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亦鳴
[摘 要] 近年來,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健康產業的發展,河南現代健康產業體系建設取得一定成效,但同時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構建河南現代健康產業體系需要完善中藥材產業體系,實現由中藥材資源大省向中藥材產業強省的轉變;優化醫藥制造產業體系,培育龍頭骨干企業,打造高端名牌產品;構建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擴大醫療衛生服務資源供給,實現醫養結合無縫銜接。
[關鍵詞] 河南省;現代健康產業體系;建設路徑
[中圖分類號] F062.9[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9-6043(2020)04-0042-02
現代健康產業體系涵蓋國民經濟一、二、三產業,包括以中藥材種植養殖采集為主體的健康農業、林業、牧業和漁業;以醫藥、醫療器械等生產制造為主體的健康產品制造業;以醫療衛生、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及健康促進等為主體的健康服務業。構建現代健康產業體系是解決健康產業發展短板弱項、實現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對實施健康中國行動、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等具有重要意義。
一、河南省現代健康產業體系建設取得的成效
(一)中藥材產業體系初具規模
河南是中藥材資源大省,全省擁有中藥材資源2302種,中藥材品種數量、種植面積居全國前三位。河南是著名道地藥材產地,擁有道地藥材37種,占全國道地藥材總數的23%,位居全國第二。河南形成了焦作“四大懷藥”、濟源冬凌草、封丘金銀花、汝陽杜仲、嵩縣柴胡、盧氏連翹、輝縣山楂、西峽山茱萸、南召辛夷、方城裕丹參、唐河桅子等中藥材種植基地;建設有國家級標準化、規范化的中藥材專業批發市場,年市場交易額位居全國第三位。
(二)醫藥制造產業體系基本形成
河南醫藥制造企業數量迅速增長,產業整體規模居全國前列。截至2018年末,全省醫藥制造企業法人單位1956個,從業人員163629人。河南醫藥制造企業實力進一步增強,規模以上醫藥制造企業從2005年的252個增至2016年的499個,上市企業由2000年的第一家增至2017年的16家。河南醫藥制造業經濟效益快速增長,2017年,全省藥品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為2633億元,同比增長17.1%,增長率高于省同期工業產值。河南醫藥制造產業集聚度明顯提高,形成了以輔仁藥業、天方藥業、華蘭生物、宛西制藥、華星制藥、羚銳制藥等為代表的年銷售額超10億元的大型企業集團;形成了鄭州國家級醫藥產業基地,新鄉、焦作、駐馬店、南陽、周口五個省級醫藥產業基地。
(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完善
河南醫療衛生服務資源不斷增加,服務能力逐步提升。2018年末,全省共有衛生機構71352個,衛生機構病床床位60.80萬張,衛生技術人員62.08萬人,與40年前的1978年相比,全省衛生機構總數增長300.6%;病床床位總數增長448.03%;每千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增長352.7%;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增長270.96%。河南科學規劃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省級醫學中心、省區域醫療中心、縣域醫療中心等“四級醫療中心”,實施優質醫療資源提升工程,優質醫療資源不斷擴充,資源布局更加合理。
(四)“健康+”產業融合發展態勢良好
河南積極推動健康產業與養老、旅游等產業融合發展,明確把健康養老產業作為河南省打好轉型發展攻堅戰的12個重點產業之一。2016年,全省規劃建設的集養老養生、醫療康復、文化娛樂、旅游休閑等于一體,具有一定規模的健康養老產業基地有84個。2017年,河南省按照“一圈四帶多點”產業布局規劃,引導和鼓勵各地依托區域生態、醫療、文化等資源優勢,重點建設醫養融合型、康養旅游型、多業融合型的健康養老產業基地,吸引優勢企業和資源要素向基地集中布局。
二、河南省現代健康產業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
第一,中藥材產業存在野生中藥材過度采挖,中藥材資源保護力度不夠;中藥材質量良莠不齊,優良種質資源選育工作滯后,品種混雜、退化;中藥材產后加工大都仍止步于產地初加工,中藥材產后深加工體系建設有待加強;中藥材生產規模化程度不高,科技投入不夠,生產體制和經營體制不夠完善等問題。
第二,醫藥制造產業整體表現出“多而不精,大而不強”的問題。全省醫藥制造企業數量較多,但領軍企業較少,最新公布的2019年中國醫藥工業百強前10強沒有河南;雖有一定數量的醫藥制造上市企業,但與醫藥強省相比還有一定差距;醫藥制造產業門類較為齊全,但創新產品、高端產品、名牌產品少,缺乏競爭力。
