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紀業
【摘要】據了解,目前我國研究英語高效課堂建設的文獻種類已經有很多,且相關教育工作者也將具體的方法策略應用在實踐教學中,這也充分表明了我國教育機構對英語高效課堂構建研究的重視和肯定。尤其是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模式受新式教育的影響已經發生了全新的轉變,教師的教學模式也應更具國際化標準。因此,就如何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效率問題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小學英語 高效課堂 策略 重要性
實踐證明,學生課堂效率的高低與教師授課模式有著密切的聯系,這主要是因為高效率的課堂不僅可以大幅度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還能啟發學生進行自我總結、獨立思考,以此就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具體來說,教師的教學模式和教育理念要始終保持創新性和有效性,才能使學生切身感受到英語課堂的魅力和樂趣,才更能發揮教師的教學作用。所以說,構建高效英語課堂就成為目前我國小學教師的首要任務之一。
一、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發展現狀
(一)教學體制不夠創新
小學英語可能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和教育理念的束縛,很多教師的課堂設計都缺乏一定的創新性,也就是說不少小學教育院校還是采用傳統的教學體制展開相應的教學活動,從而導致學生產生一定的厭學心理,并對英語知識內容沒有太大的研究興趣,這不僅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對構建新式英語課堂也產生了不利影響。另外,不少教師為了提前后期的復習進程,往往省略英語教材課后要求的情景學習環節,而是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把知識內容灌輸到學生的腦海中,不充分考慮學生的想法觀點,也就是說教師不能根據學生的發展特點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也沒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而是始終主導著學生的思維走向,以便于及時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在這樣長時間的影響下,體制落后的弊端會僵化學生的創新思維,限制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發展范疇。所以,怎樣提高我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仍是具有一定的挑戰性。
(二)學生思想有待轉變
通過觀察小學生在英語課堂中的表現,我們發現學生對老師提出的問題不感興趣,基本是處于一種被動的學習狀態。具體來說,當教師在傳授新的英語語法時,很多學生不能在課堂上就教師提出的問題做出準確回應,反而要占用大量的課后時間與研究課堂本應解決的問題,這就說明了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并不高,教師的教學理念要需要進一步轉變。而學生的主觀學習能力弱,再加上教師的教學設計不夠創新。因此,就嚴重阻礙了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建設進程,從側面也表明了學生與教師沒有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絕大多是教師主導著學生,而不是學生作用于教師。所以,在這里教師不僅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要轉變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觀點,要讓他們意識到提高自身的英語水平是件意義重大的事情。
二、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
(一)創新授課形式,轉變教學理念
通過對小學英語教材知識章節的分析,我們發現很多內容是在培養學生的英語素養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從側面也說明了小學英語承接著起始教育的作用,它既囊括了學生學前教育階段的內容,還滲透著先進的國際化英語教學思想。因此,我們要重視小學英語課堂的建設工作。例如,小學三年級第一單元的《Lets talk》,該章節主要通過一系列介紹性用語以及打招呼的方式,讓學生在模仿、學習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以便達到交流自然的學習狀態。基于以上知識內容的要求,教師應跳出傳統授課范疇,提出創新性的課堂教學模式。首先,教師可以將我們日常使用的打招呼用語一一羅列出來,教師為了減低學習難度可以先要求學生說出漢語意思,然后根據中文釋義統一進行英語翻譯。其次,在翻譯的過程中,學生會產生不同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耐心講其中的重難點問題,并通過對問候用語的練習強化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思維,使學生清晰把握每一章節的關鍵知識點。最后,為了激發學生的創新潛力,教師在黑板上提出一種問候用語并邀請學生用不同方式進行回應,使其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構建英語知識體系,梳理知識脈絡,兩者同時進行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課堂效率。
(二)設置情境化環節,激發學生自我表現力
從教育角度來說,學生自我學習能力其實遠遠高于教師的帶動作用,也就是說只有在主動意識的督促下,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作用。而我們通過對小學英語課堂的觀察也總結出,學生注意力很容易被外界事物影響并被某些新鮮事物所吸引。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個性特征創建情景教學環節,打造符合學生的個性需求的英語課堂氛圍。例如,小學英語教材《Whats that》這一內容,翻譯成中文就是詢問那是什么,類似于主題對話形式的內容,而選取這樣的知識章節不僅為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還為教師利用情境化教學模式提供了恰當教學平臺,目的是通過生動形象的授課方法,將學生的想法融入到實際教學過程中,以此來激發學生自我表現能力。一方面,教師將對答內容設定的人物角色進行合理分配,并進行統一交流表達,而學生也在別出新意的學習氛圍中逐漸了解到對話內容所要表達的主題思想和故事情節。另一方面,教師在豐富學生課堂內容的同時,也要繼續推動了小學英語高校課堂建設工作的進程,這樣才能建立完善英語教育體系,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三、開展實踐教學活動,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學生對英語單詞積累運用是開展英語實踐教學的基礎,也就說單純的課堂講解并不能真正提高學生對認識深度解析能力,還需要利用實踐教學法才能進一步鞏固學生對重難點的掌握。因此,學校為了更好地配合教師工作,可以舉辦英語實踐活動,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參加英語活動來鍛煉自己的口語表達水平。例如,小學英語五年級教材第二單元的主題是《Lets find out》,這樣的標題就很適用于實踐教學法。在這一章節中會涉及到大量名詞類的單詞,學生通過對名詞的翻譯可以從中了解相關的語法知識,還能跟據圖片信息主動進行對話表演,從而提高自己的英語寫作能力。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適當進行一些英語閱讀比賽,并鼓勵學生投入到學習實踐中,讓他們獨立完成英語課后習題,鍛煉他們對問題的思考能力,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另外,還有一點需要我們強調的是,學生對外交流的問題。由于學生基本都在校園范圍內活動,沒有專業化的英語交流氛圍。因此,英語翻譯類的考試內容就成為學生最頭疼的問題。這時,學校就可以組織教師進行對外學習交流,然后結合本校教學特色營造更具有國際化的英語課堂氛圍。所以,小學英語教育不僅僅是教師的工作,還需要集中各方面的力量,這樣才能真正提高我國小學生的英語水平和口語表達能力。
縱觀整個小學教育周期,以提高每一節英語課堂的學習效率來推進英語教學工作,不僅大面積提高了整體學生的英語水平和口語表達能力,還緩解了學生在英語課中所產生的壓力,有效避免了形式化的學習現象。這樣,我國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建設工作,就能在有利的條件下順利展開。
參考文獻:
[1]劉敏.基于核心素養下小學英語高效課堂教學的探討[J].中華少年,2019,(13).
[2]張允淑.核心素養下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構建思考[J].科學咨詢,2019,(04).
[3]王倩.探究新形勢下小學英語特色教學合理開展[J].好家長,2015,(42).
[4]喬菁玲.核心素養下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構建研究[J].文理導航,2019,(06).
[5]沈慧.小學英語創新教育的滲透[J].小學生作文輔導,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