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中職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推進策略
作者簡介:肖凌峰,內蒙古大興安嶺林業學校。
中圖分類號:G63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5.201
當前社會處于發展新時期,對于中職學校育人基地來說,要順應新的時代趨勢,高度重視并適當革新思政教育工作,以此提高思政教育有效性,為社會培養復合型人才。由此可見,思政教育工作價值不言而喻,具體落實思政教育工作是當務之急。
面向中職學生傳遞思政知識,即緊緊團結在黨中央周圍,融匯黨的核心發展理念于思政課堂,以此創新中職生思想理念,從內心深處激發中職生學習欲望,使其為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努力?,F今,中職生三觀正處于發展階段,對于思政教師來說,要充分發揮引導作用,以當前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思政要點為教學方向,讓中職生正確認知思政教育重要性,并全面調動其內心學習欲望,為良好社會風氣營造、和諧社會建設貢獻個人力量[1]。當中職生三觀得以正確樹立,他們也即能夠積極響應學校黨員組織的各項活動,同時向社會傳遞正能量,運用所學思政知識規范自身行為,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為新時代發展提供推動力。
(一)思政教育理念淡薄
中職學校多數思政教師固守傳統教育思想,一味關注學生文化課成績,在思政修養提升方面所做工作甚少,長此以往,中職生心理健康難以保證,且思政覺悟會逐漸降低,極易在校園中、社會上非規范化表現[2]。當學校教育思想與國家黨建思想存在出入,那么思政教師工作壓力會大大增加,并且思政教育效果達不到預期。最終還會錯失祖國儲備人才培養的最佳機遇,使得新時代建設步伐緩慢化。分析原因可知,中職學校黨委在思政教育層面的指導力度相對較弱,此外思政課程與其他課程間關系的處理工作不夠得當,且現有思政教育工作未具體落實。可以看出,思政教育工作片面推進是綜合原因所致。
(二) 思政教育內容單一
目前,中職思政教育主要圍繞教材開展,相對來講,黨中央文件精神貫徹、社會環境變化等教育內容低效傳遞[3]。如果中職生長時間學習片面的思政知識,那么學習觀、價值觀均會受到不利影響,最終會制約學生發展,無法滿足新時代綜合型人才培養需要。之所以出現這一教育現象,主要原因即思政教師急于求成,不同程度忽視中職生思政學習需要及思政教育力量,再加上共青團組織的支部活動較少、形式缺乏創新,不足以調動中職生參與熱情。當學生頭腦得不到思政知識武裝,學生行為習慣規范效果也就達不到預期目標。
(三) 思政教育方法陳舊
信息時代下,思政教育方式相應創新,一定程度上優化提升了思政教育質量。但是很多中職學校僅形式化運用信息技術,課堂中主要使用傳統教學法,這不僅會降低教學效率,還會影響教與學效果。實際上思政教育方法之所以低效創新,這與教師互聯網意識敏銳度、多媒體設備實踐技能有直接聯系。換言之,思政教師被動應用“互聯網+思政教育”模式,意味著網絡教育優勢片面發揮,且思政課程信息化教學工作停留于理論。站在學生角度來講,這無疑會限制學生互聯網思維,且思政學習活力得不到有效激發,最終中職生的時代認同感會逐漸降低。
(四) 思政教育隊伍落后
現下,中職思政教師隊伍有待完善,因為師資隊伍專業性對學生信任度和配合度有關鍵性影響,所以思政教師要強化專業能力和職業道德修養,如其不然,中職生逆反心理愈加強烈,這對師生間關系增進將產生不利影響。此外,中職學校團組織建設效果不夠優化,意味著中職生思想動態、思政覺悟變化得不到及時關注,長此以往會降低思政教育效率,不利于中職生均衡發展。
(一)強化思政教育理念
校領導、專任教師在思政教育之路扮演引導者角色,其教育理念對教育實踐有重要影響,要想順應時代發展趨勢規范思政教育行為,應首先創新教育思想。思政教育期間樹立人本理念,圍繞中職生學習需求提供相應的教育內容,引導學生強化自我學習、自我管控能力。待學生主觀能動性調動后,他們會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運用思政知識武裝頭腦、真正規范行為習慣。和諧社會建設視域下,中職生能夠將教材中誠信、友愛、正義等理念有效實踐,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關要求作為行為準則,在主流信念傳播方面從自我做起。實際上,和諧社會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即和諧校園,故而中職生自覺遵守校紀校規,在學習、實踐中靈活運用思政知識,爭取營造濃厚校園風氣。
思政教育關鍵階段,黨委要全面發揮指引作用,結合素質教育改革需要為思政教育提供建設性意見,確保思政課程與專業課程有效銜接,以此拓展學生知識視野,推動中職教育一體化發展。思政教育在現代化思想引導下會有效進行,且中職生思政覺悟循序式提升,最終能為黨建工作提供優秀人才,取得學生進步、社會發展的良好效果。從中可見,思政理念創新涉及多元主體,多元主體樹立一致性教育理念,為思政教育規范化實踐提供正確思想引導,使思政教育任務又好又快完成。
(二)豐富思政教育內容
