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霞
【摘要】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給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學目標的設置上也和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差別,主要體現在從過去的重視語言知識教學到如今的把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主要目標。所以在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策略的設計方面,也要把核心素養作為根本方向,把握學科教育的重點與難點,讓聽力課堂煥發生機。初中英語教師需要堅定樹立核心素養目標,明確核心素養教育的內涵,并將其和聽力教學進行深度融合,把培養學生聽力能力作為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切入點,體現出聽力教學的功能。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英語;聽力;教學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為推動各項事業的穩定持續發展,培養綜合型人才變得非常迫切。初中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未來接班人,在對初中生群體進行教育指導的過程中,需要著重滲透核心素養,使得學生通過英語學習獲得社會發展以及終身發展的關鍵能力與必備品格。在初中英語聽力教學中,教師需要把核心素養作為方向,積極調整教學思路和教學策略,保證英語聽力教學目標明確,保證人才培養的針對性與有效性。
一、基于核心素養推進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的背景
當今世界發展日新月異,當代社會的發展速度也十分迅猛,對人才提出的要求逐步提高。真正合格的人才不單單要有著扎實而又完備的專業知識,還需要在思維、品格、情感態度等方面表現出極高的素養,這實際上就是我們如今所提及到的和人終身學習與社會發展相關的核心素養。2014年教育部首次提出核心素養概念,指出在全面深化課程教育改革踐行立德樹人的背景下,要將構建核心素養體系作為課程改革深化的一個關鍵點。自此之后,針對于核心素養的討論以及研究得到了人們的高度關注,也逐漸成了教育領域關注的熱點。基于核心素養這一整體性以及綜合性的概念,又產生出了針對不同學科的核心素養內涵。英語這一學科的核心素養主要涉及到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與學習能力這幾個部分。對于英語這一學科來說,聽、說、讀、寫是基本語言技能,聽是一種理解技能,是語言輸入的過程還是語言運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聽力教學是英語技能教學當中的課程類型,抓好聽力教學對于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來說有著重要意義。初中英語新課標在對技能教學進行安排時指出要明確教學目標和拓展教學活動,為學生補充必不可少的學習資源,充分發揮課程指導作用。為促進聽力教學的順利發展,教師需要將核心素養作為重要出發點,立足核心素養做好聽力課程的反思,以便根據反饋信息進行教學策略的調整,助推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提升。
二、核心素養下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的實施策略
(一)調整聽力教學目標,培養語言能力
過去的初中英語聽力教學把講授聽力技巧,對學生進行機械性的聽力訓練作為主要內容和課堂形式,從整體上看教學模式較為單調,學生缺少必要的自主思考時間,降低了學生聽力學習的能動性,導致不少學生陷入到機械化學習狀態中。針對這一情況,教師要扭轉過去的教學理念,從重視機械化教學到重視核心素養教育,在原本目標基礎之上,增加與核心素養培養密切關聯的新目標。例如,在培養語言能力的目標設置上,不僅要求學生可以結合題目,通過分析聽力材料找到答案,而是要關注聽力材料的所有語言要點,以便幫助學生擴充詞匯量,培養學生良好語感;在培養思維品質目標的設置上,教師可指導學生投入到自主學習與探究活動當中,增加學生思維活力,完善學生思維品質;在文化品格的培育上,教師可通過對聽力材料進行嚴格把關,選取富含文化與道德要素的內容,讓學生在聽力學習的同時提高文化品格。這樣的創新性教學活動,有助于學生在語言能力核心素養方面實現突破,有效把握英語語言當中的側重點以及突破口,科學調控學習計劃,督促學生形成良好語言習慣。
(二)巧妙設置聽力問題,培養思維品質
