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校校
【摘要】應用心理契約理論創新性地開展小學班級管理,能夠實現以生為本、師生共進的目標。師生之間和諧程度不斷提升,就會最大限度地促進班級管理的健康發展,這也是心理契約理論實踐的最高境界。
【關鍵詞】心理契約;小學;班級管理;創新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施恩提出“心理契約”理論,認為:心理契約與書面契約是相對應的,心理契約是非文字化的契約,它是契約雙方共同持有的,是表明雙方隱含的和未公開說明的相互間期望的總和。在小學班級管理中,我們除了要制定一些規章、守則之類的書面契約,師生之間還要形成一種“心理契約”應用于班級管理。就是說,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淵博學識、教書育人能力等,符合學生的普遍期望,學生因而做到自我管理,樂學善思、力求上進,全面發展等,符合班主任的心理期望。這樣的“心理契約”能使班級管理奏出和諧的音符,走上健康有序發展的軌道。
一、小學班級管理中應用心理契約理論的作用
(一)體現班級管理的人文關懷
在傳統的小學班級管理模式中,教師是主導者,學生是被管理者,是受教育者。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更多的內容,是監督學生能否遵守各項規章制度,班級管理顯得刻板、生硬。這樣的管理效果明顯,但與小學生的心理需求特點偏離,因而持久性不強。心理契約雖然是以一種隱性的、無形的形式存在,但其管理功能是不容置疑的。心理契約理論的應用可使管理具有應變性、具體性、針對性,更能體現班級管理的人文關懷,對學生的個體差異予以充分的尊重,能有效改善小學班級管理中條條框框的硬性束縛。
(二)讓學生成為班級管理的主人
在傳統的小學班級管理模式中,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策劃者、實施者,是單向管理。而心理契約理論下,學生成為班級管理的主人,師生是合作共贏的關系。教師期望學生好學上進,知禮尚善,互相幫助,遵守學校班級的規章制度,全面發展等;學生則期望教師具有較強的教學能力,關愛學生,公平公正對待每個學生等,如果師生都能不辜負對方的期望,努力提升自己,師生之間就會形成心理契約,這樣充滿美好因子的心理契約,就會使師生共進,教學相長。反之,就會對班級管理產生負面的影響,就如同不和諧的音符,產生刺耳的噪音。
二、基于心理契約理論的小學班級管理創新策略
(一)鼓勵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營造師生期望相融氛圍
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與學生之間心理契約的建立,是以教師和班級所有學生之間不以外顯形式存在的期望為基礎的。因此,班主任在制定班級管理方案時,要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鼓勵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中,讓學生感受自己是整個班級集體中的一份子,自己對班級管理的意見與建議要大膽提出來,這是自己對班級管理責任感的體現。在這樣的思想引導下,學生會積極參與到班級管理的決策中。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樹立班主任民主、平等的管理意識,也能為師生之間形成心理契約奠定良好的基礎。班級管理越公開、公正地面向全體學生,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有效性就越能得到提升,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自治力就越強,就會營造出師生期望相融的和諧氛圍。
