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晨
摘 要:讀書不僅是開啟個人成長、成功、成才之門的鑰匙,而且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復興、繁榮富強的必由之路。不管身處在人生哪個階段,學習一直是我們不能放棄的事情。特別是在少兒階段,多讀書不僅能促進其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且能提高綜合閱讀水平,也能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一些基礎的知識。
關鍵詞:少兒閱讀;服務水平;策略研究
閱讀不僅能幫助少兒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正確的引導,也能幫助他們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為他們后期學習打下基礎。因此,少兒閱讀的推廣工作在少兒過程中顯得特別重要。如何正確的將少兒閱讀工作進行推廣并普及,提高少兒閱讀水平和培養綜合素質顯得尤為重要。
一、少兒閱讀推廣工作的發展現狀
隨著人們對學習的意識逐步提升,家長和政府部門越來越注重少兒教育的發展,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兒時期的教育不僅影響著他們以后的學習及獲得知識的能力,更是關乎他們以后的學習勞動能力。因此,少兒時期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時期,也是建立學習氛圍的重要時刻。正因如此,少兒閱讀的推廣工作以其在少兒成長時期的重要作用而受到關注。
二、少兒閱讀推廣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少兒家長對閱讀的認識存在誤區
由于家長普遍認為閱讀應該是少兒上學以后才開始的事情,在學前開始閱讀對于少兒來說為時尚早。在入學前,只要學會識字就可以了,閱讀在入學后,會有專業的老師對少兒進行指導,因此,家長對少兒的學前要求就只是單純的識字就可以了。正是因為家長對少兒閱讀的認知不全,而導致閱讀推廣工作無法進行。
(二)圖書的質量無法滿足少兒的需求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和興趣,對閱讀內容的需求性也大有不同。但是,目前來說少兒讀物出版社很多是迎合市場的潮流和過度追求利潤,作為少兒讀物出版社,并沒有將自己的位置擺正,圖書的質量沒有保障,閱讀內容無法做到創新,沒有意識到自己存在的價值是為孩子服務,他們也是孩子的“教師”。
(三)閱讀方法不當
家長普遍認為學習是孩子的事情。家長只用投入相應的資金就行了,寧愿付出大量的資金購買各種教育圖書,也不愿割舍自己玩手機,玩游戲的時間來陪伴孩子閱讀。絲毫沒有意識到,孩子太小,對社會的認知和行為習慣的產生大部分來自于家長。如果家長成天蹺著腳抱著手機,不能陪伴孩子一起閱讀。孩子看到家長的這種行為,只會有一學一,對閱讀不感興趣甚至厭煩。
(四)教育觀念落后
很多家長都會用孩子幾歲認識多少個字,會背多少首詩來作為孩子學習成效的體現,并作為家長之間攀比的一種手段。在這種時候,教育機構也沒能做正確的引導,為了盈利而迎合家長的心理,也把識字背詩的數量作為檢測的質量。忽略了培養孩子的閱讀質量,啟發孩子的想象思維和對閱讀興趣的產生。
(五)少兒閱讀推廣工作停滯不前
即使少兒閱讀的推廣工作一直在積極地進行,并且也取得了初步的成績。但是在實踐推廣工作中,仍然有一些問題沒有解決,影響著少兒推廣工作的積極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第一,公共圖書館作為少兒學習閱讀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場地媒介。在家長還沒有正確的認知少兒閱讀的時候,公共圖書館對少兒閱讀的推廣工作宣傳不到位,宣傳的深度及手段無法吸引少兒和其家長的注意,讓他們意識不到少兒閱讀對于少兒成長的重要性,阻礙了少兒閱讀推廣工作的推進,無法幫助推廣工作發揮作用。第二,公共圖書館的少兒閱讀推廣工作形式較簡單。推廣宣傳的活動方式和內容都是幫助少兒和家長對少兒閱讀工作正確認知及產生興趣的一種方法。如果宣傳內容過于陳舊,無法創新,這樣并不利于閱讀推廣工作的全面發展。另外,公共圖書館在少兒閱讀推進工作方面的投資跟不上,影響推廣工作只能在一定的范圍內進行,無法加大傳播力度,影響了推廣工作的發展。這些問題都影響和阻礙少兒閱讀推廣工作的發展,讓少兒閱讀的推廣工作停滯不前。
三、少兒閱讀推廣工作的策略及發展
(一)加強家長對少兒閱讀推廣的認知
家長是少兒的啟蒙老師,也是陪伴孩子最長久的人和她們最值得信賴的人,他們對孩子的教育不僅體現在成長階段的啟發,也為孩子日后讀書,工作和為人處世有極深遠的影響。家長應該對少兒閱讀有正確的認知,對孩子的教育不要只停留在識字和讀書的多少。而是注重孩子對所讀的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幫助孩子培養對閱讀的正確認知。
(二)閱讀習慣的培養
