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曉俊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傳統物流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其帶來的新挑戰和新變化,為了降低和消除這種環境下傳統物流運輸存在的高成本、低效率問題,我國正在逐步實行一種新型的“無車承運人”物流模式。本文主要是從“無車承運人”物流模式的而基本概念進行介紹,分析當前我國“無車承運人”物流模式運行現狀以及在其運行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解決這一系列問題的方法,為我國物流運輸從其資源整合、資金周轉等方面進行效率提升,促進我國公路運輸行業的又好又快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無車承運人;物流;新時期
一、“無車承運人”模式簡介
(一)“無車承運人”的基本概念
“無車承運人”指的是自身不擁有車輛而進行貨物運輸的單位或者個人,其主要的任務在于組織貨物運輸、貨物分撥、運輸路線的規劃安排等,在其接到貨物運輸訂單后交由專門的運輸人進行運輸,其主要的輸入來源于其大規模集成化運輸所帶來的運費差價。
(二)“無車承運人”的基本模式及其運行方式
首先,“無車承運人”通過降低自有車輛的方法減少企業的開支,將資金用于企業運輸平臺的可視化建設工作。一般來說,這種“無車承運人”企業的可視化信息平臺主要有兩個,其一是與專門從事基礎運輸企業進行聯系的TMS信息平臺,其二是與要求承運的貨主進行聯系的平臺?!盁o車承運人”公司從物流信息平臺上收獲訂單后,將客戶提供的訂單信息、服務價格、運輸時間等發布到TMS平臺,同時提供可行的運輸路線和運輸安排等給基礎運輸企業進行選擇。在基礎運輸企業接到訂單后,“無車承運人”企業則需要對整個貨物的運輸過程進行監督,掌握整個貨物的運輸情況,并對整個運輸過程負責。其次是“無車承運人”企業在基礎設施譬如倉庫、車輛等領域的投資較少,主要對運輸過程中需要的信息技術進行投資。在一些成熟的“無車承運人”企業,其主要的實體資產僅僅是一間較大的寫字樓,而其主要的資金均用于信息技術建設以及招用信息技術服務人員上,以此來增強其物流信息的傳輸效率,進而提升運輸服務的質量。此外,由于“無車承運人”公司提供的主要是信息化技術為基礎的服務工作,因此其普通勞動力的需求量非常小,主要是依靠互聯網技術、物聯網技術以及信息技術等高等人才來進行運作。將上述幾項放在傳統運輸公司和“無車承運人”企業之間進行對比時我們發現“無車承運人”企業呈現出的是人才密集型特點,而傳統運輸巨頭則體現出的是勞力聚集性的特征。
(三)“無車承運人”模式的主要特點
首先是其運輸費用的定價模式更為靈活,它可以根據貨物的種類、運送路程以及貨主的其他要求制定一個大體的運輸價格,也可以根據市場變化情況進行運輸價格的實時變動。此外其能夠實現靈活定價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其可以利用大數據庫和信息資源庫為貨主提供最優的貨物運輸方案,滿足不同貨主的不同運輸需求。其次是“無車承運人”模式由于是人才密集型的產業,因此其需要不斷從人才市場上招聘挖掘能夠從事該產業實際事物運行的人才,要求職員能夠在企業發展以及行業未來發展方向等方面為企業提出實質性的建議等。與此同時,這種企業還需要從業經歷較為豐富的人才從公司運營流程以及科技創新等方面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建議。此外“無車承運人”企業更加重視搭建可視化信息平臺進行物流運輸的交易和管控工作,將各種不同類型的運輸方式全部統一到一個集中的平臺,并可以提供全天候、無死角的貨物狀態訪問查詢服務。一個成熟的“無車承運人”企業一天可以承運幾十萬件貨物訂單,為我國物流運輸行業提供高質量高效率的服務。
二、國內“無車承運人”模式
(一)“無車承運人”的發展情況
