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庭棟
摘 要:文章分析“互聯網+”和教學的深度融合,探討“互聯網+”時代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策略,指出要從使用互聯網構建在線平臺、基于“互聯網+”對教學資源進行融合、對信息技術課程資源進行全面開發、提升學生判斷和識別信息的能力等方面,提升“互聯網+”時代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效果,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資源;計算能力;信息意識
中圖分類號:G633.67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15-0046-02
信息技術是新時期人們必須掌握的專業技能之一,在人們的學習、生活以及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當前,如何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進行創新和改進,不斷提升教學時效性已迫在眉睫。因此,基于“互聯網+”時代,教師要對信息技術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改進與調整,進而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
一、“互聯網+”和教學的深度融合
信息時代,人們的學習方式以及思考形式需要進行更多的改進,將“互聯網+”優勢彰顯出來。隨著大數據技術的發展,人們對網絡信息的感知力不斷提升,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信息的價值。而“互聯網+”和教學的深度融合,對于教學質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新時期下的學生只有具備一定的信息意識,主動對各種信息進行獲取和判斷,才能獲取更多有價值的信息內容。教師要建設信息資源庫,充分借助慕課、微課、翻轉課堂等不同的教學形式,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進行創新,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計算能力和數字化敏感度等,不斷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和核心素養。
二、“互聯網+”時代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策略
1.使用互聯網構建在線平臺
在“互聯網+”時代,學校要將網絡優勢全部展現出來,針對信息技術網站進行合理開發和設計,并有效借助微信、QQ以及微博等不同網絡平臺開展各種活動。基于“互聯網+”時代開展信息技術教學,需要教師轉變分數第一的思想觀念,在實際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結合素質教育理念進行教學。教師還要為學生創建在線測試系統,使得學生完成不同章節的學習后,可以隨時隨地登錄,在平臺上完成在線測試。在線測試系統對學生的測試結果進行分析和研究后,將結果反饋給教師,讓教師作為參考依據,從而彌補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點。借助這種形式,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成績和學習效率。因此,信息技術教師要充分借助互聯網,為學生創建互動的網絡平臺,確保學生能夠實現線上與線下的溝通和互動。信息技術教師還要在課堂上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強化師生之間的互動,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并針對學生存在的各種疑問進行全面解答和處理,進而不斷提升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實效性。
2.基于“互聯網+”對教學資源進行融合
“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教師要充分借助網絡優勢進行教學。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使用先進的多媒體設備對教學內容進行總結,有效整合資源,將“互聯網+”的價值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第一,教師要善于對先進技術進行挖掘和分析,在原有的教學資源基礎上進行整合和分析,以利于實際教學內容的挖掘。第二,教師要使用“互聯網+”模式,對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內容進行深入挖掘,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給予學生積極的鼓勵和教導,使學生可以獲得更多的知識。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強化師生之間的互動,針對知識內容共同研究和分析,將課堂的主動權真正交給學生,引導學生進行充分挖掘和分析,從而不斷提升信息技術教學的時效性。例如,教學信息技術基礎中的“文件下載”這一內容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從網絡上尋找相關的內容,強化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認識和理解,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操作技能,并對相關知識進行分析和針對性的研究。由于小組成員之間理解和掌握知識的程度不同,通過交流和互動可以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的興趣,既能讓學生掌握更多的信息技術知識,又能提升信息技術教學的時效性。
3.對信息技術課程資源進行全面開發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價值和作用,對信息技術課程資源進行全面開發,將新型的信息技術資源有效運用到教學中。學校要利用自身的有利條件,經常組織教師參與信息技術學習和培訓活動,讓教師掌握更多的信息技術知識,掌握更多新穎的教學方法,并付諸教學實踐。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教學水平和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溝通,從學生的知識需求出發,為學生學好信息技術助力。教師還要對教學資源進行充分挖掘和開發,制作精品課件,為學生提供開放式的教學內容,實現在線教學,進而為學生隨時隨地學習提供有利的條件,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和學科素養,不斷提升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價值。
4.提升學生判斷和識別信息的能力
隨著互聯網的全面普及,很多學生都開始使用網絡進行聊天。網絡聊天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它突破了地域空間的限制,縮短了學生與他人之間的距離,能讓學生將自己的真實身份隱藏起來,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平等交流和情感傾訴的空間,而且為他們情緒的宣泄提供了渠道。所以,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高度重視此類問題,提高學生的信息判斷和識別能力,讓學生能夠分辨信息的真偽,降低和抵御不良信息的沖擊,在網絡上真正學到更多的知識。而且網絡上有很多的游戲,一些學生抵不住誘惑,陷入到游戲中無法自拔。這要求教師要做好引導工作,使學生能夠正確對待游戲、自覺抵制游戲,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并逐漸轉變為自身內在的學習動力,從而不斷提升學習效率。
三、結束語
總之,“互聯網+”時代不僅改變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變著教育和學習方式。所以,教師要及時轉變教學觀念和思想,對傳統教學手段和形式進行改進,提升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認知度,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教師還要意識到“互聯網+”的價值,將“互聯網+”的優勢應用到教學中,利用信息資源彌補教學的不足,在不斷實踐中總結經驗,拓展學生信息技術的知識面,增強學生的信息技術操作水平,進而提升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整體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王克勝.淺析“互聯網+”時代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方式的轉變[J].中小學電教,2017(12).
[2]紀元東.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策略探究[J].甘肅教育,2015(19).
[3]葉賢江.例談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策略選擇[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5(09).
[4]楊劍昆.淺談互聯網時代的信息技術教學[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9(12).
[5]楊曉鋒.基于Moodle平臺的高中信息技術有效教學策略探析[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