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游戲教學是通過游戲方式提高教學效率,降低教學的難度,使學生能夠順利完成學習任務。游戲教學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符合學生這個年齡階段學習的特點。但是游戲教學中存在游戲目標不明確、界定不清楚、學生參與度不高和游戲內容單一等導致教學活動成為學生游戲的課堂。對此,本文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分析從教學情境的創設、游戲不能脫離教材和加強游戲教學的監管等方面解決提出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英語;游戲教學;問題及策略
一、 小學英語課堂上開展游戲教學的必要性
(一)符合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特點
小學生這個年齡階段正處于形象思維時期,他們對事物充滿好奇心,他們好動和活潑,不喜歡抽象思維,其原因是理解能力較差,注意力持續時間短。小學生剛開始學習英語時由于外語本身的特點對其產生好奇心而萌生出學習英語的興趣。但是,隨著學習內容的增多和難度的加大,教師以填鴨式的教學方法為主,從而抑制了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的發揮,使他們逐漸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甚至出現厭倦的情緒。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許多小學生對英語課很反感,不愿意上課聽教師唱“獨角戲”。游戲教學注重學生“學中玩,玩中學”,通過游戲活動學習英語單詞和句子,也可以緩解學生因課堂時間長而導致身心疲勞和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也符合學生好動、好奇心的特點,能夠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增加他們的思維能力。小學生的英語開展游戲教學不僅與學生的年齡特點相符,而且與他們語言運用水平相符,這樣使他們在游戲中能夠體會到學習英語的樂趣。
(二)適應新課改的要求
新課改更加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的知識與技能、情感與價值和過程與方法的培養,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游戲教學是教學與游戲的結合,也是使英語課堂教學充滿活力和趣味性的教學方法。游戲教學要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防止游戲教學變成完全游戲的場所,防止游戲教學偏離教學的方向和計劃。游戲與教學相結合使英語教學內容用具體的行為和畫面體現出來,使英語知識表達得更直觀、更形象,最終能夠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在游戲教學中,一些游戲需要在教師正確引導下學生操作完成,這種英語游戲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協作意識。總之,小學英語游戲教學既要注重方法,又要結合學生的特點,將二者有效地結合起來提高教學效率。
(三)能提高小學英語教學的實效性
小學英語教學是一門語言教學,它不像物理、化學、語文等課程那樣內容豐富,在課堂上學生可用課外小知識豐富教學內容,具有很強的實用性。英語是一門外國語言,不同于本土語言,在中文環境中學習外語確實很難學好,而且小學階段英語學習的主要內容主要是單詞、句子和短語等,這些需要學生反復的記憶、讀寫和聽說,機械性記憶的內容較多,這容易使學生遺忘,學習也很枯燥。新課改要求小學英語教學不僅僅要學習這門語言,而且在教學中要介紹英語國家的文化,選取一些有趣的異國文化知識,開拓學生的文化視野。因此,游戲教學就是通過游戲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彌補傳統英語教學中的不足之處。
二、 小學英語游戲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英語“游戲”教學界定不清晰
游戲的主要特征就是競爭性和挑戰性,這兩個特征貫穿于整個游戲的全過程,不僅使學生體會到游戲的趣味性,而且在游戲中學會競爭與合作的技巧。游戲的結果要么輸要么贏,這是無法逃避的兩個選擇,而且游戲有一定的規則,用這個規定約束學生進行游戲活動。新教材中,許多新的知識都是在教師的語言、動作和表情作用下呈現出來的,教師將這幾點通過設計有效結合起來,但容易錯誤地認為教學活動就是游戲活動,活動中缺少挑戰性、規則性、合作性和不可預測性的特征。英語游戲教學活動將正常的教學互動和教師簡單的問答作為游戲教學活動是不科學的做法,容易將游戲教學的界定弄得模糊不清和理解不透。
(二)游戲教學目標定位不準確
游戲是英語課堂教學的一種輔助方式,不是教學最終的目的。但是一些教師對其理解不夠,往往以營造氣氛做游戲,以消除疲勞做游戲,以提高學生興趣做游戲,根本沒有將游戲與知識有效地結合起來,甚至出現游戲教學成了純粹的“游戲”活動。在英語教學課堂上出現學生說笑吵鬧的情境,但是應該清楚游戲教學是為語言教學服務的,其目的是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同時教師應該知道游戲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很多問題難以預料,這就要求教師要能夠應對各種突發事件。但是教師自身素質不高,教學目標不明確,使得游戲教學脫離教材,脫離實際,只追求熱鬧而沒有達到幫助學生學習知識的目的,只記住了游戲,而沒有記住游戲表達的意思。
還有,游戲教學定位不準確是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不夠了解,忽視了學生語言水平,而且游戲難度設計過高或者過低,導致游戲教學效果不明顯。
