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云
摘要:通過在事業單位內部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可以提高單位經營管理質量。在新形勢下國家推動事業機構內部改革,要求事業單位領導在單位內部建立完善的內控體系,提高單位領導對業務經營的全面管理。本文著重對事業機構內控工作中存在的部分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若干解決對策。
關鍵詞: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解決對策
一、內部控制的意義
在事業機構內部開展內控建設工作,有利于提高事業單位的經營質量,協助單位領導加強對單位內部工作的管理。同時,建立內部控制體系可以預防事業單位經營管理中的風險,提高單位的風險防控能力。因此,事業機構應該以單位實際經營狀況為基礎,結合單位未來的發展要求在單位內部組建內控管理部門,并建立完整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和流程。由內控管理部門推動管理機制的落地實施,并監督單位內各個部門執行內控制度的具體情況。
事業單位內控主要在單位內部建立一整套管理制度流程,對單位的設計、制造、研發、銷售、投資、融資、財務管理及人事管理等單位全部經營活動的管控。通過給事業機構設計科學嚴密的內控管理機制有效的避免風險,事業機構的風險管理工作可以為內控體系建設提供有效的信息,完善內控管理機制。通過將單位的風險因素反映給內控體系建設工作人員制定科學的內控機制,提高單位的內控管理能力。在建設事業機構的內控體系時需要著重將單位風險管理融入到內控工作中,進而通過建立科學的內控體系增強單位的風險防控能力[1]。
二、事業單位內控工作的問題
(一)內控執行不力
在內控制度執行的過程中由于內控制度影響各個業務部門員工的利益,因此部分員工抵觸內控工作。在內控制度的落實過程中部分員工不按照內控制度的要求開展工作,進而導致內控制度在執行過程中大打折扣。同時,單位也沒有設置內控工作的監督部門,導致內控工作的開展無人考核,影響內控的執行效果。在國內大部分事業單位中,很多事業單位的負責人將單位的投資權、人事管理權、業務經營權等全部集中到自己身上,導致單位的業務分管領導沒有實際的權利,對業務經營沒有話語權。同時,權力的集中給單位的領導人帶來極大的工作壓力和風險,使單位的負責人無暇顧及單位戰略問題。負責人所有精力都投放于單位瑣碎的事情,影響單位整體的經營發展。權力過于集中會影響單位業務經營的審批效率,單位負責人可能將個人感情因素摻入到單位經營中,對業務經營產生錯誤的判斷,導致單位經營發展緩慢、運營管理效率低下[2]。
(二)員工內控意識不足
在事業機構內部很多職工并沒有重視內控工作的開展和執行,單位的高層領導也對內控工作的理解和重視度不足。國內多數事業單位沒有組建獨立內部管理部門,也沒有制定完整的內部控制體系。事業機構領導和全體職工均將工作重心放在業務經營上,忽略內控工作。事業機構職工的內控意識不強,進而導致內控制度落實不到位,將內控制度視為形式。部分員工在單位的實際經營中沒有嚴格按照內控制度的要求開展工作,致使內控制度無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在國內的事業單位中單位的負責人過于重視業務經營而忽略內控體系的建設,不重視內控管理工作。多數單位領導人員認為只有提高單位業務經營能力才能推動單位快速發展,但是隨著單位的規模擴大,單位將面臨更多內部管理問題,這些問題就會阻礙單位的發展步伐,因而單位領導和基層員工對內控工作的重視程度成為內控體系建設的一個重要因素。
(三)內控體系不完善
國內許多事業機構內部并沒有建立完整的內部控制體系,尤其在內部控制的財務管理、會計核算、風險防控以及資產管理等工作中事業單位對其管理還存在許多問題。由于缺乏系統的內控機制,導致事業單位的業務經營存在較大經營風險和管理漏洞,員工將內控制度視為一紙空談,無法通過內控制度有效的管控事業單位的各項工作。
三、對策研究
(一)組建內控部門