第三,河南省是全國人口大省,人口多且老齡化形勢嚴峻,與人民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相比,河南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仍存在有限的醫療衛生服務資源供給與巨大的市場需求之間的矛盾問題;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的結合需進一步有效銜接問題。
三、構建河南特色現代健康產業體系的路徑選擇
(一)完善中藥材產業體系,實現由中藥材資源大省向中藥材產業強省的轉變
1.加強中藥材資源保護,推進中藥材種源良種化。認真推行中藥材原生態種植和野生撫育,進一步加強珍稀瀕危道地中藥材品種的保護、篩選和提純復壯。制定中藥材種子種苗管理辦法,加強中藥材良種繁育基地建設,在中藥材重點種植區域加快建設一批規模化、集約化、規范化苗種繁育基地,提升苗種繁育能力,夯實中藥材產業發展基礎,從源頭上保證優質中藥材生產。
2.建設中藥材產后深加工體系。深挖中藥材潛力,拓寬中藥材加工思路,將中藥材生產與旅游文化、餐飲文化、健康養老、生態文明建設等深度融合,發展中藥材衍生產業,形成全方位的中藥材加工產業鏈。
3.實施優質中藥材生產工程,建設優質中藥材生產基地。以盧氏、嵩縣、淅川、新縣等42個縣(市、區)為重點,發展優質中藥材,建設一批種植規模在千畝以上的大宗、道地藥材示范基地,形成一批重要中藥材產業集聚區。
4.以科技創新推動中藥材產業現代化。加強科技投入,開展中藥材現代化生產技術研發,提高科技有效供給,加大科技成果推廣力度。創新中藥材生產組織形式,支持中藥材企業采取“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合作社+農戶”等形式,建立企業與農戶之間緊密的聯結機制。
(二)優化醫藥制造產業體系,培育龍頭骨干企業,打造高端名牌產品,實現由醫藥大省向醫藥強省轉變
1.調整醫藥產業結構,優化產業組織,有選擇、有目的規劃引導和支持醫藥企業之間打破地區和所有制界限,開展跨行業、跨領域兼并重組、強強聯合,提高企業的抗風險能力,著力培育更多具有較強企業實力和市場競爭力的大型龍頭骨干企業。
2.持續加大醫藥企業研發投入。改善研發條件,提升研發水平,加強對市場需求量大的生物藥、化學藥和中藥新品種的創新,加強新型診療設備和醫用新材料研發方面的創新,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通過自主創新、協同創新能力的建設,開發出市場所需的新產品,行業所需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
3.廣泛開展對外合作。利用河南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創造優良的投資環境,制定各種優惠政策,拓寬和增加融資渠道,大力招商引資,吸引國際國內大型制藥公司到河南建立生產基地和研發中心,通過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高端產品和高級人才,使河南在一批高端藥物的創制方面實現新的突破。
4.認真梳理目前河南省管理規范、產品優勢明顯、研發能力強、效益好的企業,立足現有產品優勢,加強對外宣傳力度。對品牌優勢明顯、市場占有率高的骨干企業進行重點扶持和培育,打造河南醫藥產業的名牌產品、拳頭產品和特色產品。
(三)構建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擴大醫療衛生服務資源供給,實現醫養結合無縫銜接
1.促進社會辦醫持續健康規范發展,進一步擴大醫療衛生服務資源供給。拓展社會辦醫空間、擴大社會辦醫用地供給、優惠社會辦醫稅收政策、完善社會辦醫醫療保險支持政策,加大政府支持社會辦醫力度;深化社會辦醫“放管服”改革,提高社會辦醫準入審批效率;將社會辦醫納入醫療服務和質量管理控制及評價體系,促進社會辦醫醫療質量安全水平不斷提高;加強公立醫療機構與社會辦醫合作,使優勢資源得以延伸利用。
2.推進醫養結合深入發展,實現醫養結合無縫銜接。積極引導醫療機構和養老機構協同參與,明確衛生健康、民政、財政、人社等部門權責,創新管理理念,調適部門利益,激發各部門及其內部的主動協同意識和意愿,構建多方協同的醫養結合服務體系;深化醫養簽約合作,規范醫養簽約服務,明確醫養雙方合作內容、方式、費用及責任;強化醫養結合信息化管理,打造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網絡,推動老年人的健康和養老信息共享;研究制定醫養結合機構服務指南、管理指南和監管考核辦法,推動醫養結合高質量發展;政府要繼續采取減輕稅費負擔、強化資金投入、保障土地供應、拓寬投融資渠道等措施,加大對醫養結合機構的政策扶持力度。
[參考文獻]
[1]鄭秀峰,郝鵬,王春暉.河南宏觀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2011-2020)[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245.
[2]劉仲敏等.河南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戰略研究[A].第三屆河南省化學、化工與生物、食品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5:134-151.
[3]闞全程.守護健康添彩中原[EB/OL].[2018-12-31](2019-07-27).http://www.hnwsjsw.gov.cn/2019/newyear.html.
[責任編輯:高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