首先我國的“無車承運人”物流模式尚處于起步階段,還停留在“小作坊”的經營規模,還沒有達到較大的規模。在2015年以前,我國“無車承運人”物流運輸模式其實就已經存在了,就是一些貨主通過聯系中介告知其貨物信息,然后中介人員再聯系貨運司機幫其進行貨物托運,在這種關系中,這個中介其實就充當了“無車承運人”的角色,但是由于在2015年以前,這種類似“無車承運人”的角色并沒有得到法律的認可,因此只是小規模存在。自從我國制定多項政策法規鼓勵進行“無車承運人”物流模式的發展,這種以互聯網+為基礎的物流運輸模式也將迎來快速發展時期。其次是當前我國的“無車承運人”平臺的主要功能在于為運輸雙方提供信息而作為中介的作用。但是這種模式卻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平臺無法為貨物的安全性提供保證,只能在有限的范圍內減少雙方虛假信息,不能承擔運輸和管理風險等。此外,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飛速發展,很多投資人都看好無車承運這一新型產業,有大量的資金涌入進來,參與到各類無車承運平臺的建設管理之中,為國內將來的運輸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支持。
(二)我國發展“無車承運人”的有利因素
首先是我國的社會經濟經過40多年的改革開放已經發展地相當成熟,在基礎建設領域、商業貿易等方面,國內的貨物運輸量在不斷加大,再加上國內最近10年來越來越火熱的網絡電商購物平臺等,加大了對物流運輸的需求,此外還有跨境線上貿易額以及出口貿易額近年來也在逐步上升,這些因素均成為了我國公路物流運輸的主要推動力。其次是近年來互聯網技術在移動端不斷發展,人們在其生產生活中越來越離不開手機,而利用手機可以更加便攜地獲得信息以及進行交流等,因此互聯網+技術成為助力無車承運行業發展的重要動力,通過將互聯網與物流行業的各個流程進行結合,再采用大數據、云計算以及先進的信息技術等可以幫助我國快速建立更為全面的無車承運物流運輸系統。此外我國政府在2015年左右出臺了一系列優惠及引導政策,著力發展無車承運物流行業,以便適應我國目前的社會經濟發展形勢,并提出了我國商貿物流創新發展轉型的辦法,其中就將無車承運作為工作重點,進一步深化我國物流運輸改革工作,將公路運輸的效能發揮到最佳。
(三)當前我國“無車承運人”的運行模式
當前國內的無車承運物流企業主要是開發兩種物流信息平臺來實現企業運轉,一種是司機版,一種是貨主版,并且主推手機app終端推廣的模式,輔以網頁主網站進行運營。司機版主要是聯系各種貨車司機,幫助其在全國范圍內承接訂單;而貨主版則是收集各類信息,幫助貨主找到適應其貨物運輸的方式和貨運司機。在司機版本和貨主版本,使用者均要進行注冊和實名制認證,以保證雙方以及無車承運企業的利益。當貨主需要進行貨物托運時,可以在貨主版平臺上貨物信息、時間以及地點等輸入進去,然后這些信息就會根據其所需要的費用、時間等發布到司機版上,由車主自主選擇接單。在每一筆訂單完成后貨主都可以為車主進行訂單評價打分,作為一種輔助評價和監管體系來幫助系統的建設和健康發展。
三、國內“無車承運人”模式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當前我國“無車承運人”行業的運行處于混亂狀態
由于我國“無車承運人”行業尚處于起步階段,對于這些企業的監管均缺乏一定的效力,由此導致無車承運運行缺乏規范性,其服務水平也始終難以得到真正提升。此外,在當前我國實行的有關無車承運的法律規定“無車承運人”在這一系列的貨物運輸中是第一責任承擔者,當貨主提出的索賠金較高而超出了“無車承運人”的實際注冊資金時,企業或者個人可能因為不堪重負而出現外逃的現象,進而嚴重擾亂整個貨物市場的秩序。
(二)我國“無車承運人”模式的運用范圍仍然較小
當前,我國無車承運運行范圍尚局限于車主、承運平臺以及貨主之間,還沒有將承運業務拓展到這些業務的上下游,諸如貨主上游的供應商以及下游的供銷商等,這是構成一個產品流通的主要環路,但是目前依然沒有實現其資源的有效整合,因此其貨物運輸的效率依然比較低。
(三)“無車承運人”行業的誠信體系構建不夠完善
與當前網約車平臺的發展困境有一個類似之處,就是關于車主的誠信評價體系問題。當前國內的各種平臺對于車主爽約的問題尚且沒有一個有效的解決辦法,很多車主的信息也沒有進行嚴格的登記和核實工作,所以一旦出現什么運輸問題,車主可能會推卸責任,如此一來貨主的貨物安全就得不到有效保障。此外,在一筆訂單完成后,貨主不一定會對車主進行公正的評價,這樣就不能為其他貨主選擇車主提供有價值的參考,這兩者結合起來看,目前的無車承運平臺還沒有辦法形成有效的良性評價機制。
(四)“無車承運人”缺乏創新思維與意識
國外的無車承運人模式建設的比較早,也比較成熟,因此國內很多無車承運企業的運營是照搬國外公司的經驗來進行運作的,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行業探索的時間,但是由于沒有根據我國實際貨運行情進行評估和改進,進而引發了一系列問題。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當前的無車承運和傳統的有車承運之間存在著利益矛盾,進而導致無車承運的發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四、利用“互聯網+”進行國內“無車承運人”物流模式的創新辦法
