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往線上教學主要在成人的社會教育、大學高校的部分課程中廣泛使用,當線上教學與較為低齡的初中生相遇,尤其面向年級全體九年級畢業班進行集中的線上復習課時,面臨的挑戰更大。傳統復習課存在的知識點多、學生缺乏積極性、教學手段單一等問題,線上復習課教學中一樣面臨,甚至集中的線上復習課還面臨著受眾更廣、時間更短、課堂交互性更差的問題。寒假廣泛開展的線上教學中,我們在復習課中應該注意微視頻的制造、教學中的翻轉靈活以及對比線下教室教學中,需要關注線上教學中的實效性。
關鍵詞:線上教育;歷史復習課;微視頻
線上教育一般指遠程在線教育,是指通過互聯網、移動設備等傳播媒體實施教學的教育形式。線上教育是應用大數據和當代智能技術,能突破傳統教育資源在空間、地區和教師方面的不平衡。在線教育將優質教育資源跨越時空結合在一起然后進行傳播,也有利于教育公平問題的改善,同時,在線教育的科學元素改變傳統教育的滯后性,使教育也做到了與時俱進。雖然線上教育好處很多,但操作起來問題也不少。傳統看法中認為線上教育使學生對網絡過度依賴,嚴重脫離師生與課堂。由于不是面對面教學,老師和同學之間的互動也就自然而然地減少了。老師并不能夠直觀地了解到學生的學習進度與學習狀態,學生也往往會因為老師并不能夠看到自己的學習狀態而自然而然地松懈下來,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大大降低。另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疑問可能不能及時地得到解決,也會打擊孩子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以往線上教學主要在成人的社會教育、大學高校的部分課程中廣泛使用,當線上教學與較為低齡的初中生相遇,尤其面向年級全體九年級畢業班進行集中的線上復習課時,面臨的挑戰更大。初中生群體面對網絡誘惑的自覺性相較成年人更低,但畢業班線上復習課比一般的社會教育學業要求更高、學業壓力更大。傳統復習課存在的知識點多、學生缺乏積極性、教學手段單一等問題,線上復習課教學中一樣面臨,甚至集中的線上復習課還面臨著受眾更廣、時間更短、課堂交互性更差的問題。由于技術手段有限,一節全年級的線上復習課往往會上成單一的視頻課。單純的提前錄好視屏,到點播放視頻的教學方式,往往存在沒有老師、沒有互動、沒有生成、缺乏反饋的問題,教學的完整性被切割、實效性更是被質疑。
一、 注重:線上教學中的微視頻
線上教學不等于微視頻,但集中的線上復習課中微視頻的效率較高、失誤率較低,所以微視頻往往成為線上教學的基礎授課方式。做好微視頻在線上教學中是至關重要的,而復習課的微視頻中我們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一)教學環境、學生情況
線上復習課的教學環境與傳統的班級授課復習不同,要更加考慮學生的需求和參與度。在以往教室授課“面對面”的語境中,學生的表情、行為動作,教師可以當場觀察到,并通過點名、提問、停頓等方法來干預,從而實現對學生注意力、關注點的調整。線上教學允許多個場景并存,學生行為不可觀察,教學具有移動性、隨意性的特點。任何一次屏幕的切換,都是大腦信息的一次重組,需要持續專注,這對很多缺乏意志力的孩子更是一種挑戰。在制作微視頻的過程中應該注意視頻容量不宜太大、節奏要適合中等同學不宜過快、且充分考慮學生參與度和積極性。
(二)教學資源、教學手段
相較傳統班級授課,線上教學的資源更多、呈現更加清晰、切換效率更高。當中視頻、文字、圖片都能高效清晰呈現,白板框架、思維導圖、材料解析、視頻提問等手段多樣。但傳統授課中教師作為重要的教學資源,在線上教學中則被“隱形”。教師的功能被弱化,失去了對學生的管理教育,成為了單一的視頻制作者和播放者,教育也失去了原有的溫度,師生之間傳統的互動被打破。要突出教師在完整的線上教學的價值,通??梢詫⑽⒁曨l與多種教學平臺、教學手段相結合。一般來說,教師可以將制作好的微課上傳至班級QQ群、釘釘平臺,根據教學方案,制定學習任務或在線測試,學生在網絡平臺自主學習,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對自主學習過程中的疑難問題在線上向老師提問,教師可安排實時討論或非實時討論,針對學生的疑惑進行線上答疑。課前教師收集整理線上教學中學生討論的相關問題,將這些問題整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學生觀看微視頻后可以自行解決的,一部分是學生無法自行解決的,在后續的教學中進行歸納總結。
(三)教學實施、教學過程
首先微視頻授課在語言上要盡量精簡,長篇累牘和語言累贅會分散學生注意力,在學習中抓不到重點。這需要主講者詳寫教案,注意語言的錘煉。其次因為視頻信息的復雜、多樣,
在重點信息如知識點和問題的呈現方式上,要注意可視化,避免單一的語言描述。最后,在歷史復習課中離不開的時空意識、知識體系建構在微視頻中同樣需要關注。例如在進行“中國古代民族關系”專題復習時,可以利用猜地圖——地圖排序——地圖方位上梳理史實來進行。例如在進行“中國近代艱難曲折探索”的專題復習時,可以通過時間軸——主題分類——梳理史實來進行。例如在進行“兩次工業革命”專題復習中可以結合世界地圖提問——發現問題——對比兩次工業革命來進行。視頻學習中知識點零散化、學習注意力分散性的特點,讓我們需要通過邊復習邊建構知識體系,尤其在通史復習中非常有效。視頻復習課中建構知識體系應避免方式的重復性,可以采用老師示范建構——學生根據要求嘗試建構相結合的方式。同樣注意知識結構不等于知識點的堆砌,通過挖掘知識結構中知識點前后關系、時空聯系、可以激發深層問題探究,進行在線深度學習。