閱讀不是一個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事情。特別是少兒階段,正是教育習慣初步形成的時候,應該培養少兒的閱讀習慣和提高閱讀能力。把少兒的獨立思考能力培養融入到閱讀的過程中。閱讀的質量并不單單是體現在讀書的多少,而是應該隨著閱讀書籍種類的增加。少兒對書本內容有自己的見解和疑問,并通過閱讀過程探索這些疑問,對于書上給出的答案不斷思考并有自己的認知,激發少兒的想象能力,開拓思維。在閱讀量越來越多的時候,對于問題的思考質量也會越來越高。而且,隨著孩子閱讀知識的不斷積累,孩子對學習的興趣也會有更大提升,對學習開始主動和積極探索,不單只學習書本上的知識,也有生活知識的學習,日常實用技能,還有一些歷史文化知識和其他科普性的知識學習。
(三)學習方法啟發
因為少兒的家庭條件和家長的文化水平、專業方面以及興趣各有不同,因此對孩子閱讀學習要講究方法。在閱讀初期,應當從孩子的興趣以及家長的所了解的知識面著手。在閱讀過程中孩子和家長共同成長,培養個性化的閱讀方法,達到快速高效的閱讀和學習質量。另外,在少兒閱讀的過程中,要有明確的目的性,幫助孩子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閱讀學習方法和對學習的“沖動性”。
(四)相關部門對少兒閱讀推廣工作的支持
少兒閱讀的重要性還需要更加積極長遠的影響力來推廣。只有政府部門對少兒閱讀工作形成規模化的推進勢態,幫助其發展,那么,少兒閱讀推廣工作的影響力也會有明顯的提升。所以,在加強少兒閱讀工作的推廣過程中,地方政府部門應該積極探索并制定一系列適用于本地少兒閱讀推廣工作的相關政策,那么對少兒閱讀推廣工作也能起到積極的影響,提升推廣工作的質量。另外,應該保證少兒閱讀推廣工作能合理規范化地發展,在提升推廣效果的同時,也為少兒閱讀推廣工作穩定長效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幫助少兒閱讀工作推廣的質量能穩步提升。
(五)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
少兒閱讀工作的推廣是一個長效且復雜的過程,在推進的過程中也需要社會各界的幫助、支持及發聲。而且合適的閱讀推廣環境和有良好的閱讀環境對閱讀推廣工作的進行和發展特別重要。由于現階段少兒閱讀的推廣并不是那么的普及,所以家庭閱讀環境的建設比較落后,不利于少兒閱讀工作的推進和發展。圖書館作為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產物面向社會的直面體現。在少兒閱讀工作的推廣過程中,圖書館的閱讀資源和閱讀硬件的設施顯得尤為重要。如果在閱讀工作推廣過程中,積極改善圖書館的少兒閱讀環境和硬件設施建設,為少兒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加強少兒閱讀工作的推進。在這樣積極的影響下,少兒家長,勢必也會重視起家庭閱讀環境的建設,保證少兒的閱讀環境質量。強化少兒閱讀工作的推進效果。
(六)對少兒實施分級閱讀指導
少兒閱讀能力的不斷提升和閱讀習慣的培養是一個逐步進步的過程。所以,在進行少兒閱讀推廣工作的過程中應該結合不同年齡段孩子的閱讀需求和特點來開展推廣工作。保證閱讀推廣工作的合理性和時效性。對于沒有閱讀經驗的嬰幼兒及學前兒童,應該推薦簡單有趣的圖書,培養他們對閱讀產生興趣。可以組織同年齡的孩子到一起參與更豐富的閱讀活動,讓孩子能學習更多不同類型的知識,為孩子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而對于年齡稍大一點、有閱讀基礎和一定理解能力的孩子來說,可以定期組織學習交流會,激發孩子對知識有自己的見解,而不是千篇一律的看書上的解釋,而且在他們可以相互交流對閱讀知識的理解和自己的思考的過程中,也能幫助孩子激發閱讀的積極性。為閱讀成效營造良好的氛圍。結合孩子在不同時期對知識的接受能力進行分級閱讀指導策略,不僅能保證少兒閱讀的質量,也能提升少兒閱讀推廣工作的成效。家長和社會設施在推進工作中的作為也很重要,家長應該自主科學性地學習,對孩子不同時期的閱讀進行有效的指導。而圖書館在推廣少兒閱讀工作的時候,應該加強對推廣工作的認同感,以及堅持以孩子為主的服務理念。只有這樣,兒童閱讀推廣工作才能廣泛的得到社會各方的高度認可,并取得良好的發展效果。
少兒是國家的希望,而圖書是少兒吸收學習養分重要的沃土。推進少兒閱讀工作的進行,為少兒教育和社會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家長在少兒閱讀方面應當有一個健全的認知,少兒閱讀所起到的意義并不是拿孩子去炫耀和攀比的“面子工程”,而是幫助孩子對學習有正確的理解和引導、對知識的探索有下意識的渴望,并讓孩子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而圖書館在推進少兒閱讀工作的推廣時,應該結合少兒時期的閱讀喜好及心理,結合圖書館的實際情況給不同年齡段的少兒推薦圖書,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少兒閱讀工作的推廣效果能得到保障并長久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靜茹,徐洪昌.公共圖書館少兒閱讀推廣及其策略研究[J].圖書館研究,2015,45(2):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