比如,在學校組織的“經典讀誦”比賽活動中,在班級準備階段,作為班主任,筆者結合學校的要求,在全班提出實施的措施意見:首先,將學校關于“經典誦讀”活動的通知傳達給學生,并征詢學生的意見,成立班級“經典誦讀活動”管理小組,并從班中推選出小組成員。其次,有小組負責制定班級的宣傳口號,營造班級經典誦讀的文化氛圍,在教室中設置“經典書架”“經典角”等,為學生參與經典誦讀比賽,選擇參賽書目、確定誦讀練習時間等,并將這些形成文字材料,與班主任共同協商,并按著班主任提出的意見作出修訂。最后,班級集體共同參與參賽節目的評議,提出修改意見。班主任的實施策略提出后,很受學生的歡迎,籌備工作因之迅速展開。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在適當的時機參與,同學生一起討論準備工作的進展中有哪些不足之處,需要如何改進等,經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在此次學校的“經典誦讀”比賽中,班級取得了優異成績。
由班主任牽頭的,學生組織開展的“經典誦讀”參賽準備工作,因為班主任能夠放低姿態,把參與活動的決策、實施、修訂等工作放手交給學生,學生和班主任在準備過程中,能有效互動,取得了滿意成績。這項活動的開展告訴我們,有效應用師生心理契約理論,可為班級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
(二)班級管理重視信守承諾,合力提升班級和諧程度
在小學班級管理中應用心理契約理論,非常關鍵的一點是要班主任做到信守承諾,有諾必行。唯有此,班主任的良好的形象才能在班級中樹立起來,學生才能做到“親其師,信其道;尊其師,奉其教;敬其師,效其行”。班主任要有效應用多種途徑,了解本班每個學生對班級管理的期望,實施更具針對性的管理方法,從而讓學生感受到來自班主任的關愛,感受到班級集體的溫暖。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信任度越高,班級管理就會越和諧。
比如,在一次學校的“我愛祖國手抄報”比賽之前,筆者在班上作出這樣的承諾:在此次比賽中,如果班級總成績進入學校的前三名,我就會給參賽選手每人獎勵兩本書。比賽結果,我們班級獲得了全校第三名,在兌現自己的承諾時,我發現由于價格變化,為購買新書準備的資金不足。學生在得知這個情況后,獲獎者主動說:“老師,我們不要獎品了”有的學生則說:“可以發一本書。這樣錢就夠了?!蔽覍W生們說:“古人說,一諾千金,老師既然承諾了,不管什么原因都要遵守諾言。獎品依然是兩本書,不夠的老師用自己的錢來補齊。”通過這件事,學生認識到我這個班主任是深受承諾的,他們對班主任的信任度提升了。受這件事的影響,他們更加自覺地遵守班級紀律,信守承諾。心理契約雖然是無形的,但它最終卻是通過行動表現出來的。只要我們學會應用心理契約理論,它就會為我們的班級管理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
(三)善于傾聽每位學生的心聲,創設適合學生成長的環境
基于心理契約理論的班級管理,凸顯了對學生差異性的尊重,班主任要善于傾聽每位學生的心聲,尊重學生的個性化意見,實施最有效的管理,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全面發展創設良好的環境。比如,筆者班中有一位調皮的小男孩,愛動、愛大聲說話。有一次他和任課女教師發生沖突,找到我,一副憤憤不平地樣子說:“我要換班,換到一個沒有xx老師的班里去?!蔽液瓦@位學生進行了詳細的溝通,從他的敘述中了解到,任課老師檢查作業時,他才發現自己昨天回家寫完的作業,早晨上學時忘記裝到書包里帶到學校了,老師就說他沒有做作業,偷懶,找借口。他因為不服氣就和老師吵了起來。筆者這樣開導他說:“你寫完作業了,沒帶到學校,是因為一時疏忽,以后每次上學要養成檢查書包的習慣,不要再遺漏作業了,這樣我和任課老師交流下,你明天帶來讓老師檢查一下,老師批評你也是擔心你不能及時寫作業,學習跟不上……”一場沖突平息了,學生和任課老師也相互諒解了對方。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會遇到各種問題,而基于心理契約的理論去解決問題,會為我們的班級管理注入活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應用心理契約理論創新性地開展小學班級管理,能夠實現以生為本、師生共進的目標,師生之間的和諧程度也會不斷提升,會最大限度地促進班級管理的健康發展,這也是心理契約理論實踐的最高境界。
【參考文獻】
[1]陳芳.小學班級管理中“心理契約”的運用研究[J].教育科學,2016(12)
[2]陸巧獻.“心理契約”視角下小學班級管理的策略探討[J].教育,2019(5)
(江蘇省南通市小海小學,江蘇南通22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