二、 聚焦:線上教學中的翻轉性
教學本質上是師生的互動交往過程,學生能否正確有效地參與其中,就成了教學成功與否的重要前提,線上教學由于場所和時間限制,互動性較差,教學中教師無法直接觀察學生,甚至在反饋環節滯后延遲。
(一)制造線上“吸睛點”
有效激發學生線上學習動機很重要。線上學習動機是指推動學生線上學習的內在推動力,它是線上學習成功的重要因素。制作教學的“吸睛點”除了傳統班級授課中使用的方式外還可以利用“游戲化”元素。無論時線上較為豐富的教學游戲App資源,還有一些線上平臺自帶的游戲程序,都可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挑戰性,也增強線上教學的互動性。例如在復習課中可以通過問答闖關的小游戲來復習回憶一些零碎、基礎且簡單的知識點。但這些需要基于教師自身先去對廣泛的游戲資源進行選擇,并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和目標有選擇的使用。當今流行的“彈幕”元素也可以在線上教學中得以利用。例如在“觀看某段視頻,發現什么問題”“觀看某段視頻,發表你的看法”等環節,可以通過線上教學中信息手段設置彈幕,激發學生參與性、積極性,同時也是寶貴的課堂生成資源。
(二)瑣碎問題探究化、共享化
線上教學因為信息量大,資源豐富,但都以單一的視覺參與呈現在屏幕前,很容易學生的問題意識。單一瑣碎的問題呈現容易讓線上教學變成老師一個人的自問自答。我們要利用線上教育靈活、多變、快速的特點,創設學習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線上學習的濃厚興趣。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創設問題情境——設置問題探究——學生自主思考、拍攝視頻或音頻——發布成果、共享分析,通過以上環節可以增強學生的展示欲望,從而延伸了線上教學中問題空間。
(三)課后反饋速度快、體驗性強
跟傳統的在班教學比起來,線上學習的反饋比較延遲甚至被忽略。課后反饋是檢驗學習掌握的重要環節,線上教學的課后反饋要動態及時、具體精準、重點突出,否則會加重學生的焦慮茫然和無所適從。傳統的拍照批改在線上教學中效率低、速度慢,且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不高。在線上評價的方式方法中可以采用多種手段,例如運用大數據手段進行問卷設置——分享二維碼——學生掃描二維碼即刻作答——提交后立即的成績反饋、趣味排名和題目解析。這種反饋方式學生的體驗性強、參與度高。反饋方式中老師也可以在傳統的拍照批改中增加對學生進行個性化評價,讓線上學習充滿慈愛與溫情。
三、 思考:線上教學中的實效性
線上教學一直為人詬病的還有一點就是因為教學力度有限,教學效果往往不讓人滿意。發生在畢業班線上復習課這一點必須重視,并通過課前預熱——課上集中——課后鞏固三個環節去完善整個教學過程,高度關注學生的反饋來加強線上教學的力度。
(一)課前、課后“一條龍”
完整的教學流程中預習是必要且重要的,復習課尤其如此。一般可以通過制作復習的知識框架、問卷調查、問題探究等,布置相關的課前預習工作。這樣一方面起到有效銜接微視頻、解決視頻課無材料的問題,增強線上復習課的實效性。課后作業是正常教學重要的環節,線上教學也需要。上述提到了以下課后反饋中快速、高效的方法,其實課后作業形式多種多樣,紙質作業比較適用于重要且難度內容的鞏固,保存性更強,題目錯誤率會較高。紙質作業在線上教學中往往需要配合老師的批改后統計,才能有針對地進行講解答疑。調查問卷形式的作業比較適用于簡單且不需要大面積閱讀的題目、在數據統計上可以節省人力,但題目不易保存。線上教學中學生在作業完成質量、訂正、錯題消化上存在很大漏洞,相較學校里老師精心批改,甚至二批,力度減輕很大。因此階段性作業中可以布置錯題練習的檢測來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
(二)學生問題集中化、可視化、交互化
任何教學中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是互不可分的,學生的問題是教學中非常寶貴的生成資源,既是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對教學的補充。線上教學中,因為教學場所的分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疑問往往不能及時得到解決,這將嚴重影響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集中線上教學除了個性化的解答,也可以采用集中線上答疑的形式來進行。老師可以提前制作講解視頻進行發布,也可以利用釘釘等平臺進行在線講解,針對所學在線提問、在線答疑。以上方式既可以高效答疑,也可以成為增強線上教學力度的有效方式。同時改變單一視頻上課的機械、冰冷,將教師個性化的補償、與師生、生生語言上的交流結合起來,體現線上復習課的力度與溫度。
參考文獻:
[1]任吉君,于忠海.基于師生交往的課堂沉默及其喚醒研究[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7.
作者簡介:田萌華,江蘇省常州市,常州市正衡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