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 苗玉紅 王祎 王俊倩
摘? ?要:思維導圖作為近年來新興的可視化輔助教學技術手段,在重視本科教育的大潮流下逐漸在高等教育中得到廣泛應用。該方法有助于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系統性的掌握,鍛煉大腦發散性思考,延長記憶時間,對學習效率具有明顯的提升力。鑒于導論概論課程在目前高等教育中的普遍性,筆者以《資源科學導論》為例,結合思維導圖繪制要點和發散性思考的方法,從教師課件制作、學生課堂筆記、學生考前復習三個角度出發,提出了一套新的導論、概論課程的教與學的新模式。該模式在導論、概論這一類課程的教學改革中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教學? 導論? 思維導圖? 記憶力
中圖分類號:G64?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0)03(a)-0235-03
導論、概論、通論類課程在現代高等教育中非常常見,此類課程的目的常常是讓學生快速且較為全面的了解一個專業、學科或研究方向的相關知識。以我校教務系統查詢結果為例,2018—2019學年第二學期,導論課程有2門,概論課程有43門。2019—2020第一學期,導論課程有17門,3門作物學通論課程,累積達到52門。2019年自然年導論概論課程累積達97門,具體課程涵蓋了農、工、理、經、管、法、文、醫、教、藝10大學科門類且統計中不包括課程題目中不包含“概論”、“導論”等字眼,實際上屬于這類課程的課頭號,如《農業資源利用》課。足見這類課程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及普遍性。
概論或導論類課程具有涉及面廣、涉及學科多、知識點比較零碎等特點。涉及面廣這些特點決定了任課老師很難對課程的每一部分均較為深入的研究和見解,在這樣的前提下,概論和導論課堂教育中存在很多問題。以筆者教授的《資源科學導論》為例,對教學中所遇到的難題進行大致歸納。《資源科學導論》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介紹資源概念、資源問題的產生,資源科學發展歷史及學科體系,詳細介紹了資源科學中基本原理;中篇分類介紹了土地、水、氣候、植物、礦產、能源、人類遺產、海洋資源和區域自然資源;下篇是與資源相關學科介紹,包括資源經濟、資源生態、資源法學、資源測量、資源評價及保護利用。從而我們不難發現,這門課程涵蓋了自然、社會與技術三個層面的知識,學科定位具有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與技術科學的三重地位,是在傳統的地學、生態學、經濟學、法學和工程技術等學科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興交叉學科。筆者具有較多的自然科學知識背景,社會科學和技術科學了解較淺。任教本門課程以來,自學了不少社會科學和技術科學的知識,然而依舊感覺捉襟見肘,不能很好的把握課堂,保證最優的教學效果。寬泛的學科結構,繁冗的知識點,讓學生們在課程學習和課后復習過程中也是深受煎熬。
當前高校青壯年教師面臨科研和教學的雙重壓力,可以投入到本科課堂教育備課的時間比較有限。基于此,筆者萌生了將思維導圖思維引進導論概論課程課堂教學中的念頭,并進行了深入探索。思維導圖是英國托尼巴贊先生19世紀后期提出來的,創立初期它是一套記筆記的方法,具有簡單、高效、放射性和形象化的優點,是一套行之有效、圖文并茂的思考工具[1-2]。所有工具在應用的過程中,都是大腦的活動。工具應用都有一定的目的,畫之前,要了解我們的使用思維導圖的目的,是記憶力、理解力、創意、課堂筆記,還是寫作思路?
首先,要求任課教師在制作課件過程中,充分發揮發散思維方法,最終達到一張圖提高5倍思考力、和記憶力。思維導圖首先需要畫對,才能應用的好。很多情況下,我們會面臨思維定式的窘境,那么在此,筆者提供一套很好的發散思維的方法。用9宮格打開思維導圖能力。具體包括,在白紙上畫一個九宮格,首先確定中心關鍵詞,也就是一次課程具體章節,引發8個方面的思考空間。激發大腦追求完整的習慣和機能,防止大腦偷懶。基于中心關鍵詞,將周圍8個空格填滿。每一個9宮格,當它被填滿之后,它就可以作為一個新的中心主題,進一步想辦法將它的周圍空缺填滿。思維被層層發散、層層遞進的發散思考的過程,通過一個個九宮格的填充,帶動大腦層層發散的思考的能力。記憶和理解的效率有一個非常大的提高,將所有的知識點全部串聯起來成為一個整體,而非一個個零散的零件。思維導圖的邏輯性在于,先在9宮格里面選擇合適的思維角度后,再根據邏輯關系進行排序,之后再填充每一個新的中心主題的九宮格,最后修改的過程中亦是按照基本的邏輯排序進行整理展現。九宮格的作用在于畫思維導圖之前就做好整體的方向規劃和邏輯排序。
一個成功的思維導圖需要具備以下4方面的特征。第一:聚焦中心思想,確定中心主題和中心圖。第二:總覽知識結構,確定主分支數量。第三:根據每條分支上的“關鍵詞”,歸納知識點。并不是所有的詞都需要我們記住和理解。第四:合理布局,并盡量使用關鍵圖。
