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莎
摘?要:情景教學法在初中語文課堂可以實現趣味化知識性的學習,在真實的情景設置中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和參與熱情。教師通過豐富的教學設計,可以讓學生在情景中做到對于語文的認知學習,同時將情景有效融合,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領會到文本之后蘊藏的人文思想,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情景教學中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思維的發展,脫離單一的講學形式的被動接受,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情景教學之中。
關鍵詞:情景教學;初中語文;教學應用;課堂教學
引言:
隨著教育理念的轉變,注重發展學生的綜合實踐應用能力,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科素養塑造學生的綜合能力的培養。而情景教學法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在教學中以豐富的教學設計,在情景中學習,達到基礎知識和情感態度價值的雙重培養。在體驗式的情景學習中構建開放性的教學課堂,以生動形象的情景設置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共鳴,深化對于內容文本的知識學習,提升教學質量。
一、音樂創設情景,激發情感共鳴
情景教學能夠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的原因在于,脫離了一味的講學教育,而是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之中。對于文本的學習不僅僅是基礎知識的強化,更是對于文本內容背后的情感思想的學習。在教學中可以利用音樂創設相應的情景教學,用音樂情景實現對于學生的情感共鳴。例如在《秋天的懷念》一節學習中,教師可以詳細介紹時代人物、故事內容,同時播放相應的音樂,鼓勵學生聯想記憶生活中的家庭親情,隨后進行課文的學習。文章貫徹始終的主題就是親情,通過親情的音樂影響學生的內在情感,激發學生的學習情緒,在學習的過程中才能更好地領悟作者對于親情的表達。在情景教學中首先做到的是對于學生的情緒培養和激發學習情緒。
二、情景教學激發學習興趣
語文情景教學中,最重要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教師可以設置情景教學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趣味化、知識性、生活化有效的結合,主動地吸引學生的探究學習,而不是基于傳統教學限制學生的思維發展。在情景中豐富學生知識技能和情感態度,立足于教材教學之中,進行相應的拓展練習,在情景中做到對于學生的導學引思,以思為用的形式。例如在《賣油翁》中,教師可以利用情景教學,通過相關的視頻為學生建立直觀的印象,通過點題進行內容的學習。抽象的文章變成了視頻教學,在生動形象的情景中,激發學生的興趣。情感共鳴和生動形象是情景教學最重要的兩個方面,便于學生在情景中更好地學習。
三、利用多媒體創設情景
隨著網絡的發展,互聯網+教育的形式受到很多人的重視。在語文教學中,依托于多媒體可以為學生創設更多豐富的情景,將機械化的教學轉化為圖片文字,視頻資料的形式,塑造多個不同的教學情景,讓學生感受到教學內容資源的豐富,提升興趣和熱情的同時,也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將抽象化的情感表達轉化為直觀可視化的情景教學,在多角度、多方面中提升學生的情感表達,豐富了課堂教學的知識性和趣味性。例如在《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節的學習中,多媒體可以將相關文章,以圖片、文字、視頻資料的形式進行展現。學生在對比教學中加深文本的理解,在多媒體創設的情景教學中,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情感的變化。
四、角色扮演,創設表演情景
在進行情景設置的過程中,將一些文章的難點和重點通過情景教學進行直觀化,方便學生的直觀認知,教師可以將課文學習塑造為情景表演的形式,學生通過角色扮演,將文章內容進行可視外顯。例如在《最后一課》的學習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將小說的主線故事、人物內心世界、環境描寫、情感主線進行剖析,讓學生進行直觀的感知理解。隨后根據教學設計,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在表演的情景中,學生對于抽象的情感有了直觀的掌握。在表演情景中,將文本和表演互相聯合,讓學生產生直觀的認知理解,把握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體會到背后蘊含的人文思想。同時教師將文本內容的知識點嵌入到表演之中,在表演情景中剖析對于文本內容的解讀,加深學生的理解。
五、利用情景營造教學氛圍
在情景教學中塑造積極良好的教學氛圍,情景教學應當注重學習的趣味性和知識性兩大特點。教師可以利用情景教學構建積極開放的教學環境氛圍,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思考和自主學習的培養,并且通過情景氛圍激發學生的參與度。在進行《孫權勸學》一節的學習中,教師可以根據學與不學的主題設置相應的辯論,鼓勵學生積極查找論據,論證學習的重要性,強化對于文本內容的理解學習。在辯論中,學生通過積極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形式進行辯論,塑造了良好的教學環境氛圍。同時教師也可以進行相應的知識拓展學習,進行深層次的內容探究,將文中的三人的對話進行對比,引申出學習對于人的重要性探究。在辯論中啟發學生的思辨精神,從而感受到文本內容中簡單而樸素的道理。通過情景教學塑造輕松的教學氛圍,以問題導學的形式,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其中。
六、結束語
情景教學法的設置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自主參與的興趣,將抽象的轉化為直觀的、可視外顯的,在生動形象的情景中激發學生的自主參與興趣,幫助學生深化對于文本的理解,強化知識學習,塑造情感價值,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升綜合能力的培養,保證教學質量和成效。
參考文獻:
[1]劉君朝. 高中作文教學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融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中學語文教學的路徑和策略研究[J]. 南北橋,2019(14):173-173.
[2]崔志均. 縣域內小學低段語文學業質量評價標準的研究--以《廣漢市小學1~2 年級語文學業質量評價方案》為例[J]. 四川教育,2019(11):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