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從探討基于UMU互動平臺對于學生反思性學習的導學內涵出發,設計了基于UMU互動平臺的反思性學習課堂的具體導學環節,并據此導學環節進行了具體的反思性學習課堂導學教學實踐,最終通過問卷調查訪談以及學生書寫的反思日志驗證實踐效果。結果表明基于UMU互動平臺的反思性學習導學的課堂教學效果良好,促進學生課堂反思的同時,也深得學生的認可。
關鍵詞: UMU互動平臺; 反思性學習; 導學; 教學設計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discussion of the learning guidance connotation of students' reflective learning based on the UMU interactive platform, the specific guiding links for the reflective learning classroom are design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UMU interactive platform, and the teaching practice on the reflective learning classroom is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guiding links, and finally verifies the practical effect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interview and the reflection log written by stud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lassroom teaching effect of reflective learning guidance based on UMU interactive platform is good, which not only promotes students' classroom reflection, but also gains students' recognition.
Key words: UMU interactive platform; reflective learning; learning guidance; instructional design
0 引言
對于反思性學習的研究源于反思的研究。杜偉提出反思應該作為學習者的一種學習習慣,學生要學會學習,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反思。劍橋學習手冊多次提到反思作為促進學生更好學習的一種反思。反思性學習是學習者以反思為學習的方式和手段,對自我整個學習活動過程進行持續的、批判性的審視,從而學會學習的一種形式。鄭菊萍(2002)從元認知角度將反思性學習過程歸納為七個階段即反省階段,評判階段,察覺問題階段,界定問題階段,確定對策階段,實踐驗證階段,總結提高階段[1]。技術在學習者進行反思這種內部思維的過程中起到了很好的支架作用,基恩·索耶(2006)就提到反思的思維是可以通過技術來提高的[2]。Xiao dong lin(1999)也提到通過技術來支持反思,并且通過文獻梳理歸納總結出現有的技術可以通過過程展示、過程提示、過程建模、反思性社會會話四種方式來為反思提供引導支架[3]。UMU互動平臺使得教師和學生都可以隨時隨地通過手機注冊,創建在線課程,讓內容隨時隨地快捷的互動起來,教師通過平臺的微課,直播,圖文等多樣化的方式,向學生發送學習資源,學生在平臺上傳多樣化的作業來和班級群成員共享和互動。多樣化的學習方式,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通過觀察和引導性實踐獲得反思性學習技能,旨在鼓勵和培養學習者的學習的自主性。
1 基于UMU反思性學習導學的內涵
劍橋學習科學手冊中就提到學習環境中技術任務中為反思提供支持,反思通常可以采取三種形式:反思過程、與其他人比較行為表現、與一套績效測評標準來比較自己的行為表現。這三種形式都是通過技術來提高的。UMU互動平臺可以記錄學生的學習行為,學生可以通過回顧自身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來進行反思性學習,將自身的思維和推理過程可視化,進一步促進學習者進行反思。同時UMU互動平臺可以為學習者的反思性學習提供很好的共享平臺,學習者彼此之間共享觀點,建立共同反思,在群體的反饋比較中促進反思。在學習者進行反思性學習的過程中,最為重要的是可以借助UMU平臺來進行反思性導學,學習者在反思性學習的過程中,因為是對自身不足的重新回溯,所以學習的過程是一個內省思維的過程,不容易表征出來,借助UMU平臺進行導學可以將學習者的內部思維過程表征出來,外顯出來,持續進行下去。總言之,基于UMU的反思性學習就是通過UMU互動平臺為反思性學習創設互動反思情境,在學習者反思迷惑的過程中搭建即時的反思支架,在學習者進行反思性學習的過程中持續地為其提供進行反思性學習的資源來促進學習者的反思性學習。
2 基于UMU互動平臺的反思性學習導學設計
基于UMU互動平臺的反思性學習導學主要是通過反思情境、反思支架、反思資源以及反思工具四個環節來進行具體導學,如圖1所示。
2.1 基于UMU互動平臺的反思情境導學
創設反思情境,激發反思性學習興趣:通過UMU中增加課程小節(圖文、文檔、視頻)功能來安排學生學習課堂教材之外的學習資源,幫助學習者建構不同教材知識點之間聯系,為接下來進行反思性學習建立易于理解反思性學習內容主題意義的情境,此外通過UMU平臺中實時布置提問,討論、作業提交、互動反饋等環節來創設輕松、合作的反思情境來激發學習者的反思性學習興趣。
2.2 基于UMU互動平臺的反思支架導學
搭建反思支架,指引反思性學習方向:通過UMU發布教學設計評價標準,以及安排學生互動評價任務環節,教師在學生互動反思以及自我反思環節及時把控提問引導等環節來為反思性學習搭建支架,指引反思性學習的方向。
2.3 基于UMU互動平臺的反思資源導學