(三)游戲素材單一陳舊
游戲教學除了游戲與教材的緊密結合之外,還要使用到其他課程資源,例如報刊、實物、視頻、圖片和音頻等各種能夠對小學英語教學有幫助的資源。廣大農村小學的英語課程資源較少,硬件設施不達標,就算教師在課堂上引進網絡先進的學習資料,但是由于學校多媒體教室沒有建成,這些資料無法運用。教師沒有課外教學資源,學生的參與性較低,從而使游戲教學傳授知識的作用無法發揮。此外,部分教師的專業素養不高,教學態度不嚴謹,游戲形式主義較嚴重,缺乏游戲的開發與運用,導致英語游戲教學形式的單一和內容的重復。其實,游戲教學著重在于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教師也需要創新精神,例如一位老教師在英語單詞的教學中手里拿著香蕉、蘋果,大聲朗讀英語單詞“banana”“apple”,學生看著老師手中的水果和聽到老師的讀聲也大聲跟讀“banana”“apple”,雖然這個游戲能夠練習單詞,但是缺乏趣味性,長此以往會導致學生厭倦心理的產生。所以,游戲素材的單一陳舊,再加上教學方法的落后必然導致學生學習效率的低下。
(四)學生參與度不高,優生常是主角
游戲教學不僅需要學生主動參與,而且教師要積極引導,實現師生互動。部分教師認為游戲教學中學生快樂就是游戲教學成功的表現,這個想法不正確。教師是游戲教學的組織者,他們不能積極地參與游戲教學活動中,那么這個游戲教學注定是失敗的。在設計游戲教學內容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性格是否能夠積極開展游戲活動。在英語游戲教學中部分教師旁觀而不參與其中,也不進行游戲評價,游戲完成后教學活動也隨之停止。這樣的參與方式使學生對教師有種神圣感和敬畏感,從而對游戲也產生一種抵制心理。學生參與游戲活動的積極性較差,其主要原因是游戲的主角常常被好學生占據,但是整個班級中好學生只是占據很小部分。部分教師為了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讓好學生參與游戲教學,其他學生旁觀,長此以往這些中差學生失去了游戲教學的興趣。
三、 小學英語教學中游戲教學的策略
(一)了解和研究學生
教師要了解和研究學生,必須做好幾點:一是換位思考。教師以學生的視角設計教學方案和組織學生進行游戲。教師在教學內容中添加游戲內容時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出符合學生身心特點的各種游戲,讓學生在不同的游戲中快樂地學習英語;二是認識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每個學生都有其獨一無二的性格特點。因此,教師在英語游戲教學中要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根據個體差異設計不同的游戲內容和方式,以滿足每個學生的需求。但是對于挑戰性較高的游戲的設計不能考慮到每個學生的差異,因為有難度的游戲可允許一部分學生退出游戲活動而選擇別的游戲角色,例如賣貨的游戲教學中,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可扮演售貨員,表達能力較弱的學生可扮演客戶等,看售貨員如何向客戶出售更多的產品與服務。游戲活動的主要目的是學生在游戲中反復使用常用的英語詞句,游戲要求參與者有一定的英語水平。
(二)游戲設計應以教材為中心
小學英語游戲教學設計要以教學內容為依據:
小學英語游戲教學設計要根據教學內容進行設計:一是游戲符合教學特點。不管哪種游戲都要考慮小學生的心智和特點,這樣的游戲內容適合他們的年齡特點。因此,游戲教學的設計和使用應該從字母教學和單詞教學開始,對字母和單詞進行反復的練習。運用生活生產中經常出現的一些行為動作進行表達;二是根據教學內容設計不同的游戲。小學英語教學活動的內容分為新課教學、復習課程和課外練習等。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設計選取各種游戲,例如教師可設計識字游戲、朗讀游戲、寫作游戲等,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創設情境策略
小學英語游戲教學設計要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包括實物情境、運用現代化設備情境和地點情境,這些情境的創設有助于游戲教學的順利進行。下面對每種情境進行簡單的分析:一是實物情境的創設。它能使英語教學課堂活動更加直觀化、趣味化和生動化,它不僅符合了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也體現了教學的直觀性原則,熟練地開展實物情境教學使學生容易進入課堂的學習氣氛中;二是運用現代化設備情境。多媒體教學技術包括聲音、動畫、圖片等內容,這些內容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如果用卡通或者動漫能體現出來,能夠使游戲的吸引力更大。例如,教師播放一些學生愛聽的、歡快的英語歌曲,使學生興趣高漲,情感更加豐富,有助于教學任務的完成;三是地點情境。教師可帶學生到所學相關詞匯對應的大自然實物中去,尋找單詞對應的實物,例如去動物園、植物園和游樂園等尋找書本上有的植物、動物和玩具,教師讓學生記住動植物的英語名字,也有助于教育學生保護動植物的意識。
(四)課后拓展策略
教師要鼓勵學生開展課后拓展練習策略,主要體現在:一是英語在生活中簡單地運用。教師要鼓勵學生在生活中運用已經學過的英語單詞和詞匯,比如使用英語與學生之間開展交流,起到提高英語口語和記住英語單詞的效果;二是組織英語競賽。在全校或者年級或者班級中舉辦各種英語比賽活動,讓學生在競賽中展現自己的英語水平,對英語競賽表現好的學生進行獎勵以促進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作者簡介:
余紅兵,甘肅省定西市,甘肅省渭源縣第二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