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時代具有很強的空間性、動態性、交互性以及網絡性,微時代打破了傳統意義中媒體的傳播形式,能夠通過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進行信息傳播,可以調動受眾的感官認知,讓受眾身處于當下的環境中。很多教師對于專業知識的掌握不夠全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十分欠缺,創新性思維和感知能力不足,使得數字媒體藝術行業的發展面臨一定的難度。本文主要分析“微時代”背景下數字媒體藝術設計教學改革。
關鍵詞:微時代,數字媒體藝術設計,教學改革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們當前處于一個全新的媒體傳播時代,信息化以及數字化作為信息傳播的基礎,微時代的到來標志著一種全新社會發展趨勢,移動性、便攜性作為微時代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微時代的到來對藝術教學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數字媒體藝術專業作為藝術性、科學性、實用性的綜合體現,有著很好的發展前景,人們對于手機、電腦等移動設備的應用,使得數字媒體藝術的需求量與日俱增,數字媒體行業在當前應該抓住時代發展的機遇,積極創新教學模式,培養出一批具有藝術性和科學性的綜合型人才,滿足時代變革的需求,適應數字媒體藝術行業的發展趨勢。
一、“微時代”的內涵和特征
信息技術的發展是微時代的基礎,我們需要依靠視頻、音頻、文字、圖片等通訊技術和接收設備,進行實時的信息傳播與交流,微時代改變了我們傳統認知下信息交流的模式,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微博、微信、微電影等產品具有著很強的微時代特征,微時代與我們傳統意義上所使用的臺式電腦等進行信息傳播有著很大的差別,處于微時代的背景下,我們只需要具有一臺移動終端設備就可以進行信息的傳播和交流,微時代為我們普通民眾創造了很多發表觀念的機會,我們現在不再處于一種被動接受信息的位置,更多的是普通民眾可以發表言論,參與到信息的傳播交流中,滿足了當前社會快速發展的趨勢。[1]
微時代具有很強的空間性、動態性、交互性以及網絡性,微時代打破了傳統意義中媒體的傳播形式,能夠通過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進行信息傳播,可以調動受眾的感官認知,讓受眾身處于當下的環境中,在虛擬和現實中進行轉變;數字媒體藝術的發展,由一種靜態的圖片、文字等形式,進展成為了一種動態形式,數字影像技術的發展豐富了數字媒體藝術的表達形式;受眾在接受信息的時候,可以積極主動的進行思考,能夠給出自己的觀點,這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了數字媒體在傳播信息方面的交互性,可以讓受眾獲得良好的體驗感;網絡性指的是,數字媒體藝術與當前的時代有著緊密的聯系,人們可以利用相關的互聯網技術進行創作,能夠在網絡環境中發布信息,微博、微信、微視等網站都是數字媒體藝術發展的表現形式。
二、數字媒體藝術存在的問題分析
1、設計者創新思維的欠缺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涉及到的知識很多,教師需要具有較為全面的知識積累,在此同時還需要具備一定的藝術修養。當前很多教師對于專業知識的掌握不夠全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十分欠缺,創新性思維和感知能力不足,使得數字媒體藝術行業的發展面臨一定的難度。數字媒體藝術需要與時代緊密的結合起來,確保信息的時效性,教師要敢于創新,專業知識的缺乏使得教師在課堂內容的設定中過于無趣,難以滿足微時代的發展需求。
2、表達的內容過于陳舊
信息技術的發展,改變了我們傳統的生活方式,微時代的到來使得我們每天都在經歷著變化,身處于千變萬化的時代當中,數字媒體藝術的發展更加的趨向于多樣化和復雜化,在此基礎上,數字媒體藝術涉及領域較多,具有很強的包容性。數字媒體藝術是一個集圖形、文字、聲音為一體的藝術表現形式,當前的數字媒體藝術教學所表達的內容卻過于老化,難以有效的連接社會文化和藝術設計,使得很多學生對于數字媒體藝術傳遞的內容不感興趣,內容的陳舊影響到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數字媒體藝術的交互性在當前難以體現出來。
3、虛假信息過多
微時代的到來為數字媒體藝術行業帶來的不僅僅是發展的機遇,還帶來了很多的挑戰,我們都知道網絡世界是虛擬的,其中很多信息都是為了迎合大眾的口味,其中充滿了詐騙信息、色情暴力信息、虛假信息等,這些信息嚴重損害到了受眾自身的利益,還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數字媒體藝術行業的發展。處于信息時代,網絡上信息的真實性受到了人們的懷疑,雖然相關的技術人員想了很多的方法進行信息的篩選,但是對于受眾而言,這些信息仍然阻礙了他們的想象力,使得數字媒體藝術教學的合理開展受到了嚴重阻礙。
三、”微時代“背景下數字媒體藝術設計教學的改革措施
1、改革教學模式,更新教學觀念
處于微時代的背景下,信息的傳播越來越便捷,受眾獲取信息的渠道較多,這也為教學活動帶來了很多的機遇,教師需要利用相關的新媒體平臺,進行藝術設計,掌握時下的最新動態,教師需要及時更新自己的觀念,進行不斷的學習,增強自己的藝術修養,提升對于信息的辨別能力,打破傳統的數字媒體藝術教學的模式,根據時代變革的特點進行不斷的創新。[2]教師可以利用微時代的特征,分析數據信息,實現資源的合理分配,在課堂上為學生灌輸更多豐富全面的知識,帶領學生進行實踐訓練,增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讓學生能夠發揮所學知識的實用性。
2、注重數字媒體藝術教學內容的創新
數字媒體藝術的發展呈現出了一種新的趨勢,可以打破傳統模式下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具有很強的直觀性,受眾能夠通過視覺、聽覺等直接的感知信息,增強對信息的理解程度。數字媒體技術的發展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很好的學習機會,教師可以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藝術性,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數字媒體藝術教學內容的創新,結合動畫、影視、音樂等不同的藝術領域進行數字媒體藝術教學內容的更新,確保數字媒體藝術呈現出的內容具有極強的多樣性和時代性特征,為學生灌輸時下最新的知識理論,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
3、合理應用相關的軟件學習
微時代中信息的傳播需要依靠一些移動終端設備上的應用軟件,例如我們所熟知的微博、微信、微電影等,微時代的到來豐富了移動終端設備的功能,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手機瀏覽新聞、預約訂餐、網上購物、交流學習,這就是的數字媒體藝術行業呈現出了一種良好的發展態勢。教師可以利用這一特點,讓學生利用現有的設備進行學習,可以利用微課教學,或者是慕課資源,讓學生能夠隨時隨地進行學習,這樣的形式可以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學生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學習,及時解決學習中的問題,有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進一步提升。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微時代的背景下進行數字媒體藝術設計教學的改革是十分有必要的。數字媒體行業的發展對于相關的人才需求量越來越多,教師必須要認識到當前時代發展的趨勢,采取合理的措施開展課堂教學,結合微時代的發展特征,更新教學觀念和教學內容,確保學生能夠接觸到最新的信息,在此過程中,合理利用移動終端設備,組織學生進行線上線下的同步學習,確保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高聰毅.”微時代”數字媒體藝術教育創新[D].上海師范大學,2016.
[2] ?田忠利,付琳,龔小凡.關于數字新媒體藝術發展的思考[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07,05:81-83.
作者簡介:文曉丹,女,(1982.2——),漢族,湖南長沙人,碩士,研究方向:職業技術教育、數字媒體藝術。
(作者單位:湖南外貿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