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貝貝
【摘要】目的 通過實驗說明慢性腎衰病人血透并心律失常的原因和治療。方法 按照醫院的納入標準,從2018年上半年來院接受治療的患者中,由電腦隨機機選出80名慢性腎衰病人作為本次實驗的研究對象,對80位患者的就醫情況進行分析,觀察其心律失常的狀況,通過化驗與分析總結其臨床治療資料。結果 80名患者中有39人出現心律失常,其中以頻發性房室早搏為主,心律失常與血鉀濃度呈正相關。結論 應針對慢性腎衰病人出具詳細護理手段,對誘發心律失常的因素格外防控,加緊觀察將問題扼殺在搖籃中才能降低治療風險,幫助病人緩解病情、減輕痛苦。
【關鍵詞】慢性腎衰竭;血透;心律失常
【中圖分類號】R54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6..02
慢性腎衰竭會致使腎臟萎縮,使腎臟無法維持基本功能,血液透析是治療該疾病的重要手段,作為一種有創治療,它雖然可以幫助患者緩解病情,但卻對心血管系統影響較大,長期接受血液透析容易誘發患者心律失常問題,若不引起注意則直接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如何有效降低慢性腎衰病人心律失常的頻率是每一位醫護人員都必須考量的問題,本文通過實驗對80名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通過實驗數據說明患者接受血透治療后心律失常的頻次,通過分析心律失常與血鉀濃度之間的關系進一步說明造成心律失常的誘因,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按照醫院的納入標準,從2018年上半年來院接受治療的患者中由電腦隨機機選出80名慢性腎衰病人,80名患者中男46人,女34人,所參與實驗的患者均患有慢性腎衰竭問題,并已經接受不低于兩個月的血液透析治療,所有人精神正常,具有一定依從性,能良好配合醫護人員。80名患者中有腎小球腎炎、腎動脈硬化、梗阻性腎病、糖尿病腎病不等,除此之外,還有患者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左心室肥厚等問題,但不影響最終實驗結果。
1.2 ?治療方法
所有參與實驗患者定期來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療,采用的儀器統一為德國貝朗產血液透析機,每次血透時采用水作為反滲液體,血流量大約保持在200 mL/min,每次透析四小時左右,每周兩次,具體數據根據患者身體狀況進行調整。患者接受血透期間每次透析前三十分鐘開始對患者心律進行持續監測,一直到血透結束,同時監測患者的血鉀、血肌酐等指標,血透過程中密切關注患者的身體表征,當患者出現明顯的頭暈、惡心等癥狀要及時采取措施,若患者心律變化起伏較大則應及時對心臟進行聽診,并對其進行相關治療,采用15 mg胺碘酮溶于500 mL葡萄糖進行靜脈滴注的方式幫助患者控制心律。
1.3 ?觀察指標
患者接受治療后,由醫護人員負責記錄其心律情況,包括心律失常例數、次數,并對心律失常與血鉀濃度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最終推導出心律失常的誘因。
2 結 果
2.1 ?心律失常發作例數、次數
經過階段性治療,80位患者在治療期間共出現39例心律失常情況,總次數為51次,其中主要以頻發性房室早搏為主。醫護人員記錄清單如下:頻發性房室早搏17例43.59%、室上性心動過速10例25.64%、竇性心動過緩7例17.95%、室性早搏5例12.82%。
2.2 ?心律失常與血鉀濃度之間的關系
在本次實驗中發現,當患者的血鉀濃度小于3.5 mmol/L時,心律失常的頻次明顯下降,當血鉀濃度大于6.0 mmol/L時,心律失常的頻次明顯上升。醫護人員記錄清單如下:血鉀濃度小于3.5 mmol/L的患者共6例7.5%、血鉀濃度在3.5~6.0 mmol/L的患者共62例77.5%、血鉀濃度大于6.0 mmol/L的患者共例15%。從數據上看,心律失常與血鉀濃度的增長呈正相關。
3 討 論
慢性腎衰竭的病因復雜,患病后患者的腎功能出現障礙,出現水電解質和酸堿失衡,嚴重時可影響患者生命安全,該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中多發,不僅對患者本身是一種折磨,也給家庭帶來較大的經濟負擔。血液透析是治療慢性腎衰的必要手段,通過血液透析替代腎臟的工作,其工作原理是將體內血液引流至體外,經由透析機器將血液進行彌散、超濾、吸附,幫助血液代謝廢物,維持體內酸堿平衡,借助儀器緩解病情。血液透析可幫助患者恢復部分腎功能,維持身體健康水平,然而作為有創治療其并發癥也較為多見,其中心律失常是最易出現的問題,若不能及時治療,將給患者帶來更大的痛苦,威脅其生命安全。因此血液透析治療過程中應格外注意,除了密切觀察心臟,還應注意患者顱內壓,避免患者出現率內出血問題。
