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世平
摘要:在國企中,紀檢部門如同紅線的守護者,在國有企業做大做強過程中發揮監督和秩序維護的作用。在新形勢背景下,為了應對日益復雜的經濟形勢、政治環境等變化,國企紀檢部門必須深刻地認識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意義,更扎實、更有效地把紀檢工作做深、做嚴、做細、做透。
關鍵詞:新形勢;國企;紀檢工作
一、紀檢部門開展工作應起到的效果
國企紀檢部門開展包括監督、執紀、問責在內的各項工作,最終目的是確保國企成員不違紀、不違法,同時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覺悟水平和法治意識。具體而言,良好的紀檢部門工作應起到三種效果。
第一,教育引導效果。紀檢部門要在監督、執紀、問責過程中積極開展對國企員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社會主義信念教育、黨風廉政教育、黨紀國法教育、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教育等等。開展這些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導行為,即讓領導者的決策符合大政方針方向;讓黨員深刻認識自身在國企工作應當為了什么利益、什么事業而奮斗;讓員工清楚明確自身權利義務,什么事情可做,什么事情該做以及什么事情不能做。
第二,監督預防效果。相較于事后處置問題,事先從思想源頭上防范、消滅違紀違法問題能有效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成本和人事成本。紀檢工作并不總是要等問題發生了和損失產生了再進行,通過做好監督工作來防范、及時發現和整改問題是更為效率化的做法。因此,國企紀檢部門應積極、多形式化開展相關工作活動,讓黨紀、法律教育尤其是黨風廉政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日常化、全面覆蓋化。例如可在必要時期與審計部門、財會部門、人力資源部門、產權法務部門等開展協同性監督調查工作,對可能出現的違紀違法隱患及時清理排查,或對不規范行為給予及時的提醒和糾正。
第三,誡勉震懾效果。對于已經發生了的違紀問題,紀檢部門在依規依紀做出處理后要及時“趁熱打鐵”,做好誡勉震懾工作。國企的性質、地位不同于一般企業,干紀檢工作一定要立場鮮明、態度堅決,不能害怕“揚丑事”和“得罪人”,絕不能“得過且過”。根據執紀處理的案件來進行誡勉警示宣傳,不僅能讓違規當事人進一步深入地認清自身錯誤,同時對其他成員也能起到效果顯著的震懾作用,使國企內整體的遵紀守法氛圍得到改善。
二、結合企業實際,全面提升新形勢下的國企紀檢工作質量
(一)完善國有企業紀檢工作體制機制建設
第一,紀檢監督工作面前,人人平等。針對國企“一把手”、決策層的監督力度欠缺問題,紀檢部門應安排具備相關專業知識的專人負責出席或列席企業黨委會、董事會和經理行政會議。該機制有助于解決監督者與被監督者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讓紀檢部門能夠沒有死角地“看到”企業決策、運行的每一個環節。
第二,整合共享信息資源,與內部審計部門形成工作聯動。就現狀來看,國企紀檢部門工作的一大重點是反貪反腐,這就與內部審計部門形成了一定的監督對象重合、工作內容交叉、工作方法共通、工作目標一致等局面。而內部審計部門在數據掌握、數據整合分析等經濟或財會領域,相較紀檢部門有更強的專業性和信息資源等優勢,但在對于問題的處置權限和力度上,則是紀檢部門基于黨紀黨規而有更強的介入力度。因此,二者可以通過信息共享、工作聯動等方式實現優勢互補。例如對于“初現端倪”的問題,審計部門通常能更早更敏銳地發現并提出整改要求,而在整改的落實和相關追責工作上,紀檢部門則能夠充分發揮責令執行和監督落實進度的作用。
(二)開展反腐倡廉教育,推進黨風廉政建設
新形勢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不斷完善發展,在為國民經濟增長注入了強大動力的同時,也對市場經濟參與者的價值取向、道德觀形成了沖擊和考驗。就實際發生的國企人員違紀違法案例來看,受貪財腐敗的主觀動因驅使的情形占據了相當一部分比重。這些廉政問題不僅僅在物質上造成了國有資產的損失,同時更是國企人員在思想政治上與社會主義本質要求和人民根本利益背道而馳的表現。因此,紀檢部門在處理貪腐案件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治”與“防”結合,把廉政思想教育貫徹其中。重點關注領域包括產銷經營、供應采購、工程項目、招標審批、資金出入、安檢質檢等關鍵環節,因為在這些領域相對更容易形成權利與利益的交易空間。具體做法方面,一是及時警示教育,即每處理一次廉政違紀違法案件,就立即開展一次全部門、全企業的反腐倡廉教育。二是定期化系統性教育。可將本單位、同行業或同地區其他國企單位的廉政違紀違法案例進行整合,定期編輯出版成警示教育手冊之類的內刊,讓員工在“以案說法”的形式中接受反腐倡廉教育。
(三)從嚴懲治違紀行為
執紀問責查辦案件是紀檢部門的核心職能,同時也是懲治、震懾錯誤思想及行為的有效手段。值得注意的是,實踐中國企紀檢部門工作涉及和查處的更多都是“小案”,即案情事實相對簡單,危害程度相對不大的案件。但不論“小案”還是“大案”,其背后主導的錯誤思想、錯誤政治傾向都是一致的、需要高度重視的。要以嚴肅辦案態度和紀律履行國企紀檢職能,需要處理就處理,不能“小事化了”;需要移送的就堅決移送,不能敷衍了事地“降格”為內部處理。同時盡可能實現每辦下一個案件,就開展一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破除一處思想政治隱患。而在辦案原則和具體要求方面,紀檢部門要堅持實事求是、依紀依法等基本原則開展監督、執紀、問責工作,并在其過程中把握好“事實清楚”、“定性準確”、“程序正當”、“處理恰當”等要求。總之,國企紀檢部門辦案越是嚴、越是“鐵”,相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越是能自然而然地體現其中。
(四)強化國企紀檢干部隊伍建設
第一,強化紀檢人員自身思想政治素養。執紀隊伍如果自身在思想上不夠過硬,那么做好相關的“打鐵”工作也就無從談起。執紀人員自身要擁有對黨忠誠、公正廉明等思想理念,以最優秀的精神狀態去做好最重要的思想政治工作。
第二,不斷提高紀檢隊伍履職能力。在這一問題上,除了執紀執法隊伍的不斷自我學習、保持能力先進,企業的相關重視支持也不可或缺。國企要改變對紀檢部門“談論起來重要,支持起來次要”的錯誤思想和做法,在人才引進和培訓上給予其更多、更實在的支持。具體做法上包括抬高相關人才招聘引入門檻,合理控制紀檢部門與生產經營部門收入差距,安排更多業務學習、進修、交流機會等。
三、結語
紀檢部門對于國企而言意義重大,在新形勢下要想做好國企紀檢工作,須把握三個關鍵點。一是對違紀行為嚴懲不貸,二是抓牢黨風廉政教育和法治教育,三是從思想覺悟和業務水平兩個方面雙管齊下,不斷提高國企紀檢干部隊伍的“戰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