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琴
摘 要:匈牙利合唱教育的成功舉世矚目,這成功的背后離不開柯達伊教學法的強力支撐。合唱教學是柯達伊教學法的核心和精華,學習和運用柯達伊教學法將會對我國小學的合唱教學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本文介紹了柯達伊教學法對小學合唱教學的具體作用,并在對柯達伊教學法在我國小學合唱教學中的實際運用狀況的調查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柯達伊教學法在我國小學合唱教學中運用的推廣策略。期望能夠對我國小學合唱教學的發展起到一定的理論支持。
關鍵詞:柯達伊 合唱教學 推廣 策略
柯達伊教學法是當今世界上最著名的音樂教育體系之一,它由偉大的匈牙利音樂教育家、作曲家、民族音樂理論家柯達伊·佐爾坦建立。與奧爾夫教學法、達爾克羅茲等其他世界上著名的音樂教學法相比,柯達伊教學法更重視歌唱教學,歌唱是柯達伊教育體系的重要教育手段,合唱是柯達伊教育體系的歌唱教學中最主要的形式??逻_伊認為歌唱是普及音樂教育最有效而又切實可行的途徑。歌喉是每個人身上都有的樂器,是每個人都能參與的音樂活動。通過合唱,可以學習掌握音樂的各種要素和知識,如和聲、復調、曲式、音準、節奏、表情記號等等。通過合唱,可以培養人的合作意識,通過共同的努力,相互的配合達到和諧統一。
一、柯達伊教學法在小學合唱教學中的作用
根據兒童的身心特點,柯達伊采用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包括手勢、字母譜、節奏讀法、首調唱名法。這些教學手段適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對小學階段的學生歌唱能力的發展大有裨益。
1.手勢在合唱教學中的作用。
(1)抽象—形象
手勢教學是柯達伊教學體系的重要教學手段,通過各個不同音高的手勢表達,同時根據音的高低而進行上下移動,使兒童從視覺的角度感知音的高低,音與音之間的距離,將抽象的音高概念形象化。
(2)培養內心聽覺
手勢教學適用于低年級學生,建立形象的音高概念,同時可以培養學生的內心聽覺,在教學中,教師用手勢打出樂句,學生根據手勢唱出音高,或者用手勢來復習已經學過的曲子。學生通過觀察手勢來形成內心的音樂,而不是靠聽樂器演奏或者錄音播放來感知,更利于內心聽覺的培養。
(3)二聲部訓練和轉調訓練
在合唱教學中,使用手勢可以進行二聲部訓練。教師雙手手勢表示不同音高和節奏的兩個聲部,進行二聲部練習。也可以在排練開始的練聲中,進行音程練習。學生通過觀察教師手勢進行二聲部訓練,而不是依賴看譜子或者聽鋼琴,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的注意力更集中,和教師有更好地交流,同時更有利于學生傾聽另外一個聲部的音樂。
柯達伊手勢的轉調練習,通過同音轉換進行轉調,比通過鋼琴轉調更容易被學生理解。 通過轉調來熟悉不同的調式,讓學生初步建立轉調概念,為今后演唱轉調歌曲打好基礎。
2.字母譜、節奏讀譜對初學階段讀譜能力培養的作用。
柯達伊根據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在學習五線譜之前,將樂譜拆分成字母譜和節奏譜進行學習,極大地降低了讀譜的難度。對于初學讀譜的兒童,先分開掌握音高和節奏兩大音樂要素,而不是一開始就要兩者兼顧,這樣從易到難,很好地保護了兒童的學習興趣,同時為今后過渡到五線譜學習打好了基礎。字母譜不僅可以讓學生掌握各音級之間的相對音高關系,并可以移動到不同的調性上演唱,有利于調性感的建立。
3.首調唱名法對調式感培養的作用。
首調唱名法相對于固定調唱名法,更容易培養調式感。因為其調式音級有著固定不變的唱名,固定的唱名使每個音級位置相對固定下來,這樣更易于掌握各調式音級之間的關系,更易于調式感的確立。首調唱名法是柯達伊教學法的重要手段,在柯達伊教育體系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4.豐富的教材是合唱教學的重要保障。