事業單位的內控體系建設是一個復雜的工程,需要給整個單位全部工作設計嚴密的管理制度流程。因此,單位需要先在內部組建內控部門,牽頭開展內控體系建設工作。單位的高層領導人員還需要給內控部門賦予一定的權限,給內控部門設置明確的部門職責和崗位體系,并配備專業的內控管理人員,管理人員必須具備專業的內控建設工作經驗。單位還需要給這些管理人員制定清晰的崗位職責說明書,在職責說明書內要制定每個崗位所需要做的工作,并給各個崗位設置賦予一定的管理權限以及制定考核目標。內控部門的負責人需要加強對部門員工的考核,將部門員工在內控體系建設中所做的工作作為部門各個崗位考核的重要依據。單位人事部門將員工的年度、月度考核結果作為其薪酬發放的依據,也作為年度績效分配的基礎。同時,單位還需要給內控部門設置一定的激勵措施,如給內控部門設置專項的獎勵績效分值機制,鼓勵員工積極創新,提高自身的內控管理工作能力。單位對表現優秀、工作卓越的員工給予一定的培訓和進修機會,以及職位的晉升[3]。
單位在組建內控部門后需要給內控部門配備優秀的人才,以此才能提高整個部門的工作水平,為單位設計出科學合理的內控體系。內控部門在招聘員工時需要與單位的人事部門配合,將部門所需要的工作內容以及所需要人才的條件告訴給人事部門的招聘管理人員。招聘人員可以通過在政府人力資源服務中心組織招聘,或者與外部的獵頭單位合作,也可以在互聯網上發布招聘信息,面向全社會招募優秀的內控管理人才。單位在招聘人才時需要著重提高對應聘員工工作經驗的要求,設置的招聘條件必須包含應聘人員需要具備三年以上的內控管理工作經驗,同時需要參與過多個內控體系建設項目。單位可以選擇具有工作經驗的咨詢單位,單位的人事部門需要給員工制定合理的薪酬標準,以獲得優秀人才。事業單位與外部第三方內控咨詢機構合作,協助單位完成內控體系建設工作。
(二)深化員工的內控管理意識
單位給員工滲透內控意識是單位建立內部控制能力的基礎,只有讓全體員工都意識到內控工作是影響單位生存以及自身工作的一個關鍵性因素,進而才能讓全體單位員工落實內控制度流程。單位可以通過給員工開展內控管理培訓,單位的人事培訓員工根據單位目前發展的狀況以及存在的風險因素,并結合員工對內控管理培訓的需求制定內控管理培訓計劃。培訓計劃可分為年度計劃和季度計劃,培訓員工將培訓計劃制定出來后提交給人事部門負責人審核,最終由單位分管培訓的領導審批。單位的財務部門給內控管理培訓工作撥付一定的培訓資金,聘請外部的內控專家來單位講授內部控制管理的知識以及內部控制管理技能。員工可以將自身的崗位工作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告訴專家,讓專家提出若干建議,建立內控管理措施。同時,單位也可以在內部開展內部控制管理的講座、演講比賽、知識競賽等活動,讓員工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學習內部控制管理知識,進而提高內控管理意識。
(三)完善內控制度
單位的內控管理部門可以與外部的管理咨詢單位合作,借助專業的咨詢力量以及豐富的內控咨詢經驗協助單位建立科學高效的內控制度。單位內控管理部門深入到業務部門的一線工作中,與一線工作人員溝通交流,了解業務開展中存在的風險因素。內控人員與業務人員探討如何防控風險,將業務人員的建議及時記錄下來,并與內控部門內員工之間相互探討,設計出比較合理的風險防控措施,進一步優化單位的內控體系。
四、結束語
在國內產業轉型、事業單位深化改革的過程中單位要加強單位內控體系建設,提高單位的經營管理水平和發展質量,以此應對外部市場風險、政策風險給單位經營帶來的威脅。同時,通過建立完善的內控體系提高單位的業務管控能力和風險防控能力,避免業務經營風險給單位帶來的損失。
參考文獻:
[1]李方.新常態下優化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問題分析[J].經貿實踐,2017 (24):188.
[2]周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問題的解析[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7 (16):78.
[3]藍永超.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問題淺析[J].時代金融(下旬),2018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