中職生三觀尚未成熟,且思想波動較頻繁,對此思政教師要及時掌握學生思想變化情況,針對性引導學生,通過心理疏導、觀念更新來消除負面情緒,直到學生樹立正確思政觀念[4]。思政教材內容不能完全代表黨建要求,要想充實中職生知識量,使其在思政實踐中樹立全局意識,教師應適當結合社會實踐,以此強化思政教育時代感,讓學生感知思政知識實踐價值。此外,中職生能夠在實踐中扎實鞏固基礎知識,盡享理論學習帶來的樂趣,進而從內心深處激發學習欲望。
除此之外,中職學校共青團組織形式多樣的支部活動,鼓勵中職生積極參與,通過思政知識遷移來增強學習能力、鍛煉實踐水平。例如,共青團圍繞十九大報告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展開熱議,引導中職生積極發言,結合自身理解闡述學習十九大精神的感受,以及自身在社會主義可靠接班人建設方面的實踐路徑。支部活動結束后,中職生內在學習動力大大增強,在思政知識學習方面,學生能夠積極配合思政教師,并真實表達學習感受、適當改進學習計劃。由此可見,思政教育內容合理更新、適當補充,能夠提高教育有效性,最終為新時代培養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
(三)創新思政教育方法
中職思政教育內容充實后,教育方法要隨之創新,這是迎合當前社會發展需要的有效路徑,也是深化學科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現今,信息化時代悄然而至,為充分發揮信息化教學優勢、加快思政教育信息化步伐,專任教師要正確認知信息技術與思政教育結合價值,利用互聯網設備搭建信息平臺。
一方面,踐行“互聯網+思政教育”模式。思政教育具有系統性特點,借助網絡平臺傳授理論知識,能為中職生在學習中帶來新鮮感,進而學生在課堂中會集中精力,對新教學模式實踐充滿期待。具體來說,MOOC課程、微課等形式靈活運用,師生交流不受時空限制,在滿足師生教與學需要的同時,進一步增進師生間關系。因為教學方式有效創新,所以思政教學工作針對性推進,這對思政課堂活力增添有促進意義。如今,等先進技術在教育領域應用,則中職生在思政議題討論、支部活動參與等場景中強化學習體驗,一定程度上會加深學生對思政教育印象。另一方面,構建課程思政格局。課堂是思政知識傳遞的主陣地,為打破傳統思政課堂枯燥感,教師利用互聯網技術發揮協同效應,將各科知識有機整合,并深層次挖掘其他學科思政要素,真正實現課程思政構建目標。課程思政模式大范圍踐行,能使中職生樹立正確思政理念,在主流價值推廣中學生會正向引導并全力支持。
(四)完善思政教育隊伍
中職學校為社會培養實踐能力較強的人才,然而實踐教育效果受思政教育隊伍專業性影響較大,基于此,中職學校選拔優秀教師組建思政教育隊伍,以便為新時期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人才支持。校領導拓寬教師聘用渠道,為師資隊伍注入新鮮血液,使思政教育創新式發展。接下來面向專任教師組織系統化培訓,外聘思政教育理論專家及學者傳遞最新思想,進一步豐富教師知識儲備,為思政教育工作提供內動力。此外,中職學校為教師爭取進修機會,滿足教師持續學習、專業深造要求,最終為本校引進最新思政教育觀,推動思政教育實踐有序進行。
除此之外,中職學校建設團組織,其作用即輔助教師開展思政工作。新時期思政工作被提出嚴格要求,為推動思政教育由基礎狀態向良好狀態轉化,動態關注教師及中職生思想特點,針對性制定引導方案,從整體上提高思政教育質量。在此期間,調動學生參與團組織建設積極性,全面提升師生思政素養,使師生關系和諧發展。當前中職學校成立社團,社團活動多樣,對于學生來說能夠根據興趣愛好參加社團活動,進而學生能在社團環境中展示自身才能、鍛煉綜合能力。實際上,社團管理直接影響思政教育管理質量,對此建立健全社團管理制度,并細化相關管理規定,確保思政教育管理活動有序開展。
綜上所述,中職院校思政教育效果間接反映教育主體思政素養和專業能力,為迎合當前新時代發展需要,要與時俱進改進思政教育方法,通過強化思政教育理念、豐富思政教育內容、創新思政教育方法、完善思政教育隊伍等措施優化中職生思政教育效果。思政教育活動需長期推進,結合時代需求重點管理思政教育,能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提供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王選鵬.探究增強中職學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性的基本途徑[J].鋒繪,2019(3):89-89.
[2]張陽,張志祥.工匠精神融入學生職業素質培養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16):15-16.
[3]王羽菲,祁占勇.斯內登職業教育思想及其當代價值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9(12):72-78.
[4]王永雷.大數據時代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創新研究[J].智庫時代,2019(3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