柯達伊寫了21冊音樂讀寫教材,從單聲部視唱,再到二聲部、三聲部、四聲部視唱。還有歌曲集和歌唱練習等。這些教材根據兒童的音樂學習順序,身心發展規律,科學地安排學習內容,循序漸進。為合唱教學的順利開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是教師們開展合唱教學的重要依據,使合唱教學科學化、體系化。
通過上述內容,我們可以具體地看出柯達伊教學法對合唱教學的作用。當前,我國小學合唱教學雖然較之前十年,有很大的進步,但還是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學生視譜能力弱,多聲部音準不穩定,缺乏合作意識,對音樂缺乏理解等。因此,我們更加應該推動柯達伊教學法在我國小學合唱教學中的運用。
二、柯達伊教學法在小學合唱教學中的實際應用情況及原因分析
我國音樂教育界從1987年開始接觸到柯達伊教學法,這30多年間,我國的音樂教育界通過邀請匈牙利專家來中國授課、開設講座,赴匈牙利學習、編寫翻譯理論著作等方式,在柯達伊教學法的理論和實踐研究上取得了一些成就。在大學音樂教育專業的教學法課上,大多數教師都會講授柯達伊教學法。同時,在中小學音樂教師的培訓中,有時也會邀請高校的教法老師來開設柯達伊教學法的專題講座。因此,在中小學的音樂教育課堂中,使用柯達伊教學法的教學手段來進行教學的情況開始增多。在合唱團的排練中,有些教師將柯達伊教學手段作為常規訓練的方法。雖然柯達伊教學法在我國中小學的音樂課堂當中的應用在慢慢增多,但究竟是少部分教師在使用,還是大多數教師在使用呢?使用的效果如何?帶著這些問題,筆者開展了“柯達伊教學法在小學合唱教學中的應用狀況問卷調查”。
來自浙江、江蘇、內蒙、陜西、廣州、山東、安徽等省份的300名小學音樂教師參加了此次問卷調查。考慮到城鄉之間的可能差異,本次調查的受調查者既有來自城市的,也有來自鄉村學校的老師。其中56%的教師來自城市,44%的教師來自鄉鎮。調查問卷主要就以下幾個方面柯達伊教學法在我國的應用狀況進行了解:
1.教師對柯達伊教學法的了解程度。
調查問卷顯示,67%的教師知道柯達伊教學法,但是不能熟練運用,僅僅14%的教師能夠熟練運用該教學法的教學手段。還有19%的教師不了解或者僅僅知道柯達伊教學法。大多數的教師都還是處于知道但不能熟練運用的狀態,反應了在柯達伊教學法的宣傳與推廣上,還是以介紹性為主,而實際應用方面的教學和推廣做的還不夠。
2.教師在合唱教學中運用柯達伊教學法的情況。
從調查問卷結果看,大多數的老師偶爾在合唱教學中使用柯達伊教學法,僅僅只有24%的老師經常使用。從而可以看出柯達伊教學法在小學合唱教學中的普及率還不高。
3.教師對柯達伊教學法對合唱教學是否有積極作用的態度。
根據調查問卷的結果,大約71%的教師認為柯達伊教學法會對合唱教學起到較大的作用。但從調查的第一個問題“教師對柯達伊教學法的了解程度”上,看到僅僅只有14%的教師能夠熟練使用柯達伊教學法的教學手段,這種差距背后是教師們對柯達伊教學法的渴望,而在實際情況中,由于多種原因而并沒有很好的掌握。
4.教師最常用哪種柯達伊教學法的教學手段。
從調查的結果看,在柯達伊教學法的教學手段中,手勢是教師們最常用的教學手段,絕大多數的教師都會用到手勢。其次是節奏讀法,而字母譜的應用較少。反映出教師們對柯達伊教學手段的掌握并不全面。手勢因其具有直觀的教學效果,因此收到老師們的歡迎。在對節奏讀法和字母譜的接受程度上,由于受到教材、教育理念、使用方便程度等等方面的影響,而未被大多數教師接受、使用。
以上的調查結果顯示,柯達伊教學法在我國小學合唱教學中的使用率并不高,而教師對柯達伊教學法在合唱教學中的作用的認可度卻較高。這樣的反差說明兩個問題:1、我國音樂教育界在如何學習和推廣柯達伊教學法上出現了一些問題;2、教師的需求需要我們進一步去創造推廣柯達伊教學法、在合唱教學上有效運用柯達伊教學法的策略。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這樣的結果?筆者認為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大多數教師本身未接受過系統的培訓。