記錄反思資源,明確反思性學習內容:基于UMU的互動評論,學習筆記,作業記錄的功能,記錄學習者學習過程、互動評論、共同反思數據,為反思性學習提供反思資源,明確反思性學習的內容;基于UMU可以實時跟蹤記錄學生反思性學習過程,將學習者內部反思性學習過程表征出來,明確反思性學習內容。
2.4 基于UMU互動平臺的反思工具導學
提供反思工具,提高反思性學習效果:從工具導學的角度來說,UMU互動平臺作為情境創設工具,為反思性學習創設情境、作為反思過程展示和記錄工具展示反思性學習成果,將學習者內部思維外顯表征出來、共享觀點和資源工具在學習共同體中完善建構自我認識,化被動反思為主動反思,化淺層次反思為深度反思,提高反思性學習效果。
3 基于UMU的大學生反思性學習課堂導學實踐研究
3.1 基于UMU的大學生反思性學習課堂導學過程實施
筆者基于UMU互動平臺,對學前教育學專業的現代教育技術與應用課程中教學設計章節進行了具體的導學實踐,教學流程如圖2所示,主要通過UMU互動平臺,為反思性學習創設反思情境、搭建反思支架、記錄反思資源以及提供反思工具的角度來進行課堂導學。實踐結束后通過要求每位學生書寫反思日志和調查問卷來檢驗學生學習的效果。
3.2 效果分析
本實踐過程主要通過學生反思日志、調查問卷以及隨機訪談三者相結合的方法,來檢驗基于UMU反思性導學設計的有效性。
3.2.1 基于UMU互動平臺的反思性學習的教學設計促進了學生的反思
實踐研究結束后,教師通過UMU互動平臺發布的反思提綱來要求學生書寫反思日志,通過學生反思日志如圖3發現,學生通過這種導學流程,對于教學內容該有了深層次的認識,同時也不難發現基于UMU互動平臺的反思性學習的導學設計模式促進學生的反思。
3.2.2 基于UMU互動平臺的反思性學習的導學設計得到了學生的認可
實踐教學結束后,對班里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和訪談方式的實踐反饋,問卷調查主要從學習體驗,學習意愿,明確學習目標,學習收獲和促進反思五個角度去調查學生對基于UMU互動平臺反思性學習導學設計的態度,通過問卷調查發現,74.6%的學生表示較傳統的講授示范模式,更喜歡基于UMU互動平臺的反思性導學的這種模式,在這樣的教學設計模式下,學生更能明確學習任務的實施流程,更容易完成學習任務,75.7%的學生表示這樣的教學設計更能促進學習者的反思。此外,學生在訪談中也表達了對基于UMU互動平臺的反思性導學設計的認可,認為在該流程下既能明確學習任務的流程,又能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得到即時的支持,幫助他們完成學習任務,提高學習效率的同時,促進了學習者的自我反思,自主學習。
4 結束語
基于UMU互動平臺的反思性學習導學設計強調通過UMU互動平臺來對學生反思性學習進行導學,導學的同時更關注的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通過反思促進自主學習,通過反思促進深度學習,提升高校課堂教學效率,深化高校課堂教學改革。希望本文提出的教學設計能引起教師關注,嘗試在高校課堂教學中,從反思性學習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角度進一步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鄭菊萍.反思性學習簡論[J].上海教育科研,2003.8.
[2] [美]基恩·索耶著,徐曉東等譯.學習科學劍橋手冊[M].教育科學出版社,2010.
[3] Xiao dong lin. Designing technology to support reflection[J].ETR&D,1999.47(3).
[4] 熊川武.反思性教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1.
[5] 蒙躍平.基于技術的反思性學習環境設計[J].中國校外教育,2014.11.
[6] 蒙躍平.利用WIKI促進反思性學習的策略研究[D].寧波大學碩士論文,2012.
[7] 張靜,張冉,王杏敏.基于云課堂的反思性學習對專科護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研究[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9.4.
[8] 熊川武.反思性教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1.
[9] 廖喜鳳.基于UMU互動學習平臺的大學英語信息化教學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9.8.
[10] 高小燕.于UMU學習平臺的高職數學有效教學探究[J].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4.
[11] 南國農,楊改學.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教學設計與評價[M].甘肅人民出版社,2005.
[12] 宋金華,盧海燕.支持反思性學習的課堂教學實踐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8.8.
[13] 吳秀娟,張浩,倪廠清.基于反思的深度學習:內涵與過程[J].電化教育研究,2014.12.
[14] 廖喜鳳,史小平,以第三方教學互動平臺為輔助的高職高專課堂教學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11.
[15] Tunzi Marc.Ventres William, A Reflective Case Study inFamily Medicine Advance Care Planning Conversation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Board of Family Medicine:JABFM,2019.10.
[16] 劉永麗.基于反思性學習和對分課堂相結合的《英語語法》教學模式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