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丁玲
摘?要:伴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人們的焦點逐漸向教育事業進行偏移。小學教育作為我國基礎教育中的一大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備受社會各界的關注。所有學科知識的學習和進步,都離不開語文這一基礎學科。如何才能提高學生在小學語文中的學習效率以及教學質量,突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地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成為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攻克的一個難題。為了貫徹新課程標準改革中的各項要求,越來越多的教學方式和手段被開發和應用,情景教學法就是眾多教學方式中的一種。本文將針對小學語文六年級情景教學法運用的意義,在小學語文六年級情景教學法存在的不足,以及情景教學法在語文教學中的具體應用展開分析。
關鍵詞:情景教學;小學語文;應用
一、小學語文六年級情景教學法運用的意義
(一)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講,天馬行空想象力豐富是小學生的一大特點。教師在進行小學六年級的語文教學時,將情景教學法運動到教學活動中,可提高小學生的想象能力。教師通過對教學內容的情景創設,能夠使學生進行想象并融入到教學活動中。在小學六年級的語文教學中運用情景教學法,不僅能夠為教學活動的展開營造良好教學氛圍,還能提高學生在想象能力上的提高,拓寬學生的思維模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活躍語文課堂的教學氣氛
教學氣氛的塑造,將對教學產生直接影響。良好的教學氣氛塑造,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學生的學習效率等。情景教學法通過對教材內容的創設,能夠將教材內容在課堂中進行呈現,對學生在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上具有促進作用。相較于傳統教學模式中沉悶乏味的教學氛圍,將情景教學法引入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中,使得語文課堂具有一個良好的教學氣氛,并且通過良好課堂教學氣氛的烘托,也能夠使學生的學習效率突飛猛進。
(三)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相較于小學中低段的學生來講,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在思維能力與認識能力方面已有所樹立,但在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一些難點,依然不能夠被及時地消化和利用。教師通過在教學活動中引入情景教學法,通過對教學內容與情景教學法的融合,能夠將教學中不易被學生所吸收的難點進行相應轉化,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為今后的學習生活奠下良好基礎。
二、小學語文六年級情景教學法存在的不足
經過對各地各學校小學六年級語文課堂教學的走訪聽課得知,隨著新課程標準改革對小學語文教學的要求,越來越多的小學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引入了情景教學法。雖然情景教學法能夠調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對學生各項學習能力的培養上都有促進作用,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情景教學法是在新課程標準改革的背景和要求下,產生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對于這種新興的教學方法,普遍存在教師經驗不足的情況。在進行情景教學時,采用的方式缺乏直觀性等,這些問題的出現都不利于教學活動的進一步開展。
三、情景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直觀教學法
無論是小學哪個階段的學生,都具有好奇、好動、想象力豐富等特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會涉及到很多自然風情內容,這些內容單靠教師的語言描述是難以表達清楚的。學生僅通過文字也無法有一個直觀的了解,嚴重影響了教學效率與學習效率。針對此類難題,教師可使用直觀教學法,對自然風情等學習內容進行情景創設,通過圖片、視頻、模型、實物、多媒體等對學生進行直觀教學。可使學生在學習這些知識內容時,更加直觀地去體會自然風情,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學習積極性[1]。例如,在進行部編版小學六年級語文《故宮博物館》一課的教學時,可借助網絡信息技術,帶領學生一起觀看故宮博物館的3D網上博物館,對要學習的內容現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將在3D網上博物館中看到的藏品與教材內容進行有機結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興趣,教學質量也會有所提升。
(二)即興表演法
在小學六年級的語文教材中,涉及到許多故事、小說題材。學生在對此類內容進行學習時,會產生濃厚的興趣,但在實際的學習中過多關注故事情節,會地字詞的運用和理解上有所忽視,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起不到任何作用。因此,教師在對故事、小說等內容進行教學時,可采用即興扮演進行情景教學。通過對故事情節的表演與復現,對課文本身會有一個更深層次的理解,有助于學習能力的進一步提高。例如,在進行部編版小學六年級語文《少年閏土》一課的學習時,通過對閏土月夜刺猹等動作和故事情節的表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有助于學生對課文內容更全面的理解。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從而推動了教學事業的變革和創新。在新課程標準改革的背景下,情景教學法在小學六年級的語文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通過在教學中應用情景教學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活躍語文課堂的教學氣氛,還能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情景教學法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形式有很多,有直觀教學法、即興表演法等。通過對情景教學法的應用和不斷改革與創新,將為學生在知識的學習中提供更多幫助。
參考文獻:
[1]樸春玉.情景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價值[J].赤峰學院學報:作文教學研究,2015(4):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