調查問卷上顯示,65%左右的教師畢業于師范院校音樂系,還有35%左右的教師畢業于專業音樂院校、中等師范學校和其他院校。雖然,目前師范院校和專業音樂院校音教系都開設音樂教學法課程,但教學法課程的老師資質參差不齊,有些學校的教法老師,受過國外教學法的相關訓練,而有些學校的教法教師本身就沒有受過相關的訓練,加上早期畢業的教師,根本未接受過國外教學法的教學,因此,這些學校畢業出來的學生對柯達伊教學法大多數僅僅只有知道、粗略了解的程度,并不能很好的運用。
2.柯達伊教學法對教師音樂能力要求高。
柯達伊教學法對教師的音樂能力要求很高,匈牙利音樂教師在合唱指揮,視唱練耳等方面的能力都很高。而我國師范生在招生時,以鋼琴演奏、聲樂演唱為主,視唱練耳的考核較為基礎,鋼琴即興伴奏能力除了部分專業音樂院校音教系需要考核,大多數是不需要的。因此,學生的視唱練耳能力一般,甚至有的較弱。合唱指揮大多數只開2年,一年合唱,一年指揮,都是大課形式。因此,學生畢業時的合唱指揮能力也較弱。這就導致了,教師的綜合能力參差不齊,有些教師甚至無法在沒有鋼琴的協助下準確的視唱。對多聲部合唱的聲部音準的把握,和作品的指揮處理等能力上都有欠缺。因此,受限于自身的能力,有些教師有將柯達伊教學法運用于教學中的意愿,卻不能實現。有些教師干脆就喪失了信心。
3.在課堂運用過程中,教師缺乏靈活運用的能力。
畢竟在我們從小到大所接受的音樂教育中,大多數教師并沒有接受過將柯達伊教學法融入其中的音樂教育。因此,對于我們想要嘗試柯達伊教學法的教師來說,每次教學,都需要將柯達伊教學法的理念和元素、教學手段與課堂教學的內容進行重新設計。但就目前我國的小學音樂教師的工作量和課堂設計能力,大多數教師不愿花大量的時間在課堂設計上。同時,由于大多數教師本身對柯達伊教學手段的掌握就不夠,這樣即使運用到課堂,也不是那么運用自如,很有成效。反而,讓教師有些疲憊。
4.缺乏配合的系列教材,使系統性訓練受到阻礙。
柯達伊編寫了一系列的視唱練耳和合唱教材,從單聲部、雙聲部、三聲部到四聲部。這為匈牙利合唱教育的開展提供了巨大的養料。但這些教材畢竟是匈牙利的音樂素材,歌詞也是匈牙利語,直接拿到我國來用,有些困難,也脫離實際。我國近些年也在為次努力,廖乃雄老師曾經編寫過《中華學校音樂教材》,以我國的民歌為主要創作元素,作為我國音樂教學中的歌唱素材。但是應用并不廣,現在也很少教師在應用。之后就沒有什么國內的相關的教材出版。因此,教師在合唱教學過程中,只能是靠自己去找一些材料,或者自己創編、改編。適合本國的訓練教材的缺乏導致了訓練缺乏系統性,同時給柯達伊教學法的推廣帶了很大的阻礙。
鑒于上述的情況及形成的原因,筆者認為我們需通過不同的策略來加強柯達伊教學法在我國小學合唱教學中的推廣,進而推動我國小學合唱教育的發展。
三、柯達伊教學法在我國小學合唱教學中的推廣策略
根據我國的中小學音樂師資培養的過程,以及小學合唱教學的現實狀況,為了推動柯達伊教學法在我國小學合唱教學中的發展,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1.從音樂師資培養入手,高校需重視柯達伊教學法的教學。
我國大多數大學的音教系對人才培養目標還是以技能課為主,聲樂、鋼琴,都排在音樂教育理論前面,因此導致了對教學法課程的不夠重視。部分教師在課堂上也是以理論介紹為主,缺乏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更多是粗略的介紹。學生缺少相關的實踐訓練,因此,成為教師后在教學中不敢使用。如果要有所改善,必須從教學法課程上將柯達伊教學法的課時加大,教師授課中注重實踐,讓學生通過不斷地實踐,熟練掌握柯達伊教學法的教學手段,以及它在合唱教學各個方面的作用。以便在今后的合唱教學中能夠熟練、自然地使用。
2.加強職后教師培訓,以及優秀課例的展示。
