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圓
摘要:黨的十九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踩著穩中求進的步伐,以不變的決心、不變的力度,以更高的要求、更高的標準,鋪展開新時代黨的建設新布局。全面從嚴治黨啟新局,紀檢監督在黨風廉政建設中發揮著更為突出的作用。整合監督資源,推進大監督格局的構建,是企業黨風廉政建設面臨的新課題,本文就深入推進懲防體系的建設,完善企業治理結構,就如何企業內部紀檢監督的作用,構建更為良好的企業環境進行闡述。
關鍵詞:大監督格局;企業內部;紀檢監督工作;實踐;思考
黨風廉政大監督格局,是指在黨委領導下,以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全面凈化政治生態、強化權利運行監督、推進依法合規治企、防控廉潔風險、完善治理體系、提高治理能力為目的,由紀委牽頭,整合監督力量、共享監督資源、增強監督合力,實現閉環管理下的日常監督,促進監督成果轉化為治理效能的工作機制。
一、企業內部紀檢監督工作的開展現狀
(一)認知與重視程度方面存在問題
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倡廉工作是長期、持久的工作任務,要求企業領導以及工作者都要予以高度重視,可是很多企業在黨風廉政建設方面欠缺清晰合理而全面的熱值,更加重視經營業務,黨建、思想政治、紀檢監督工作略顯弱化,認為經濟效益是企業發展的根本,黨風廉政建設中不出現問題即可。還有一些工作者在黨風廉政建設方面存在偏見,認為其并不是企業全員的事情。很多企業當中,黨風廉政建設處在孤立狀態,監督工作的落實也并不徹底。
(二)監督體系備受制約
企業內部的紀檢監督部門被弱化,紀檢監督體系的實際運行受多方制約[1]。紀檢部門實際開展工作過程中深度、廣度都不夠,負有業務監督職能的管理部門職能既分散又有很多重疊,紀檢監督工作并未有效落實,也未能將其實際作用充分發揮出來。紀檢監督體制呈現單兵作戰的狀態,游離于具體業務之外,難以實現長效監督。很多企業的內部紀檢監督機構權責不一,紀檢監督工作的實際開展更側重于警示教育,不能深度開展工作領域的在監督,紀檢監督部門、紀檢人員的作用無法得以充分發揮。
(三)紀檢監督人員自身存在的問題
企業內部紀檢監督人員的專業能力與工作實際需求存在差距,監督效果發揮不足。紀檢監督工作面對各專業開展工作,紀檢監督隊伍力量較為薄弱,鮮少有具備綜合能力、素養的人才,開展工作難度較大。針對企業安全、物資以及財務方面的紀檢監督工作沒有明確的模式,難以開展有針對性的紀檢監督工作。內部監督和同級監督時,紀檢人員會因管理權限而多有掣肘,即便是發現問題也難以追根溯源地加以督促整改,揭露問題的真相。
二、推進大監督格局,做實企業內部紀檢監督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整合監督資源
基于監督格局的有效構建,紀檢監察工作中的紀檢、內控、審計、合規合法監察等得到有效整合,其有明確的監督對象與監督內容,同時相輔相成,形成監督權利互補。對監督部門和監督環節的諸多關系進行有效整合,將同級監管部門作為一個整體,基于全局視角對監督力量進行系統、合理的安排,不但能夠實現明確分工,更能夠實現密切合作。構建一套全面、有效的監督責任系統,對責任進行層層分解,構建明確的監督責任清單,對監督主體、責任范圍、監督內容、監督方式等進行有效明確,這樣能夠落實紀檢監督工作的有序開展。
(二)基于大數據推進大監督格局的構建
企業一定要將內部監督渠道進行有效暢通,公布紀檢監督電話,同時要設置信訪舉報信箱,構建監督服務窗口,讓所有黨員和職工都能夠參與到黨政廉潔監督、民主監督以及輿論監督工作當中,對員工意見進行有效征集,對各類信訪案件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嚴禁產生吃、拿、卡、要的現象,用制度對權利進行有效約束。構建動態的監督系統,基于科技力量構建監督預警系統,對整合機制進行探析,提早預防諸多監督內容,在事中進行動態監控,在時候進行有效梳理與分析,并且明確監督工作的有序開展。積極進行回頭看,把糾治“四風”作為重點,即時貫徹落實國家相關政策,對“四風”問題進行自查整改、分析總結、強化提升[2]。特別是在節假日等重要節點。與此同時,對于問題整改結果及預防措施的完善等“回頭看”工作一定要及時而有效地進行開展。
(三)建立專業的紀檢監督隊伍
構建黨風廉政大監督格局要聚焦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強化政治監督,做實日常監督,推動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落實“兩個一以貫之”;要突出壓緊壓實全面從嚴治黨“兩個責任”和業務監管責任,由紀檢部門開展重點協調、聯動推進,督促業務管理部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信息共享、優勢互補,緊密配合、通力合作,持續增強制度執行力,夯實基礎管理工作,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
構建黨風廉政大監督格局要落實“集中精力真監督、深入查找真問題、加大力度真整改、確保監督真見效”和“摸實底、憑實據、講實話、報實情、促實改”的“四真五實”要求,推動企業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落真、落實、落細、落地。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國有企業處在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監督工作的深化改革也是非常必要的,構建企業大監督格局正是企業內部監督有序開展的重大舉措,基于對監督資源、力量等的有效整合,基于大數據推動大監督格局構建,構建切實有效的監督團隊,避免諸多風險問題的產生,強化提升工作成效,讓企業效益能夠保持在良好的狀態之下,為企業穩健發展提供堅強的紀律保證。
參考文獻:
[1]陳敏元,王春松.對構建國有企業“大監督”工作格局的探索與思考[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9(02):124-125.
[2]王哈斯塔娜.新形勢下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的思考[J].現代國企研究,2018(2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