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成
摘? 要:課堂是教師教學和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舞臺,這個舞臺可以是靈活多變的,亦可以是情趣盎然的,但必須是有效的甚至是高效的。只有這樣,才真正符合課程改革和生命成長的主旋律,才可以為學生提供真正意義上的求知、實踐與體驗的空間。下面,本文就對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有效課堂的構建策略做些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有效課堂;導入;信息技術;角色扮演
在實行新課程改革之前,就小學語文教學模式而言,仍以傳統的“師講生聽”為主。在這種單一灌輸式教學模式的長期影響下,不僅嚴重阻礙了學生積極性的調動和思維能力的培養,而且還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低下。因此,要想使傳統語文教學長期以來低效的現狀得以及時扭轉,教師就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優化課堂結構,將新課改理念潛移默化地滲透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并不遺余力地探索和尋求符合學生實際和教學實際的教學方法與策略,以進一步構建有效課堂,希望用盡可能短的時間和精力投入換取最大化的教學效益。
一、注重課堂導入,調動學生學習熱情
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關鍵一環,一個成功的導入環節既可以聚焦學生的思緒,使學生形成良好的互動,又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為新課引出奠定基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充分認識到課堂導入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繼而在此基礎上貼合學生的認知水平采取靈活多樣的導入方式,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在教學《飛向藍天的恐龍》這篇課文之初,我對學生說道:“大約兩億年前,美麗的地球曾被一種強大的爬行動物所主宰,它們就是——”學生齊聲說道:“恐龍!”之后,我利用課件出示了恐龍的圖片,讓學生看圖讀出恐龍的名字,再讓學生與同桌交流各自在課前搜集的關于恐龍的知識。在這之后,我板書了課題:飛向藍天的恐龍,并讓學生說一說看到課題,自己有什么疑問。待學生簡單交流過后,我引出了新課:“今天就讓我們跟隨科學家的腳步去一同探索恐龍的奧秘。”如此導入,不僅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而且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二、借助信息技術,創新語文教學視角
小學語文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其中既有趣味橫生、曲折離奇的小說、童話,亦有充滿詩情畫意的散文、詩歌。正是由于語文教材中的文章以感性內容為主,且更為注重對學生積極情感的調動和思想感情的培養,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借助信息技術來創新語文教學視角,將文本所描繪的背景、環境及情景直觀地呈現出來,以此來強化學生的感性認識,使語文教學更具豐富的情味。
在教學《鄉下人家》一文時,我先是讓學生傾聽了課文朗讀,并借助信息技術展現了鄉村生活畫面及文字,以調動學生的視聽感官,使學生對文章大意及語言文字之美進行初步感知。在接下來向學生講解和分析文本內容的過程中,為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我讓學生從文中找出自認為最能體現鄉下人家獨特之美的語句,并與同桌交流感受,在腦海中形成美麗的畫面。之后,我抓住幾個重點景物描寫,與學生一同進行了分析,并運用信息技術進行了直觀展示。如此,通過借助信息技術直觀再現文本情景,不僅創新了語文教學視野,豐富了語文教學內涵,而且還使學生真切體會了鄉村生活的自然親切、優美恬靜,感受了作者對鄉村生活的向往和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三、運用角色扮演,強化學生情感體驗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中,信息的傳遞往往局限于教師與學生之間,留給學生自主體驗與感受的機會卻少之又少,但語文教學歸根結底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情感交流與互動的過程,這就需要教師在傳授語文基礎知識與技能的同時,運用角色扮演這一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感知感悟,以此來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得以深入領悟文章意蘊。
待學生閱讀完《小英雄雨來(節選)》一文,并了解了課文六個部分的大致內容及內在聯系后,為強化學生的學習與情感體驗,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對人物的語言、神情、動作和心理進行深入剖析的基礎上,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來對這一故事進行生動演繹。在這一過程中,我會在教室巡視,對扮演每個角色的學生予以一定的指導點撥。最后,我讓各小組依次上臺展示本組的排練成果,并與全班學生共同評選出了優勝小組。如此,通過開展角色扮演活動,不僅促進了學生的課堂參與,而且還強化了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受到了愛國主義的熏陶和洗禮。
總而言之,構建有效課堂是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改善教學質量的必然選擇,體現了新時期下素質教育對教育教學的最高要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樹立對“有效教學”執著追求的理念,繼而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語文的教學規律展開積極、有效的教學指導,時時反思、不斷探索,以切實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和實效性。
參考文獻:
[1]楊靜.小學語文有效課堂教學的策略與方法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02):47.
[2]甘千秋.小學語文有效課堂實踐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1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