很多教師對柯達伊教學法開始關注是從入職后通過培訓才開始真正接觸到柯達伊教學法。但因為教師培訓時間短,而且不同期的培訓人員也不斷變化,導致內容缺乏連續性,不能更好地深入。其實,如果能夠每周或者隔一周聘請專業的教師對固定的一批教師進行培訓,一年后,這批教師將呈現出顯著的成果。持續性、循序漸進、系統性的培訓才是真正有效的。此后這批教師將帶動其他的教師在柯達伊教學法上的教學和研究。優秀課例的展示也同樣重要,通過學習,互相交流,大家對柯達伊教學法有更強烈的探索欲望和更深入地了解。
3.構建“高校、協會、小學教師的協作型教研和課程開發團隊”。
許多教師有學習和在課堂中使用柯達伊教學法的愿望,但苦于沒有可以借鑒的課程方案。有些教師在自己的合唱課堂中使用柯達伊教學法,但單槍匹馬,孤軍作戰,碰到問題也無法解決。而高校教師,有一定的理論和實踐基礎,卻沒有中小學實踐的經驗,和現實的中小學課堂教學脫節。協會,聚集了國內外的柯達伊教學法專家資源,可以為柯達伊教學法的推廣提供更多的師資和國際視野。“高校、協會、小學教師”三者共同合作,共同進行教研,并開發課程,這樣既有理論深度,又有實踐的檢驗,教研的結果又能馬上在學校付諸以實踐,實踐后的反饋可以更好地推動科研。并可以通過教研開發出系統的課程,作為教師教學的參考資料。
4.呼吁作曲家編寫適合小學階段的視唱練耳教材,及富有民族特色的合唱作品。
沒有合適的小學階段視唱練耳訓練教材,缺少富有民族特色的童聲合唱作品,這兩點一直是我國小學合唱教學的痛點。沒有訓練教材,訓練就會缺乏系統性,缺乏統一的標準,只能憑借教師自身的能力水平來選擇訓練材料。雖然這些年我國的作曲家們創作了一批優秀的童聲合唱作品。但總的來說,適合兒童的、富有民族特色的合唱作品還是缺乏,甚至有些作品兒童唱起來非常艱難,有些作品平乏而缺乏童趣。因此,希望更多的社會各界能夠共同呼吁我國的作曲家為兒童創作一批優質視唱練耳訓練教材,及富有童趣和民族特色的優秀合唱作品,為我國小學合唱教育的發展提供肥沃的資源。
柯達伊教學法促使匈牙利的合唱教育走在了世界前列,希望通過我國音樂教育界的積極推動,促使柯達伊教學法在小學合唱教學中的運用日趨廣泛,真正推動我國小學合唱教育的發展。并同時,豐富和發展了柯達伊教學法自身。
參考文獻:
[1]楊立梅.柯達伊音樂教育思想與匈牙利音樂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柯達伊·佐爾坦.“百年計劃”,載《柯達伊音樂教育思想與匈牙利音樂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愛爾佐波特?索妮.科達伊教學原理與實踐-通向音樂教育之門[M].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9.
[4]章連啟.音樂教育教學經驗[M].人民音樂出版社,2004.
[5]【美】米候·胡拉漢.當今的柯達伊——小學音樂教育的教學方法[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15(12).
[6]【加】洛易斯·喬克西.柯達伊教學法I[M].中央音樂學院,2008.
[7]楊立梅.“音樂讀寫能力的培養(上)——柯達伊音樂教學法的理論與實踐探討之三”[J].中國音樂教育,2011(10).
[8]楊立梅.音樂讀寫能力的培養(中)——柯達伊音樂教學法的理論與實踐探討之三” [J].中國音樂教育,2011(11).
[9]楊立梅.音樂讀寫能力的培養(下)——柯達伊音樂教學法的理論與實踐探討之三” [J].中國音樂教育,2011(12).
[10]劉巍.匈牙利李斯特音樂學院師范教育帶給我們的啟示 [J].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013(2).
注:本文系2017年度浙江省文化廳科研項目《柯達伊教學法在小學合唱教學中的推廣策略研究》成果,項目編號:zw2017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