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銘 朱霓雯
一、核心能力的涵義
職業核心能力是一種除專業能力之外、實用于各行各業的通用能力。加強高職院校學生核心能力的培養,對于提高學生適應能力,拓展就業渠道,創業創新,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在1998年將職業技能分為特定技能、通用技能和核心技能三個方面。特定技能表現為每一個具體的職業、工種和崗位上的能力;通用技能表現為每一個行業或相近工作領域并具有一定共性的能力;核心技能則是存在于一切職業活動中,在人的能力體系中處于核心地位,是從事任何工作都需要的、具有普遍適用性的能力。
在國外,核心能力的最早提出時被稱為“關鍵能力”。德國經濟學家戴爾特·梅騰斯先生強調職業教育課程中應注重關鍵能力的獲得,就能解決教育和工作脫節的問題。
在現代職業所要求的許多能力中,核心能力已成為眾多職業的需要,具有普遍性、可遷移性、工具性和持久性的特征。普遍性是指這種能力是職業中普遍存在的;可遷移性是指這種能力的獲得會促進其他能力的發展;工具性是指這種能力是實用的而不是學士性的;持久性是指這種能力在很長時間里都會發揮作用。核心能力強調的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當職業或社會組織發生變化時,勞動者如果具有的這一能力,很快就可以就業并且能夠獲得新的發展。
二、高職學生核心能力培養的必要性
近幾年,國務院和教育部出臺了許多文件,強調要培養學生的核心能力。職業核心能力是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的核心,是學生就業、創業、可持續發展的轉換能力的基礎,是取得成功的關鍵能力。
理論研究和學習的作用在于使學習者以較低的學習成本,盡快地對該學科的掌握,以便對該學科發展的趨勢以及提升實踐能力,這是高等教育的本質。而目前我國高職教育出現了重視實踐教學,忽視基礎理論教學及核心能力培養的教育模式,容易造成人才培養的健全性缺失。一方面不利于學生對自己所從事的實踐活動的理解和應變,當環境發生較大變化時,由于沒有核心能力支撐,會導致學生的能力難以實現遷徙;一方面不利于學生在未來自主拓展的需要,難以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正是這種重視實踐教學,忽視基礎理論教學及核心能力培養的教育模式,是導致我國高職教育普遍缺乏“高等性”的關鍵所在。因為不重視基礎理論知識及核心能力教育,片面強調動手能力,將會使他們培養的學生在達到了“職業性”要求的同時,也自然而然地降為僅憑經驗工作是“工匠型”人才。因此,高職教育在重視“職業性”的同時,應該高度重視體現“高等性”的核心能力的培養,這才是完整健全的高職教育。加強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從國家層面,職業核心能力既是社會進步的戰略要求,也是適應社會進步的客觀要求;從學校層面,職業核心能力培養既是高職院校教育發展的重要環節,也是提高學校核心競爭力的有效途徑;從學生層面,職業核心能力培養既是提高學生素質的有效途徑,也是提高學生適應社會、提高就業能力的有效方法。
三、《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學生核心能力培養教學實踐
《市場調查與預測》是我院市場營銷、電子商務、物流管理專業的主干課程,具有非常強的實踐性。為了培養學生職業核心能力,我在設計該課程教學內容時,將其分成了“基本”和“核心能力”兩大模塊,其中基本模塊包括教材的理論知識及基本操作,屬于傳統知識及技術的繼承性傳授;核心能力模塊主要根據該課程可能涉及的核心能力的方面,進行創造性開發培養。在教學過程中,我精心設計,實踐創新能力、信息處理能力、人際關系能力、表達能力等體現高職學生核心能力培養方面進行了有效的實踐。從近幾屆高職畢業生反饋的情況來看,學生到用人單位工作中已逐漸體會到該教學模式對他們產生的良好影響。
(一)加強學習能力是核心能力的培養
學習能力主要是指對學習知識的掌握能力和學習方法的應用能力,同時也包括學習態度。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發展較快,每個人都難以一業定終身,需要通過不斷學習,為自己職業變換鋪路搭橋,因此,高職院校要把學習能力作為學生的主要核心能力進行重點培養。
在教學過程中,我非常重視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如在講授“市場調查與預測策劃”時,由于學生缺乏工作經歷,難以掌握復雜的策劃內容,我就要求學生首先要學會方法,主要先抓住一個典型工作任務的關鍵性步驟,然后進行延伸,并對典型工作任務的順序做出嚴格要求,以此培養學生的方法思維和學習態度。在講授“調查資料采集的方法”時,讓學生事先預習,然后給學生概括講授一下調查資料采集的方法,給學生布置調查資料采集任務,讓學生分組去完成。通過以上的做法,極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加強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
創新能力是技術和各種實踐活動領域中不斷提供具有經濟價值、社會價值、生態價值的新思想、新理論、新方法和新發明的能力。衡量一個國家創新能力,既要看高層次專職科研人員,更要看那些直接的社會實踐者,高職教育培養目標定位在一線專門人才,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要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市場調查與預測》教學中,我有意識地在以下方面進行了強化:第一,在教材實踐性內容中,適當增加一些方法論方面的理論知識,不但學會做,還要能思考,從實踐中學習和總結理論甚至發展理論。第二,我在教學過程中十分注重引導學生學會收斂和發散思維,以此來提升學生的自主創新特質。通過有意識的強化,使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加強信息能力的培養
信息能力指理解、獲取、利用信息能力及利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在高職學生的核心能力體系中,信息能力是其自身的核心能力得以不斷發展并保持與時俱進的必要保障。它要求學生能夠有效地吸納信息資源,并用批判的思維能力去抽象、推理、選擇,以不斷更新提高自身能力。在《市場調查與預測》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的信息能力,設計一些市場調查和預測的課題,讓學生分組完成,學生深入社會,查找資料。通過學生獨立完成課題,使學生加強了對信息的理解,提高了信息的獲取及處理能力。
(四)加強人際關系能力的培養
人際關系能力是指組織、協調職業活動中個人與生產、個人與他人及群體之間關系的能力,它包括勞動者的協作意識和對職業及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高職學生只有具備較強的人際關系能力,其專業知識和技能才可能較好地被單位和領導認同,進而得到較好的發揮。人際關系能力對高職學生來講主要是指:具有團隊精神,具有寬容性,能夠和領導、老師等各種不同關系的人相處。在《市場調查與預測》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的人際關系能力,很多任務都是采取分組的形式進行,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合作意識。到企業調研中安排學生與企業的管理人員對接,培養他們與人溝通和相處的能力。
(五)加強表達能力的培養
表達能力是通過口頭或書面等形式與他人交流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意圖的能力。在當今社會中,表達能力已成為一個人推銷自己并獲得職業發展的主要工具。高職學生的表達能力主要體現在求職和未來的工作中。在《市場調查與預測》教學中,我非常注重表達能力的訓練,如在課堂教學中經常與學生進行互動,提出問題,讓學生來回答。分組完成的任務,每一組同學都要進行匯報,其他組同學根據匯報提出問題,通過這種形式的訓練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在眾人面前不緊張,并且比較自然,表達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核心能力在人的能力體系中處于核心地位。高職院校加強核心能力的培養,能夠提高學生的素質和就業能力。課程教學除了注重“基本”模塊的教學,還要更加重視核心能力模塊的教學,根據高職人才培養目標,圍繞學習能力、實踐創新能力、信息能力、人際關系能力和表達能力等方面加強培養。通過精心的課程設計,在教學實踐中有意識地進行訓練,創造性開發培養,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的核心能力。(作者單位: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