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葛劉
【摘要】在當前日益變遷和創新進步的全球化教育環境之下,國家教育部提出了建設核心素養體系的改革要求,指出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必須要塑造滿足終身成長及社會發展需求的關鍵能力與必備品格。正是在核心素養思想的引領之下,小學德育教育的推進實施能夠指明確定的方向,有效借助多種不同載體發揮多元化教育資源的優勢,把學校的德育活動推向高潮,培育出更多擁有極高道德素養及綜合發展能力的學生,完善學校的整個管理體系。
【關鍵詞】德育活動;培育;小學生;核心素養
在小學生一生的成長進步歷程中,德育教育占舉足輕重的地位,再加上小學生本身就處在價值觀形成的黃金時期,更是要堅持將立德樹人貫徹落實。教育改革指出了各個階段對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要求,自然也給小學德育教育指引了方向。在這樣的背景下,小學學校必須樹立堅定的教育理念,提高對小學德育教育的重視程度,并通過優化德育實踐活動達成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目標,增強德育教育的實效性,讓道德教育在小學校園落地生根。小學學校要積極發動教師參與,喚起學生的投入熱情,并在師生的默契配合和學校整體的支持之下,保證立德樹人與核心素養的落實。
1.利用課堂開展德育教育,培育小學生核心素養
在小學德育教育的諸多載體中,課堂永遠是最為基礎和堅實的教育主陣地,也是德育活動的起始點。所以,在利用德育教育培育小學生核心素養的過程中,學校要對課堂教學常抓不懈,最大化地發揮出課堂的主陣地作用。在課堂學習環節,小學生會集中在一個比較純粹的環境之中,在教師的耐心引領之下和循循善誘之下,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所以,更易達成德育教育目標。學校需要給教師提出的特別要求,即始終牢記核心素養對德育實踐的要求,增加教育的真實性,切實收獲理想的德育教育效果。教師在每堂課程中都要秉持人本觀念,時時刻刻都要表現出愛心及對學生的無限關懷,最大化地尊重學生的尊嚴,給予學生信賴,保護學生脆弱又細膩的心理,表揚正確,糾正錯誤,讓學生在全身心參與課堂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必要的德育知識,塑造良好品德,升華核心素養。為了發揮課堂主陣地作用,把德育活動和課堂教學做實,教師在教學開始之前要做好對學生學情的研究,切實把握學生核心素養和德育素質的發展要求,在教學結束后也要做好歸納總結,評估是否通過課堂教學達成了課前設定的目標,以便在課堂實踐中查漏補缺。
2.結合校園活動實施德育,培育小學生核心素養
優化德育活動不能停留在口號和個別方法的簡單調整上,應切實體現在實際行動中,這樣才能真正達成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對此,學校必須從德育活動的綜合改進層面著手,以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學習給學生提供了享受精彩校園生活、全面融入校園實踐活動的機會,能讓學生感受到校園活動的樂趣。而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因為有著很強的主體性及參與性,更易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更易積極參與到各項的活動體驗中。學校要抓住校園活動的開展機會,加強德育教育,讓校園活動發揮德育教育的功能,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例如,學校可組織開展運動會、演講競賽、班級對抗賽、健康節等校園文化活動,并在活動過程中融入生命教育、安全教育等德育內容中,強化學生對生命與人生價值的認知,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塑造學生積極健康的行為習慣,完善學生人格,豐富學生的德育體驗。在活動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和管理,充分挖掘學生的個體潛能,讓恰當的校園活動為德育教育開路,讓核心素養教育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滲透。
3.通過班會推進德育教育,培育小學生核心素養
班會是開展德育教育的一個重要平臺,在優化德育活動中備受關注。為了提高德育教育的實效性,教師要在核心素養的引領之下,在主題班會活動中開展德育教育,真正抓好核心素養教育的時機,擴大德育教育的影響和帶動范圍。學校要立足學生的實際需求,結合學校整體的培育目標設置有學校特色的主題,并讓學生在自主選題和主動實踐展示的進程中提升德育意識,拓展學生核心素養。主題班會要貼近學生的生活,與德育主題密切關聯,并在有活動目標的指向上突出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這就需要學校精心安排,并保證學生的全面參與。例如,教師可以組織消防安全教育的主題班會,在班會活動中開展一次針對消防知識的搶答比賽,讓學生在主動參與班會活動的過程中,習得大量的消防知識,增進對消防安全的認識,深化對自身所擔當社會責任的理解。再如,在父親節、母親節等節日時,教師可以專門組織感恩教育主題班會,培育學生的感恩情懷,有針對性地完成德育教育,促進核心素養的滲透。
4.運用社會實踐豐富德育,培育小學生核心素養
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能為小學德育教育拓展廣闊平臺,也可以讓學生在更多的真實體驗中受到德育熏陶,培養道德品質,并提升核心素養。尤其是在新課改背景下,引領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受關注度也在大幅度提高,也有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認識到社會實踐在培育學生道德素質和核心素養方面的優勢。各式各樣的社會實踐活動可以引領學生重視周圍情況,可增強學生對全球化的關注,能夠強化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讓學生真正意義上認識我國國情,認同國家,主動傳承和發揚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學校可以組織開展多樣化的公益實踐活動,融入德育與核心素養教育的內容。比如,帶領學生到養老院給老人送上關懷和精彩的節目,利用多樣化的方法給予老人陪伴與關懷,讓學生在參與社會實踐的進程中養成尊老愛老的優秀品格。教師還可以組織開展保護和傳承傳統文化的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文化信心,培育學生的愛國情懷。
5.構建家校合作德育模式,培育小學生核心素養
要切實提高小學德育教育的效率和質量,為核心素養的貫徹落實提供保障,就要改變過去單一化的德育工作模式,提高德育教育的開放性和綜合性。利用家校合作的方法開展德育教育,這對完善小學德育活動和提高學生核心素養有極高的價值。家庭教育對學生的啟蒙和引領作用是非常深刻的,家長對學生道德素質的影響更是潛移默化和深遠持久。所以,學校要特別注意做好與家長的交流工作,提高家校聯合力度,共同推動德育活動的創新開展,在核心素養目標的指導之下達成教育目標。學校要引導家長參與到學校的德育工作中,在彼此溝通的過程中,為家長補充更多家庭德育教育的知識和方法,提高家長的專業度,優化家庭和學校之間的教育配合。比如,學校可以組織德育主題鮮明的親子活動,讓家長在全面參與的同時,增進對學生的了解,完善學生的道德品質。
縱觀目前小學教育的核心目標指向,加強德育教育是重大教育任務。而在日益提高的教育要求指引之下,特別是在立德樹人和核心素養教育理念的約束下,應通過發揮德育活動的德育教育優勢完善學生的核心素養素質。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之下,小學學校需要從整體角度出發,立足本校學生的發展需求和德育教育的創新,結合核心素養理念指導,推動德育活動的貫徹落實,讓德育活動的推進實施直接指向核心素養目標的達成,徹底變革傳統的德育教育模式,給德育教育提供核心素養支點。
(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孫窯小學,江蘇南通22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