導性閱讀模式分析
以往的閱讀教學在實施的過程中主要以教師的講解為主,學生在此過程中較少能夠發揮主動性,造成其在文章內容逐章逐段的講解過程中,缺乏個體閱讀的體驗以及良好的思維培養等,同時也使得閱讀教學模式淪為普通的理論教學模式。對此,教師在新時期的教育環境以及教學理論發展的背景下,應根據核心素養導向的要求開展高質量的閱讀模式。首先在閱讀活動中應重視學生的主體性,使其可以在興趣愛好的引導下進行書籍和文章閱讀,從而在此過程中可以進行良好的思維鍛煉以及情感培養;其次,在高段閱讀的教學過程中,應結合有效提問的方式加強學生的閱讀思維引導,使學生根據提問內容進行閱讀,進而在閱讀的過程中發現答案,理解文章的主題思想等;最后,還應重視學生的閱讀成果,通過發表感想以及觀后感等形式,使學生可以在課堂上進行思想表達,通過尊重其主體性的閱讀方式,使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形成閱讀的興趣。此外,教師在學生發表閱讀感悟之后,應進行正確的思想引導以及理論教育,進而使其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結合多種因素進行文章解讀。
(二)閱讀成果的辯論模式分析
以往的閱讀教學模式在閱讀成果的考察方面,主要通過寫作觀后感的方式進行,使得閱讀教學變成簡單的作業形式,一定程度上容易使學生對閱讀教學產生厭煩心理。對此,教師在閱讀成果的考察課程中,應結合閱讀的靈活性,以成果辯論的形式進行閱讀教學。比如在《爬山虎的腳》一課的閱讀中,教師可在閱讀前進行課題的設置,如“爬山虎為什么可以沿著墻壁生長?”、“爬山虎的腳具有怎樣的特點和功能?”等,使學生可以通過問題進行閱讀。在閱讀環節結束時,可將不同意見的學生進行分組,通過組別之間的討論以及見解交流,使學生可以在相互討論中加強理論內容的理解,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閱讀教學的實施質量。
(三)拓展式閱讀教學模式分析
核心素養導向下的閱讀教學在實施的過程中,需要在結合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將閱讀內容拓展至課外的教材上,由此在視野以及思維訓練上使學生可以得到良好的拓展式教育。比如:在《蟋蟀的住宅》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在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將生物百科等方面的知識閱讀,使學生在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加強文章內容的理解,以及相關方面的生物知識等。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學生的文章理解以及知識視野等。此外,教師還可將學生帶領到圖書館、資料室等教學場合,使其可以在教材閱讀的基礎上接觸課外閱讀內容,一方面豐富閱讀教學的實施內容,另一方面加強學生的拓展式閱讀教學,使其在理論知識、閱讀方法等方面可以得到一定提高。
(四)習慣養成的閱讀模式分析
閱讀習慣的養成是閱讀教學實施的主要項目之一,通過習慣作為引導的方式,使學生可以在課后的學習活動中自發進行閱讀活動。對此,教師在高段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應開展趣味性較強的閱讀教學模式,使學生可以在課堂環境中形成良好的閱讀興趣,進而為課后的閱讀習慣奠定學習上的基礎。比如: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可結合現代化的教學形式,使學生通過視頻、圖片等形式的學習,豐富其閱讀視野并且優化教學的實施形式,由此使學生在課堂環境的教學過程中對閱讀產生興趣。如《盤古開天辟地》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通過圖片以及視頻等形式,使學生在文字閱讀的基礎上使其通過畫面的沖擊,從而使其聯想思維、理解能力得到一定提高,同時通過神話故事題材的圖片、視頻內容激發其閱讀興趣,進而逐步養成閱讀的習慣。
四、結束語
本文根據核心素養導向的基本特點、教學要求以及實施方式,并結合閱讀教學的實際情況等,進行了全面的理論探究以及實踐分析,旨在加強閱讀教學質量和提高教學的實施水平等。現階段的閱讀教學在實施的過程中還存在單一的教學模式,對于改善閱讀的教學質量而言具有一定限制作用,應重視核心素養的導向作用,同時實施相關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科學、合理的閱讀教學流程中可以得到情感、品格以及思維上的涵養。
參考文獻
[1] 范學梅.核心素養導向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J].新課程,2019(10):28-28.
[2] 張存蘭.基于核心素養導向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究[J].考試周刊,2019(38):65-65.
[3] 吳小英.基于核心素養導向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J].考試周刊,2019(9).
[4] 蔣振光.基于核心素養導向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J].新課程,2018(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