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敏
摘 要: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格外注意語法和動態的教學。在學生與英語初步接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語感和語法習慣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在語法和動態教學中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隨著小學英語教學的改革和發展,小學英語教師需要根據教學需求以及學生狀態的改變來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在小學英語語法教學過程中,歸納法和演繹法占據了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的重要地位。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歸納法和演繹法更適合當代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狀態,更加貼合當代社會的人才需求,避免了傳統教學方式中死記硬背的缺陷,在教學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使學習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將學生的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學習。
關鍵詞:歸納法;演繹法;小學英語;語法教學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小學英語教師通常會采取翻譯的方式對英語短語或句子進行解釋教學,整個過程類似于語文教學中的文言文教學。但英語教學與文言文教學并不相同,畢竟這兩種學科跨越了兩種不同的語種,所以它們的語法習慣、翻譯規則、排列組合等都不盡相同。再加上小學生們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采用翻譯教學來教授英語知識并不是最好的選擇。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會感到疑惑和吃力,這就違背了英語教學的初衷。隨著小學英語語法教學方式的不斷變革,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已經被舍棄,換來的是一種既靈活又有趣的語法教學方法。教師逐漸意識到單純的講解英語語法的相關規則只能使課堂變得更加枯燥,轉而使用歸納演繹法進行教學。
一、使用歸納法和演繹法進行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的合理性
在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的改革過程中,總有一些不理解的聲音質疑教學方式改革的必要性,所以在此先對使用歸納法和演繹法進行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的合理性進行闡釋。英語這門學科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這種重要性不僅體現在應試分數的大幅度占比,還體現在學會一門外語對提升學生個人素質修養的作用。所以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的時候,不能僅以應試成績作為習得外語的唯一衡量標準,而是要從長遠發展的角度出發,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最大優勢。作為一門語言,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當然不能僅限于試卷上的題目,要做到會用、會說、會寫、會表達。所以英語中的語法也不能簡單地歸納為描述規則的工具。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翻譯短句“I am very happy.”時,正常情況下這句話可以翻譯成“我非常的開心?!?,而不是逐個翻譯每個詞組的意思,然后將詞組的釋義串聯起來,用這種方式翻譯的語句通常較為僵硬。因為中文的語法習慣和英文的語法習慣是相悖的,英文的句子是以主謂結構為基礎,從而拓展出一些主謂賓、主系表等其他結構。有時句子中可以沒有賓語,但主語和謂語一定是存在的。但是中文卻沒有那么多講究,中文語法更講究意會和隨意性。所以,如果單純地用中文釋義去理解英語語法的話,那么對于英語的學習是有偏差的。成年人況且如此,小學生就更加難以區分了。由于小學生們的理解能力沒有那么強,所以他們在母語與英語二者轉換時可能會遇到種種問題,這也是為什么小學生在學習英語時通常會感到吃力的原因。教師應該意識到英語詞語或短句的情感要大于釋義,小學生學習語法的目的是學會應用,而不是成為機械的翻譯機器。在傳統的語法教學過程中,教師更加注重語法規律和概念的教學,這種教學方式足以應對英語考試,但是對學生靈活應用英語的幫助不大。因此,小學英語語法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二、歸納法在小學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
歸納法是小學英語語法教學中的重要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法主要是通過以小見大的方式,從個例窺見整體規律。教師在使用歸納法進行教學時,需要創建一定的情景狀態,然后在固定的情景中舉出實例,從而加深學生對語句的理解。在接觸了一定數量的同類型英語句子之后,學生可以針對這些句子進行集中的歸納分析,最終找出此類型的語法規律。歸納法的最大特點就是在應用和實踐中發現規律。發現規律的人可以是學生本身,教師則作為一個引導者幫助學生層層深入,這樣的方式就可以將學習和理解語法的主動性交給學生。學生接觸到的英語句子是具體的,接觸到的英語概念是抽象的,從多個同類型的句子結構中歸納出該類型的英語概念,其實就是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這個過程與傳統教學方式恰恰相反。傳統的教學方式是先學習抽象的英語概念,然后在這個概念中舉出相應的例子加深理解。由于小學生對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不強,所以很有可能會導致學生在一開始學習概念的時候就是一知半解的,當教師通過概念引申出實例時,學生也無法將概念與實例相聯系。
三、演繹法在小學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
歸納法和演繹法通常是同時使用的,因為這兩種教學方式各有所長且相互彌補。歸納法主要是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歸納,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對于過往知識的應用。但是,這種方式并不適用于過于復雜的語法教學,當教學內容涉及關系代詞等較為復雜的語法問題時,演繹法則是更好的選擇。演繹法是指教師對所涉及的英語語法規律進行講解和分析,為學生搭建一個語法框架,然后通過舉例的方式在語法框架中填充內容,使學生對該英語語法的理解更加豐富飽滿。演繹法的優勢在于對英語語法規律的梳理和總結,能使復雜的內容變得簡單清晰,尤其是對于一些理解能力稍強且學習欲望較強烈的學生而言,這種方式是再適合不過的了。歸納法雖然強調了學生學習英語語法的主動性,但并不是所有場合都適用于應用歸納法。在學習一些復雜且難以理解的英語語法規律時,應用歸納法只會使學生更加混亂和迷茫。因此必須先由教師為學生梳理出清晰的框架,然后逐一學習和解釋。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地增強學習效率,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英語語法規律最深層次的理解。同樣是名詞變復數的教學過程,歸納法強調的是由學生自主探索英語句子的復數變化規律,但采用這種教學方式的前提是學生必須已經了解單個名詞變復數的語法規則,這時就必須要應用演繹法。教師為學生總結歸納出名詞變復數的四種情況,包括一般情況下直接在名詞后加s、以s,x,sh,ch結尾的加es、以輔音字母y結尾的變y為i加es、以f或fe結尾的變成v后加es,然后在這四種規律中舉出一些常見常用的單詞輔助理解,由于所涉及的單詞基數太大,所以這種方式就不適合應用歸納法,只能應用演繹法進行教學。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歸納法和演繹法二者通常不是分開的。由于這兩種方法各有所長,所以教師通常會根據所教授內容的特性來選擇適宜的教學方式,很多時候也會同時應用歸納法和演繹法進行教學。歸納法和演繹法雖然有效,但是也不能長期使用其中的某一項教學方式。例如,長時間應用歸納法會拖延教學時間、降低教學效率;而長時間的應用演繹法則會養成學生被動接受的不良習慣,時間長了學生就會放棄主動學習。所以,最好的狀態就是將歸納法和演繹法充分結合起來,分別采用這兩種教學方式中的優勢。教師也要根據自己所教授的學生群體的特性,適當地調整自己的教學內容。
參考文獻
[1]朱云.歸納法與演繹法在小學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教育研究,2016(22):77-78.
[2]石亞妮.任務型模式在小學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5.
[3]龍嬌.演繹法與歸納法在小學英語語法教學中的對比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