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燕
摘? 要: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同時又是一名小學班主任,不僅僅要傳授給學生知識,為學生解答疑難、困惑,更重要的是師人以德,授人以道,要教會學生如何做人。
關鍵詞:班主任;日常工作;有效性;學生
一、愛學生要嚴而有度
“嚴師出高徒”“教不嚴,師之惰”“愛必嚴,嚴是愛”。愛與嚴兩者是辨證統一的關系。任何時候對學生嚴格要求都是正當必要的。一旦缺乏嚴格要求,放任自流,這種教育理念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任。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嚴而有格。這里的"格"指的是范圍、分寸。班主任對學生的要求要嚴,但不能超過一定的范圍,一定要有分寸。比如,學生犯的錯誤――數學作業未做,一貫表現好的學生一定有其客觀原因,而普通學生就很難說了。班主任再對待這類事件時,不能簡單、草率地批評了事,一定要采用不同方法去嚴格要求他們,這個不同方法就是格。班主任一旦嚴而無格,亂嚴一氣,不分清楚亂批評人,勢必會造成不好的結果,學生也得不到健康全面的發展。因此,愛學生要嚴而有度。
二、平等對待每一名學生的公心
所謂公心,指的是班主任在開展工作時一定要秉承著公正之心,在對待問題的處理上,一定要做到一視同仁。無論是學習成績好的學生,還是成績不好的學生,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在處理問題時,班主任都要做到公平、公正、公開;絕不能因人而異,差別對待。否則,則會給其他學生造成心理上的陰影,進而產生消極抵觸的心理、情緒。在實際工作中,如果班主任能夠做到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則會贏得全體學生的信任,班主任如果能夠真誠地走進學生中,了解每一位學生的需求,加強對學生的心理疏導,幫助他們解決各方面的問題,學生也會更積極地學習,擁護班主任的工作。例如,以五年級上冊的“可能性――游戲公平”內容作為例子,該內容要求學生能計算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經歷具體的活動,去體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游戲規則的公平性等。通過學習本節知識點,讓學生知曉公平性的重要性,讓他們知道游戲規則的公平性是建立在每個人獲勝的可能性相等的基礎上得來的。這種教學就是以最適合的方式展開的,為學生創設公平的學習氛圍,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理解他們的所作所為。這樣既能讓學生學好本節知識,又能發揮出教育的功能。
三、關于引導的藝術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年齡小、自控力差、紀律渙散等,導致其學習效率低。作為班主任,在教育學生時從培養他們良好的習慣入手。如,在課上進行趣味教學,盡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組織好學生的課堂紀律。利用晨會課學習學校的規章制度,提醒學生做好上課準備工作。在課后也要多注意觀察學生的行為,根據他們的表現,選擇出優秀的學生做榜樣去影響帶動其他學生。在日常學習中,也要時刻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逐漸養成認真聽課、認真作筆記;下課要好好休息,養成講文明、講禮貌的好習慣。例如,在學習正負數的相關知識點時,可舉例:在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上,中國女排最終奪得了冠軍。中國女排一共贏了5場,可記作+5,輸了3場,記作()?通過舉例適當引導學生,既能讓他們學習知識,也利于對學生進行相關方面的教育,讓他們都能在此的感染下更加主動地學習知識,為將來報效國家貢獻一份力量。
四、適應教育發展要求,不斷探索德育新方法
作為小學生道路上的引航人――班主任,要緊跟教育發展的新趨勢,傳授知識的同時,也要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要不斷探索、更新德育教育新方法。首先,為人師表,要做好表率作用。小學數學教師,又是班主任,要通過教書育人和授課過程中的言行突出個人魅力,以人格力量去感染學生,使學生在接受數學知識的同時,也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其次,也要以情感人。小學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時,要充滿愛心,設身處地地多為學生著想,想方設法地為學生解決學習數學知識時遇到的困難,從而為做好數學教學工作、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理念提供機制與制度上的保證。
五、班主任要處理好與學生及家長的關系
對于班主任來說,既要教好本職工作――數學學科,同時也要管理好學生,處理好與學生和家長的關系,也要處理好與任課老師之間的關系。班主任是學生的良師益友,因此,要充分了解學生,促進師生之間的平等、民主關系的形成。而且,也要尊重學生的自尊心,做好學生的引導者。與此同時,班主任也要與家長進行主動及時的溝通,客觀地將學生在校的實際情況反饋給他們,虛心聽取家長的意見,共同促進學生的學習與成長。而且,班主任也要與任課教師進行良好的溝通,共同做好班級服務工作,及時了解各科的教與學情況,協助任課教師處理好班級的問題,從而提高各科的教學質量,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效率。
班主任同時也身兼數學學科老師的重任,其教學與管理工作是復雜、繁忙的,需要班主任具有科學的管理藝術。作為班主任,也要以身作則。馬卡連柯說過:“教師的個人榜樣,乃是使青年心靈開花結果的陽光。”小學生模仿能力強,班主任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升教學水平,豐富自我涵養,努力塑造好的形象,為學生做好表率作用,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推動數學教學,才能更好地管理班級!
參考文獻:
[1]張順兄. 小學班級管理有效性的實踐探討——班級管理中運用《學生日常行為表現記錄表》的個案研究[J]. 新一代(下半月),2010,000(012):69.
[2]高春蕊. 基礎教育新課程理念下小學班主任工作研究[J]. 贏未來,2018,000(006):P.308-308.
[3]黃潔芳. 小學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入[J].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9(13):4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