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普通話和規范漢字是當今現行國家通用的語言文字。十三五期間,國家已經開展精準扶貧的攻堅工作,但是在進行扶貧過程中首先需要扶智,在扶智過程中更需要做到語言通用,要讓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普及為少數民族地區脫貧致富工作帶來基礎。因此,我國在提升少數民族地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普及程度和規范水平十分重要。基于此,本文在精準扶貧視角下對少數民族地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提出了幾點針對性策略。
關鍵詞:精準扶貧;少數民族;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前言:
從全球角度分析,各國在發展過程中首先就需做到強語,強語對于促進國家綜合國力提升有著重要作用。語言文字在現代社會中作為評價一個國家綜合國力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為當下任何一個國家在發展過程中的必須資源。我國在黨的十九大召開過程中,習近平總書記就已經針對我國在當下新時期發展中如何推動語言文字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工作指導。為了能夠深刻貫徹和落實十九大精神,促進我國語言文字事業得到長期發展,尤其在少數民族地區進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普及已經成為相關工作人員工作重點,而如何在少數民族地區進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普及也已經成為相關工作人員研究重點。
一、少數民族地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普及現狀
1956年,我國就已經明確指出我國國家標準語言和共同語言是普通話,目前已經開始對普通話的使用以及語言系統進行了不斷完善,同時更是針對普通話使用制定了規范化的使用體系。由此可見,當今對普通話的推廣工作已經成為我國語言文字相關工作人員工作的重點和主要方向。
截至2015年,與既往相比我國普通話普及率已經得到極大提升,與兩千年相比增長了20%[1]。但是即便如此,我國普通話推廣工作依舊存在薄弱環節,例如:東西部地區普通話推廣差距懸殊、農村和民族地區普通話普及程度較低以及城鄉區域推廣力度均衡型差、不同人群和不同地區普通話推廣質量欠佳等。
根據相關數據分析顯示[2],西部地區普通話普及率和西藏地區普通話普及率為為39.2%和16.1%,該地區普通話普及率與北京地區和吉林地區以及福建地區的普通話推廣率相比差距甚遠。西部地區國土面積在我國國土總面積的比例超過50%,人口約為3.5億,由此可見該地區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工作依舊較大。我國十三五規劃中已經指出[3],西部地區等普通話普及程度較差的地區語言普及工作需要達到70%以上。因此,我國經濟欠發達地區以及疆域遼闊和少數民族聚居的西部地區在普通話普及率方面依舊有著較大提升空間。
二、少數民族地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深化對策
(一)樹立正確的語言生態觀念
從語言生態共生關系的角度分析,任何一個國家的所出現的多語言并存現象對于促進該國語言文化的發展以及人文生態的傳承有著積極的作用。由此可見,我國在針對少數民族地區進行通用語言文字推廣過程中需要使用辯證的眼光評價其與語言文化遺產保護之間存在的關系。就目前我國國情分析,我國在針對新時期民族語言政策進行調整過程中,首先需要針對各個少數民族區域進行開展普通話推廣工作開展,同時深刻加強對當今我國已經出現瀕臨消失現象的語言資源進行高度保護,從而最大程度促進我國國家通用語言和語言文化遺產之間的和諧相處[4]。
隨著當今信息化技術的發展以及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因此導致語言工作者在針對少數民族進行普通話推廣過程中可能會導致民族語言出現消失或減退的現象,因此我國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大力宣傳對族語言文字科學保護,推動語言資源和語言生態的和諧發展。促使少數民族地區群眾認識到盡快掌握普通話以及做到規范漢字的作用,使其明確規范漢字和普通話對于獲取優質的就業機會和享受公平的教育和醫療服務的重要性。
(二)營造普通話推廣活動的宣傳氛圍
繼續將普通話推廣宣傳周看作為語言文字工作的主要平臺,從而最大程度提升少數民族群眾對于普通話的使用。在未來工作中,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將重點把推廣普通話宣傳周的活動舉辦地逐漸向中西部地區拓展,還需要向鄉鎮和農村地區延伸,將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的工作中心向農村和少數民族地區轉移。真正抓好該項活動,利用張貼宣傳圖片或播放公益廣告等多種宣傳形式大幅度提升國家語言文字相關規范標準和方針政策,從而提升社會知曉度[5]。
(三)明確推廣普通話工作的責任主體
在進行普通話普及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可以在扶貧攻堅戰略中充分融入普通話普及,從而發揮出普通話普及的重要性,各個等級政府相關部門充分明確自身工作職責。針對集中連片的貧困地區,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深刻結合我國政府所發布的關于貧困地區教育脫貧攻堅實施具體方案,從而深刻體現出語言幫扶和教育幫扶[6]。
結論:
通過本文研究發現,我國經濟欠發達地區以及疆域遼闊和少數民族聚居的西部地區在普通話普及率與北京地區和吉林地區以及福建地區相比差距懸殊,因此在這方面依舊有著較大提升空間。然而,在對少數民族地區進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普及推廣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樹立正確的語言生態觀念、營造普通話推廣活動的宣傳氛圍,與此同時深刻明確推廣普通話工作的責任主體,才能夠顯著提升少數民族聚居區域普通話普及率。望此次研究能夠被當代學者所關注,并且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應用,從而為提升我國普通話推廣質量和推廣工作的有效開展獻出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 ?饒峻妮.云南“直過民族”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普及推廣[J].西南林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9,3(04):1-5.
[2] ?房風文,郭艷芹.新疆喀什與和田地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成人培訓調查分析[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19,38(03):43-47.
[3] ?王春輝.論語言因素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J].江漢學術,2018,37(05):92-100.
[4] ?石琳.精準扶貧視角下少數民族地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深化的策略[J].社會科學家,2018(04):150-156.
[5] ?饒峻妮,旃媛媛,王麗娜,孟麗,王麗清.孟連縣“直過民族”脫貧攻堅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幫扶途徑探討[J].西南林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8,2(01):17-20.
[6] ?孫慶玲.普通話普及率將納入扶貧工作績效考核[J].政府法制,2018(10):23-23.
作者簡介:李鵬興,女,1985年11月出生,云南大理人,彝族,碩士研究生學歷,講師,研究方向為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基金項目:德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黨建、思政科研項目(DJ201901).
(作者單位:德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