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嬋嬋
【摘 要】 伴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語文的教學理念也出現了很大的變化。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社會水平不斷變化的背景下,對人才的標準也有了一定的更新。因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需適當調整自身的教學重心,促使學生未來可以迅速在社會上站穩腳跟。而小學語文教育是小學教育的基礎,對學生的未來成長非常關鍵。教師在此時更加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旨在實現學生的全面成長。本文簡要分析基于核心素養導向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
【關鍵詞】 小學語文? 教學策略? 核心素養
隨著素質教育在我國的持續推進,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既要培養學生語文基礎知識,又要注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簡單來說,良好的核心素養可以促進學生的未來成長,屬于符合社會發展的重要品質。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小學生的可塑性非常強。而教師需要充分把握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良好的人生觀、世界觀。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需不斷改進、創新自身的教學方式。
1. 在課堂上結合學生的思維發展開設活動
小學生還正處于心理、身體發展的關鍵時期,學生此時期受到的教育、指導均會對自身性格、心理素質的形成帶來重要影響。小學語文屬于語文學科的啟蒙階段,是學生學習語文學科的第一階段。而在具體的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是課堂活動的載體,對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也有重要作用。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主動閱讀課文,在閱讀中體會到課文表達的情感,同時也可以學習作者的語言表達方式與模式。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充分遵循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引導學生主動表達自己的思想。例如,我在講授《我不能失信》這一課時,旨在要求學生可以聯系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并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在教學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問題來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從而在閱讀中尋找到問題的答案。如:宋慶齡女士通過哪些方式證明了自己的不能失信?你認為文章的主人公還具有哪些優秀的品質?教師從文章的教學主題與目標出發,通過符合學生思維發展的問題,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課文。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讓其更好的理解到課文內容。通過正確、恰當的引導,可以讓學生更深刻的理解到文章的內涵,對學生思維方式的形成也有重要作用。
2. 教學課堂中加強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訓練
小學語文教學,對學生知識水平的成長、語文思維的形成均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通過小學語文教學,也讓學生的語言表達水平得到提高,對學生核心素養、綜合素質的提升均有重要意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需制定合理、準確的教學計劃,讓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得到有計劃、目的的成長。語言表達的過程,可以說是學生思維發展和表達的過程,對學生語言思維的形成有關鍵效果。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從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出發,為學生制定差異化的語言表達訓練。例如,我在講授《玩出了名堂》這一課時,旨在要求學生在品詞與品讀中感悟作者表達的妙處,并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興趣與觀察能力。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先粗略的閱讀一遍文章。將文中不理解的生字詞勾畫出來,由教師進行針對性的講解,讓學生對生字詞進行標注。在學生完成標注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使用生字詞進行組詞造句。并將自己為什么這么組詞,這樣造句的靈感是什么也表達出來。教師通過學生的反饋,可以精準的把握到學生的思維特點,從而可以有目的性的引導學生的思維成長。教師在教學中,從學生的思維模式出發,讓其在語言訓練中養成良好的思維能力,對學生的將來成長非常有利。
3. 為學生構建創新開發性的語文教學課堂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語文課堂中,核心素養的培養是重要教學目標之一。而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過程中,教師也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養成。通過實踐性、開放性的教學活動,使得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激發,同時也可以充分發散學生的思維。通過開放性語文課堂的創設,可以讓語文教學不僅僅局限于課堂環境中,更可以充分的結合學生的生活與經驗,引導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產生體驗感,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例如,我在講授《小攝影師》這一課時,旨在要求學生體會到高爾基對小男孩的關心以及小男孩對高爾基的崇敬。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將課文中的教學情境體現出來。由班級中體格較大的孩子或自己親身扮演高爾基,并引導學生主動表達當小男孩的興趣。在充滿實踐性的語文教學課堂中,使得學生可以更深刻的理解到課文中蘊含的情感。在此種表達形式下,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加生動形象,對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會有積極意義。同時,通過身臨其境的學習方式,可以讓學生的體驗感更加強烈。對學生學習興趣的養成也有重要作用,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興趣與習慣。
4. 結語
在小學教學的過程中,核心素養的培養是教學重要目標之一,對學生終身學習的理念和終身發展均有重要作用。而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不能得到充分的訓練,也就無法形成良好的思維能力和核心素養。因此,教師教學設計的制作過程中,需要結合學生的思維發展特點與核心素養的養成路徑。通過兩者之間的恰當結合,使得學生可以更好的獲得能力的成長。既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把握文章的整體內容與情感,也促使學生獲得了核心素養的養成。
參考文獻
[1] 林碧珠.基于核心素養導向的小學語文教學方式之研究[J].新課程(上),2018,36(1):116-117.
[2] 許敏玲.基于核心素養導向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上),2017,29(7):23-23.
[3] 趙國華,吳永才.基于核心素養導向的主題式復習課教學——“我們周圍的空氣”復習課評析[J].化學教與學,2018,14(6):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