本文通過對80位患者的觀察與分析發現,心律失常是血液透析的常見問題,而造成這種現象的誘因大概有以下幾種:(1)患者自身病程較長,肌體內分泌失調,在長期的血液透析中體內尿素氮、血肌酐等因子長期聚集,已經出現酸中毒情況,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了患者的心肌,進而造成了心律失常;(2)患者患有其他并發癥或基礎性疾病,39位出現心律失常的患者中基本都患有一個及以上基礎性疾病,包括高血壓、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臟病等,這些基礎性疾病導致患者免疫力下降,影響了心臟跳動頻次;(3)血液透析過程中很多客觀因素也會影響患者心律問題,譬如透析不充分、患者肌體代謝物潴留等;(4)患者多為中老年人,身體狀況大不如前,且因慢性腎衰竭的折磨,身體素質每況愈下,患者在長期治療中,耐受力降低,心情不佳都會引起心律失常問題;(5)血鉀濃度與心律失常呈正相關,當血鉀濃度增加,心律失常的幾率就隨之增加,當血鉀濃度下降,心律失常的發病頻次也隨之下降,因此,控制血鉀濃度也是重要的防控措施。在本次實驗中,80名患者共有39名出現心律失常問題,患病比例較大,部分患者對心律問題沒有明顯的自覺感受,因此若不以儀器輔助難以及時檢測。
根據本次實驗研究發現,在慢性腎衰竭病人血液透析過程中極易出現心律失常問題,必須對患者進行有效防控,引導患者積極配合治療,主動溝通與咨詢才能降低心律失常的發生,未來在血液透析治療中,醫護人員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1)出具有針對性的護理工作流程,針對每一名患者自身情況的差異制定護理措施,幫助患者改善心肌營養和供血情況,可在科室中成立護理管理小組,由一名護士長和兩名護士擔任,使每名患者都有具體的護理人員;(2)患者在透析過程中,要密切關注患者各項指標的變化,除了基礎的血壓、心律、脈搏檢測,還應針對室性早搏、室上性心動過速等問題采取必要的監控措施,一旦發現心律起伏變化過大,及時給予藥物治療,譬如奎尼丁、西地蘭等;(3)為患者制定飲食、運動、體重控制計劃,很多中老年患者的體質本身已經退化,為保證治療效果必須加強鍛煉提高身體素質,同時要注意飲食清淡,很多患者因長期患病郁郁寡歡,情緒郁結,醫護人員應主動開導,加強與患者及家屬的溝通,鼓勵患者以堅強勇敢的態度面對生活,用詼諧幽默的語言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4)按照患者慢性腎衰竭的發病情況制定個性化的透析計劃,包括血流量、肝素量、透析液量、透析方式等,從碎片化與細節化的內容上調整患者的血液透析過程,將心律失常的幾率控制到最小,提高血液透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5)儀器設備的護理,血液透析需借助血液透析機、水處理系統、透析器等工具,要定期檢查并養護設備,出現故障苗頭及時送檢,避免因儀器設備問題影響血液透析質量。
綜上,慢性腎病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時極易出現心律失常問題,這與患者本身身體素質、醫生治療手段、血液透析操作、護理質量、血鉀濃度息息相關,在治療中醫護人員應先了解患者的綜合情況,重視患者之間的個體差異性,為其制定個性化護理計劃,從方方面面對心律失常問題進行防控。有效控制心律失常不僅能幫助患者節省治療費用,還能緩解患者痛苦,是醫護人員的必要選擇。
參考文獻
[1] 李茂強.25例慢性腎衰血液透析并心律失常的臨床治療分析[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3(12):457-458.
[2] 許 ? 可.慢性腎衰患者血液透析并發心律失常的臨床治療探討[J].中國實用醫藥,2013(02):57-58.
[3] 栗 ? 婷.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并心律失常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8(01):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