以筆者教授的《資源科學導論》中礦產資源這一章節為例,基于礦產資源這個中心關鍵詞,我們很容易做出如下聯想(圖1A)。這是思維發散的結果,但是,如果我們想到什么就寫出來,想到什么就畫出來,思維導圖就變成了一堆亂樹枝,除了更亂,對記憶力、理解力毫無幫助,這樣畫出來的思維導圖必然的徒勞的。如何避免這種情況呢,就需要依靠九宮格思維發散后的邏輯排序。首先,我們發現,金、銀,包括寶石、銅鐵等等常見的礦產都是屬于不同種類的礦產,顯然放在這一層級做關鍵詞是不合適的,他們應該歸于礦產資源種類這一關鍵中心詞下;同樣,離開儲量的概念的談礦產資源的分布,也是毫無意義的。各種化學元素相對平均的存在地殼中,如果沒有達到一定的品味,必然沒有開發利用的可能。因此,我們把儲量和分布和而為一。用這樣的方法,我們可以一一精簡分支,最終精簡為5個方面的問題(圖1B)。分布為次一級關鍵中心詞,展開發散思維,我們得到九宮格三。說起分布,我們很容易聯想到礦產資源在世界各國的儲量及分布情況、在我國儲量及分布狀況、不同省份間的差異、礦產資源分布是否具有規律、對某國或某地區經濟產生怎樣的影響,同時,不同類型礦產分布不同,勢必與分類有一定的聯系。于是我們整理出了“分布”這一中心關鍵詞下一級的分支(圖1C),至于是否合理妥當,還需要邏輯思維能力對其進行一一復核。礦產資源種類非常多,然而常見種類不多,作為導論課程,關注的常見種類也就是9~10種,于是我們就把分布的研究對象限制在幾種常見的礦物中。這就縮小了我們關注范圍,便于豎向深入講解。對每個國家不同的礦產類型不同分布量,一定程度上影響國家對外經濟策略、國際競爭力甚至是外交態度。于是礦產資源的分布和經濟之間的關系就顯而易見,容易識記了。礦產資源分布是否具有某種規律,這種描述性的規律是否對礦產資源的勘測具有實際意義,以此引發學生思考能力,激發學生對這些描述性知識點的興趣,增強學生記憶力。
其次,鍛煉學生使用思維導圖,提高課堂記筆記能力。提高課堂筆記效果的關鍵在于有效抓取關鍵詞。如何抓取關鍵詞?關鍵詞在哪里?關鍵詞之間存在怎樣的相互關系?對于本門課程來說,關鍵詞多是一些名詞,包括一些名詞前面的限定性形容詞。關鍵詞之間的關系有兩種,一種是并列關系,一種是推導關系,并列關系要更加常見一些。運用到思維導圖中,并列關系體現為發散的不同分支,而推導關系則表現為一個分支上的二級分支、三級分支。根據關鍵詞,能夠把句子串聯起來。如果不能,就是關鍵詞選取不正確。除了找到關鍵詞外,還需要較強的歸納整理能力,也就是邏輯思維這個過程。高效聽課學習三個標準,關鍵詞抓取快,關鍵點記得牢,系統化的記憶和理解,要能夠把一章節的零散的知識點整合成一個整體。什么樣的筆記讓人喜歡看,又記得牢呢?記,信息輸入的能力,憶,信息提取的能力,力,信息存儲時間的長短。有邏輯的、夸張的、好玩的、形象的、有顏色的、有畫面的,是我們的大腦喜歡記的,朋友圈里的標題黨就是很好的抓住了我們大腦的興奮點。如何創意地整理筆記抓住大腦的興奮點呢?可以用符號法[3],圈點、劃線、嘆號、問好、三角形、五角星等,符號本身不是固定的,要引導學生去創造一套自己喜歡的符號定義。符號能起到一個標記標簽,強化重點的作用。
最后,引導學生使用思維導圖制定高效復習計劃。思維導圖也是一個可以很好地分解目標、分解時間的輔助工具。不同的事情對我們的重要性是不一樣的,那么重要的目標要安排在第一條主干上,不重要的目標安排在后面的分支上。分解目標法的原理在于,當我們把目標確定之后,時間往往是自動分配的。也就是說,目標確定了后,時間就可以作為這個目標在什么時間完成目標的一個標準。基本操作步驟,一個課程需要關注的方面有哪些,通過9宮格羅列出來,一個不夠就畫兩個。接下來,就是在目標中選擇哪些值得放在目標中展開的,值得課程復習中重點關注。分解時間,首先要確定復習這個課程的時間總長。一般分解時間的同時,目標也會自動分解。如果目標時間特別長的話,我們建議優先選擇分解目標的方法。復習一個章節前,可以先使用九宮格的方法,繪出自己的“記憶地圖”,之后比對課本和教學大綱,找出哪些知識點已經完全沒有印象了,哪些知識點沒有記住,記不住一定是有原因的。記不住是因為老師課堂講解時沒有很好地抓住學生的腦興奮點,在豐富和大量的關鍵詞的背景下,圖像的使用頻率決定了我們記憶的牢固性。在課后復習中,我們應該重點給這些錯過的內容添加豐富圖像和標記。
綜上,在資源科學導論課程教學中,思維導圖的使用可有效提高課件的可觀性和可理解性。在學生記筆記和課后復習的過程中,思維導圖也起到了強調重點、合理規劃復習時間的良好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最終達到最優的教學效果。好的學習方法一旦養成,學生則會在其他課程學習中自發應用,促進學業成就的達成[4]。該方法在其他導論、概論以及通論課程教學中亦有很大的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 高月婷.合理運用思維導圖[J].湖北教育:科學課,2019(4):18-19.
[2] 陳彩虹.借助新思維導圖進行議論文發散思維訓練[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9(16):127-129.
[3] 柴清麗.思維導圖幫助學生進行深度思維[J].人民教育,2019(7):76-77.
[4] 李玉,柴陽麗,閆寒冰.思維導圖對學生學業成就的影響效應——近十年國際思維導圖教育應用的元分析[J].中國遠程教育,2018(1):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