(一)利用互聯網帶來的優勢,進行整個物流模式的改進工作
根據當前國內無車承運運營局限于車主、平臺以及貨主之間較短的供應鏈模式,有必要對其供應鏈進行拓展。無車承運企業應該將貨主的上游供貨商以及下游經銷商也納入到整個物流體系中,幫助顧客提供一體化的貨物運輸方案,將這個產業鏈的效能發揮到最大,以此來大大提升我國貨運能力。
(二)實施更為精細化的托運管理制度
從整體上來看,在一定時期內,一個經濟體中的總體貨運市場需求量是沒有太大變化的,因此這種新型的貨運產業的出現必然會對傳統的貨運行業產生一定的挑戰,引起業務矛盾。因此,無車承運企業若想在市場上站穩腳跟就應該立足于自身的經營特點,明確自己的經營發展方向,專注于發展某一項運輸服務,然后在此基礎上擴展其服務范圍,穩扎穩打,逐步在貨運市場上站穩腳跟。
(三)注意拓展增值服務,努力實現一體化的物流服務
無車承運平臺的一大優勢在于其利用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進行貨物運輸流程的安排和規劃,與傳統的貨運方式相比,其在貨物保險、物流信息服務咨詢等方面有著明顯的優勢,無車承運企業可以注意拓展這方面的業務,通過與車主和貨主簽訂保險合同的方式來明確責任歸屬,同時建立一套完整的物流信息體系,為顧客提供包括行業上下游所有環節的一體化物流信息咨詢服務。
(四)利用信息技術以早日實現物流全過程的可視化
無車承運企業應該以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為基礎打造全物流過程的可視化系統,將所有的運輸車輛信息進行登記,并且將平臺內所有運行的車輛運行狀況、貨主運輸狀態進行監管,確保貨物在進入運輸流程的安逸客氣,就進入了可視化狀態,如此一來即可以解決貨主對于貨物安全的但又問題,又能節省很多平臺管理費用。
五、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物流運輸的需求量在不斷增大,利用“無車承運人”模式進行物流運輸可以大幅提升其運輸效率,但是在實行過程中依然存在其運行處于混亂無序狀態、行業誠信體系構建不完善、經營范圍小以及經營缺乏理念創新等問題,運輸企業通過利用互聯網來整合資源、實施更為精細化的托運管理制度、注意進行增值業務拓展服務以及利用信息技術實現物流全程可視化等方法對其進行完善改進,在最大限度上調動無車承運的運輸能力,助力提升國民經濟發展水平。
參考文獻:
[1]帥明君.國內無車承運人企業商業模式淺析——以安能物流、卡行天下、傳化物流為例[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9,41 (07):41-42.
[2]張琪.山西煤炭無車承運人車貨匹配研究[D].中北大學,2019.
[3]金鄒蘋.承運人規模不確定下無車承運人平臺訂單拍賣模式研究[D].東南大學,2018.
[4]潘勇.基于智能運力模型的物流企業應用策略研究[D].東南大學,2018.
[5]董芳琪,汪傳雷,陳嘉瑩,程一玲.基于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物流全流程管理模式研究——以無車承運人企業為例[J].現代商貿工業,2018,39 (14):31-33.
[6]黃加才.“無車承運人”模式下物流企業成本管理研究——以申絲公司為例[J].現代商業,2018 (12):90-91.
[7]王德斌,張路遙,唐武海.無車承運與公鐵聯運相結合的物流發展新模式研究——以安徽迅捷物流為例[J].商場現代化,2018 (04):57-58.
[8]方慧敏.無車承運人平臺服務質量影響因素研究[D].南京大學,2017.
[9]趙建春.互聯網時代的物流信息平臺商業模式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7.
[10]舒暉.無車承運人——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發展的新機遇[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7,39 (01):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