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紅霞 李培蘭
摘? 要:學前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做好學前教育,能夠為幼兒將來踏入做好充分的知識儲備,使幼兒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在學期教育中,教師應充分考慮到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在本文中,筆者將從教學實踐出發,探索提高學前教育有效性的途徑和方法。
關鍵詞:學前教育;有效性;措施;方法
學前教育階段是幼兒成長的重要時期。在這個階段,幼兒剛從家庭中走出,對于社會中的一系列問題都存在著疑問,知識儲備也不夠豐富。通過教師的指導,幼兒能夠學習更多的生活常識,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綜合能力,從而為長遠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回歸幼兒實際,寓教育于生活
幼兒對于事物的理解還處于比較淺顯的階段,對于過于抽象的內容往往難以理解,他們比較喜歡自己熟悉的事物。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應從幼兒熟悉的事物入手,從幼兒的日常生活中尋找素材,讓幼兒能夠產生親近之感,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進行數學知識教學的時候,為了能夠讓幼兒理解“1”和“許多”的概念,我為幼兒帶來了很多圖片。第一張圖片是月亮和星星,我向幼兒詢問:圖片中有幾個月亮,幾個星星呢?幼兒普遍能夠說出“一個月亮”,但是對星星的數量比較難以掌握。我告訴幼兒,我們可以用“許多”這個概念來對星星的數量進行表示。第二張圖片是母雞和雞寶寶,我向幼兒詢問:圖片中有幾只母雞,幾個雞寶寶呢?有的幼兒就會舉一反三,回答有一只母雞,有許多雞寶寶。第三張圖片是青蛙和蝌蚪,很多幼兒都會搶答:圖片中有一只青蛙,許多蝌蚪。通過寓教育與生活的方法,能夠讓幼兒在自己熟悉的事物中去進行理解和感受,從而達到更好地教學效果。
二、貼合幼兒興趣,合理設計課程
幼兒處于好奇心旺盛的階段,對于自己喜愛的事物會投入比較多的熱情。如果教師能夠將幼兒的興趣與課程結合在一起,能夠有效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能夠更好地投入到教學中。因此,教師可以多對幼兒進行觀察,找到幼兒的興趣點,合理設計課程。
例如,在日常教學中,我發現,很多幼兒都非常喜歡《汪汪隊立大功》這個動畫片,他們還會經常模仿動畫片中的人物,解決各式各樣的問題。因此,在一次體育教學中,我為幼兒設計了各項環節,有跳圈、投球、短跑等內容,能夠鍛煉幼兒的身體綜合能力,使幼兒的運動速度、強度都得到提升,并為幼兒設計了游戲開展的背景:冒險灣有人遇到麻煩了,他們都希望汪汪隊能夠幫助他們解決問題。讓我們都化身成為汪汪隊,穿越重重障礙,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吧!幼兒聽到了游戲設定之后,都覺得非常興奮,興致勃勃地討論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優秀的救援人員,幫助大家解決各種困難。在游戲過程中,幼兒的情緒都非常高漲,積極參與到了教師為他們準備的各種運動環節中。通過貼合幼兒興趣的方法來設計課程,能夠有效地激發幼兒的參與熱情,使課堂成為幼兒發揮自己天性的小舞臺,讓幼兒能夠在快樂的氛圍中實現提升和發展。
三、注重師生互動,凸顯幼兒主體
在開展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該關注幼兒在其中的表現,與幼兒進行友好、緊密的互動,關注幼兒的需求,并鼓勵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從而使教學的質量實現提升。教師可以設計不同的問題,引導幼兒對學習內容產生興趣,鼓勵幼兒能夠實現自主探究,從而實現綜合素養的發展。
例如,在一次繪本教學中,我帶領幼兒與我共同閱讀《我爸爸》。在剛開始的時候,我對幼兒提出了問題:大家眼里的爸爸都是什么樣的呢?幼兒紛紛回答:“我的爸爸力氣很大。”“我的爸爸很胖。”“我的爸爸會打籃球。”我讓幼兒帶著自己對于爸爸的回憶,走到繪本中,看看繪本中的爸爸是否和自己的爸爸一樣呢?在閱讀的過程中,我也會針對繪本中的細節向幼兒進行提問。當看到爸爸打敗大野狼的時候,我會對幼兒提問:“我的爸爸非常勇敢,連壞蛋大野狼都不怕。小朋友的爸爸們一定也非常勇敢吧,他都有哪些讓你感到非常有安全感的小故事呢?”在我的引導下,幼兒分享了他與爸爸的故事,讓大家都看到了各種各樣勇敢的爸爸。在繪本閱讀完畢之后,幼兒都對繪本中的內容產生了深刻的印象,并且感受到了父愛的深情。通過師生互動的方法,能夠將幼兒放在學前教育中的主體地位,鼓勵幼兒獨立思考,主動探究學習內容,從而使幼兒成為更加積極、努力的優秀人才。
總之,幼兒園作為幼兒第一個接受教育的地方,在人的一生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如何提升學前階段教育的有效性,是當前社會熱議的話題。因此,在開展學前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對當前存在的問題進行反思,并貼合幼兒的實際情況,設計生活化、趣味化的教學內容。讓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感到開心、感到快樂,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實現幼兒綜合能力的發展,為未來社會培養更加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王芳.幼兒園教學活動有效性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7(50):45-46.
[2]高淞.提高幼兒園教學活動有效性的策略[J].當代教研論叢,2017(04):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