思維能力提高會讓學生在聽力學習當中妥善處理好各種各樣的問題,逐步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讓聽力學習事半功倍。思維品質核心素養的培養需要經歷一系列的問題思考與探究過程,這就需要教師在聽力教學當中精心設計思考題,開展多樣化的思維活動,讓學生累積思維實踐經驗,提高思維靈活度。首先,教師在聽力指導環節,可利用提問方式指導學生主動思考,為學生的聽力學習打好基礎。例如,在引導學生聆聽文本“Food and l i f est yl e”時,教師就可以預先設置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和想象投入到聽力學習當中,提高問題思考效果:How m any ki nds of f oods do you know?Can you gi ve som e exam pl es?How t o speak i n Engl i sh?W hat i sgood l i f e st yl e?How t o keep a bal anced di et?其次,教師在聽力練習活動之前,先要認真研讀聽力材料,將培育學生邏輯思維和批判思維作為出發點編輯問題,提高聽力訓練的針對性,讓學生除了在掌握聽力答題技巧之后,還能夠重視材料細節,通過積極思考找到聽力學習的思路與方向。比方說,假如聽力材料當中提及到主人公生活的地點,那么在確定問題時就可以是哪些城市是主人公沒有待過的,促使學生邊聆聽邊思考,避免出現思維定勢,增加問題對學生的吸引力,增加學生思維活力。
(三)恰當運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習能力
當代公民必須具備的學習能力就是終身學習以及自主學習能力。學習能力也是核心素養的組成部分,對于初中生來說,在聽力學習當中,要特別關注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終身發展提供必要保障。在此處需要特別注意的一個問題是,核心素養當中涉及到的學習能力并不局限于學習方法和策略,還涵蓋對英語學習的認知與態度。現如今網絡信息技術已然成為了人們生活的組成部分,假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用好網絡這一工具將會為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發展帶來極大的積極作用。對此,在聽力課程結尾部分的作業布置環節,教師可以增加運用網絡平臺收集聽力材料的任務,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掌握信息收集和處理的方法,利用這樣的方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比如,在學習了“Different cul tures”的聽力內容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收集有關于中西方文化差異的聽力材料,并讓學生進行自主聆聽和思考,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拓展學習能力。
(四)加強德育滲透力度,培養文化品格
聽力課堂是初中英語教學的基礎課堂,除了要承擔語言教育的任務之外,還需要將教書和育人結合起來,培養學生良好的文化品格,為學生的人格健全發展提供幫助。在聽力課堂上進行德育滲透,對于學生文化品格的培養來說有著很大的幫助。英語語言和西方文化存在著非常密切的關系,所以很多的聽力材料當中都包含著不同類別的西方文化,涉及到禮儀、情感態度、價值觀等諸多要素。初中生正處在養成文化分析與鑒別能力的重要階段。教師可以抓住聽力課堂教學契機,結合聽力內容挖掘聽力材料當中的德育內涵以及文化因素,提高學生的文化了解以及鑒別能力。例如,在談論“Tr ansport at i on”的聽力課程當中,在提及坐公交上學的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介紹并補充與國家乘坐公共交通的禮儀文化,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培養學生文化品格。比如上車時說“Good m or ni ng, si r/ m adam”,下車時說“Thank you very m uch”,促使學生了解西方文化禮儀當中的行為規范,使得學生在跨文化交際當中學習優秀的文化品格。這樣的聽力教學,具備很高的綜合教育價值,體現出了核心素養,對學生文化品格的關注,對于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來說也有著很高的價值。
英語學習的目的在于交際,要真正學好英語這門語言,就必須具備聽說讀寫技能,其中聽是對語言進行學習與運用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語言輸入吸收獲取語言素材的重要渠道。提高初中生的聽力能力,不單單能夠促進學生聽力水平的提升,還能夠為其他幾項技能的培育提供動力。聽是語言交際的環節,同時也是學生倍感苦惱的一個學習部分。解決聽力教學難題的一個重要方向就是教師以核心素養為指導,把核心素養教育和聽力教學深度結合起來,找尋更適宜學生個體需要的聽力訓練方法,將教師指導和學生自主性的發揮結合起來,并構建良性循環。
(江蘇省如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驗初中江蘇南通22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