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芳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具有豐富的思想情感,而情感是小學生認知和表達的心理基礎,所以,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時進行情感教學是十分重要的。目前,由于很多語文教師受到了應試教育的教學觀念的影響,使其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僅僅關注學生語文成績的提升,而忽略了對學生情感的培養,這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基于此,主要分析了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情感教學的重要性,并為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學提供了幾點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感教育?實施策略
在小學階段,語文作為基礎性學科,具有較強的人文性,能夠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情感表達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同時語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文學素養,新課標也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情感因素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是很重要的一項內容,老師也要根據這一特點講授語文課程,重視情感教育所發揮的作用,激發學生的情感,讓學生有正確的價值觀和情感態度,充分激勵學生的探索精神去完成學習任務,教師要將情感教育貫穿教學始終。因此,結合實際教學經驗,對小學語文教學的情感教育進行以下論述。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1.以積極情感評價為主線,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小學正處于人生的啟蒙階段,由于他們的年齡較小,缺乏實際經驗,對社會上的事物缺乏分辨能力沒,同時他們對一些活動都充滿了好奇心,具有較強的探索精神,喜歡探索這個世界上一切未知的東西,而且他們也非常在意外界對他們的評價。因此,教師的語言表達對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以身作則,給學生起帶頭作用,同時,對于學生的一些表現,要給予積極肯定的評價,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正能量。教師的夸贊和肯定是孩子心中力量的源泉,他們會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得到老師的認可,這種正面、積極的情感引導,對于學生來說是很有幫助的,讓學生的心情得到放松的同時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信心,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在情感教育實施的過程中,有利于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通常,講臺上與講臺下的師生關系是嚴肅的,讓學生對老師產生一種敬畏感,而情感教育中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恰恰改善了這一點,能夠打破原有的不平等的師生間關系,讓學生面對老師時能夠更加輕松,可以提高課堂活躍度,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習效率,讓學生更熱愛學習。
2.開展情感教育,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態度。處于低年齡階段的小學生的心智發育并不成熟,有限的認知使他們并不能完全地控制自己的情感,這就意味著一些困難或者磨難來臨時,他們往往會容易害怕失敗,容易退縮,缺乏不斷向上的動力。這也就體現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要讓學生學會對自身情感進行控制。語文教學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讓學生了解外面五光十色的世界,陶冶情操的同時提升他們明辨是非的能力。小學生的情感世界比較單純,容易聽從外界的聲音影響自身的行為,情感教育的另一個目的就是凈化學生的心靈,在保持一顆童心的基礎上,擁有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也可以感受到語文的魅力,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不斷豐富自己的情感體驗。
3.以情感教育為切入點,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觀念和思維能力。在一個人的生活和發展過程中,審美是一個不可缺少的因素,而培養審美觀念的重要時期就是在小學階段,這個階段的人的心智已經有所成熟,但對整體世界還是保持未知的態度,在這個重要階段情感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小學的語文課本內容是文字與圖案并存的,體現了小學生豐富多彩的生活世界,文章內容有表達強烈的思想感情,這些都影響著學生的審美觀念和思維能力。經過深刻學習之后,能夠理解人物所要表達的情感,學生在理解這些情感后,能夠融入到自己的內心當中,豐富學生的感情世界,也能夠促進學生全方位的發展。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學的策略
對于小學語文教學,教師應不斷更新教學方法,摒棄傳統守舊的教學方式,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多與學生交流,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更加熱愛語文的學習。從一些實際的課堂調查中,我們發現,語文課本內容對課堂氛圍有很大的影響,同時也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這就需要老師通過情感教育來改變這種現狀,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
1.加強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的年紀較小,學習能力較弱,因此,小學生的語文學習需要教師的有效引導。因此,想要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綜合水平,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注重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的互動,并在互動過程中拓展語文學習內容。例如,教師在講解語文知識時,應該在講解之后為學生設置一個談論的環節,這種自由式的討論有利于激發學生對于語文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適時地融入其中,與學生進行交流和討論。在交流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對語文知識有著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教師,建立起師生情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情感教學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好的學習語文知識,還能夠讓學生的情感得到有效的升華。
2.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情感。情感的橋梁在人與人之間是十分重要的,其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實施情感教學,以引起學生在情感上的共鳴,以促進學生能夠對于語文知識的理解。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讓學生參與到其對知識進行分析的過程中,同時,教師要注重對其情感的表現進行關注,這樣也能夠對學生情感上產生一定的慰藉作用,進而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
3.在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根據教育改革的要求,教師應該注重將學生置于教學的主體位置,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一個可以自由想象的空間,并在情感教學過程中,注重與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這有利于確保學生的學習思維與老師同步。例如,在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述一個熱點問題,并讓學生自由地表達自身的看法,這能夠讓學生充分地表達內心的情感,還有助于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學,有助于解放學生的思想,豐富學生自身的情感,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據上文所述,語文教學不僅包含了有關語文知識的內容,還含有較多的人文素養。因此,要想將小學語文教學中所蘊含的情感充分地展現出來,想要提升學生的知識水平以及個人素養,語文教師應該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確立正確的價值觀、情感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學,不僅能夠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語文學習氛圍,還能夠及時地幫學生化解其在學習過程中的不良情緒,同時有助于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讓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提升自身的情感以及綜合素質水平。
參考文獻:
[1]葉小意.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7,(19):250.
[2]宋軍麗.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策略[J].新課程研究,2017,(07):184.
[3]李意平.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6,(13):112.
[4]趙春鳳.芻議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策略[J].赤子,2016,(12):198.
[5]肖麗榮.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7,(11):59.
[6]張利紅.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策略芻議[J].課程教育研究,2015,(0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