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嘉怡
摘? ?要:作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構成部分,傳統節日及重大紀念日所展現的文化內涵和道德價值與德育教育本質存在內在邏輯的高度一致。通過積極探索傳統節日、重大紀念日對小學生的育人功能,積極建設德育陣地,充分推進傳統節日、重大紀念日與小學生育人實踐活動的融合,以期進一步深入挖掘德育資源,提升德育資源增量,為德育教育實踐提供重要的切入點和充足的資源。
關鍵詞:傳統節日;重大紀念日;德育資源;資源發掘;德育教育
作為小學思想品德課程教學當中十分重要且獨特的載體,傳統節日、重大紀念日當中所蘊含的德育資源十分豐富,成為德育教育的重要課程資源。本文將從三個方面來討論傳統節日、重大紀念日德育資源的發掘與教育實踐路徑。
一、積極探索傳統節日、重大紀念日對小學生的育人功能
傳統節日、重大紀念日當中所蘊含豐富的文化內涵和道德價值,對這些德育資源的育人功能進行深入發掘,并將其有機地融入教育實踐活動,對提升德育教育質量有著重大意義,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傳統節日、重大紀念日有助于培養廣大少年兒童的民族認同感與自豪感,促進其愛國主義精神的不斷增強。如清明節,可結合當前提倡文明祭祀,組織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和學習有關革命先輩的事跡來緬懷先輩,教育學生“吃水不忘挖井人”;中秋節,可開展“我們的節日——花好月圓”主題活動,將活動延展到課堂之外,通過說習俗、猜燈謎、投壺射箭、做手工等親身體驗的形式,增強學生對中華傳統節日內核價值的認知。第二,傳統節日、重大紀念日對學生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重要作用。傳統節日、重大紀念日是傳統美德的具體闡釋,對這些節日當中所蘊含的德育資源進行充分挖掘可促使小學生對節日文化及其精神內涵有更為深刻的理解與認識,促進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第三,傳統節日、重大紀念日不管是在形式還是內容方面都是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崇尚自然的自然本源思想的一種闡釋,是和諧為美的一種體現,充分利用傳統節日、重大紀念日這一載體,有助于充分發揮其德育功能,進而引導學生崇尚自然、熱愛自然,尊崇以和諧為美。
二、積極建設德育陣地,注重德育熏陶
小學傳統節日、重大紀念日德育資源的發掘與教育實踐活動的實施要求我們必須強化陣地建設,為教育活動的實施提供多元化的支撐,具體措施如下:第一,學校應注重傳統節日、重大紀念日的校園文化氛圍的營造。每個節日到來之前,學校可組織學生借助黑板報、廣播站等途徑來對節日文化元素進行宣傳與傳遞,將環境的節日熏陶功能充分發揮出來,讓學生都能夠在耳濡目染的環境當中促進其節日文化素養的不斷提升。第二,搭建和完善傳統節日、重大紀念日的網絡教育平臺。信息技術時代下,快速發展的互聯網為人們收集德育資源等信息資料提供了很大便利。因此,學校可搭建一個傳統節日、重大紀念日的德育信息資源數據庫,在節日到來之前就在該網站平臺公布相關的宣傳資料,或是直接以視頻的方式呈現出來,生動、直觀、形象地展現節日習俗文化。第三,通過家長、學校、社會三個主體的結合,與家長進行密切溝通與聯系,利用社會上的資源對開展的教育活動在細節上進一步優化完善。
三、充分推進傳統節日、重大紀念日與小學生育人實踐活動的融合
我們在德育教育教學過程當中應多組織豐富多樣的體驗活動,讓學生們能夠動手實踐,從中獲得感悟和啟發,加深對節日文化的認知,并上升為一種理性的感悟,對人與人之間的關懷有切身體驗,真正培養其對祖國與人民的熱愛之情。
為此,我認為可通過如下方法來開展實踐活動。一是通過講故事來開展德育實踐活動。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分組合作,利用互聯網、圖書館以及口頭訪問等多種途徑來搜集與節日相關的故事傳說,各小組內部通過協商來確定故事的展現方式,對小學高年級學生來說還可將這些故事制作成課件,一邊講故事一邊播放課件,通過生生互動、老師啟發的方式進一步引導小學生對故事當中所蘊含的道理與情感進行深刻感悟,對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文化進行切身感受。二是通過詩詞朗誦的方式來開展德育工作。我國歷代文人墨客創作了許多與傳統節日、重大紀念日相關的優美詩詞、文章,為此,學校可組織學生以小組形式對相關的古詩詞名句、美文等進行收集,并開展詩詞朗誦會還可通過“古詩韻律操”將傳統節日相關的古詩詞背誦和韻律操結合,在學習古詩詞文化的同時增強體質。這有助于小學生了解傳統節日、重大紀念日的文化內涵,同時加深對傳統文化的領悟。三是組織開展書畫比賽。傳統節日或是重大紀念日到來之前,教師引導讓學生通過繪畫方式表達對節日的理解,這不僅有助于學生想象力、創造力的發展,還能讓同學們對節日文化有進一步了解,并在無形當中落實了節日文化當中的道德教育意蘊。四是組織開展手工活動。我國許多傳統節日都是有其獨特的文化符號的,通過手工實踐活動的開展可促進學生動手能力的增強,讓學生對傳統節日文化產生興趣,還能讓學生的學習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常見的和傳統節日有關的手工活動有剪窗花、做燈籠等。五是通過游戲活動來開展德育教育。如教師可根據不同的節日內容來設計相關的趣味性較強的游戲活動,這些活動既可來源于傳統節日,也可來源于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動,據此來讓同學們對傳統節日、重大紀念日的魅力進行親身體驗。比如端午節組織學生學習包粽子、制作風箏等活動。六是把開展的各項活動用文字、圖片、視頻相結合的形式放在學校公眾號上,進一步擴大受眾學生。
總而言之,在多元文化共存的新時代背景下,我們更需要注重傳統節日、重大紀念日德育資源的發掘,并通過豐富多樣的教學實踐活動來發揮出這些德育資源的功能與作用,為實現小學生健康、全面成長提供內在動力。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N].人民日報,2014-02-26(01).
[2]李全文.四川彝族傳統節慶文化中的優秀道德資源開發[J].貴州民族研究,2016,37(12):84-87.
[3]貴州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貴州省志·民族志(上)[M].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2002:335-339.
[4]宋蜀華,陳克進.中國民族概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1:208.
[5]范緒鋒.著名史學家張豈之談入世后傳統文化教育:立足本土擁抱世界[N].中國教育報,2002-01-05(2)
(作者單位: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德興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