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幾年,我國整體經濟呈現出“疲軟”的態勢,政府對房地產行業加大調控力度,抑制房產泡沫的聚積,此時房地產市場熱度驟降,房地產企業的利潤空間也快速收縮。因此,在宏觀經濟疲軟與政府調控力度增強的條件下,房地產企業發展要逐步由“外”轉向“內”,精耕深挖房地產企業內部的發展空間,控制企業經營成本,實現企業管理結構的升級,提升企業競爭力。
【關鍵詞】 房地產企業 內部控制 風險識別
1. 當前房地產發展狀況
房地產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中的支柱產業,對整個國家的發展和國內生產 總值產生了巨大的貢獻。近幾年,房地產行業進行不斷調整,在國家的宏觀調控和政府出臺的一系列嚴厲措施下,房地產的經營發展可以說是如履薄冰。伴隨著外部和內部行業競爭的雙重壓力下,房地產企業要想穩健的實現其經營目標,就要強化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合理的內部控制可以保障企業經營的效率和效果性,保證財務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性以及法律法規的可遵循性。
2. 房地產行業存在的問題分析
2.1 內部控制環境存在問題
董事層治理結構需要完善,科學的治理結構是現代公司管理制度中的重要特征,良好的治理結構有利于職權的有效配置,協調監督權、執行權和管理權的關系,使治理效果良好統一。當前部分房地產公司內存在崗位設置不清,人員職責不明,一人擔任多崗多職,職權無法分開,不能相互制約,給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行為提供了環境。
2.2信息溝通存在問題
房地產公司內部控制想要得到有效實施,管理層和員工之間的信息及時傳遞與溝通是必不可少的,然而有的房地產公司信息無法在上下級之間和平級之間有效傳遞和及時溝通。信息傳遞與溝通不暢,不僅會導致管理者無法將政策下發給員工,而且員工也無法準確及時的向管理層反映情況。管理層不能聽到下屬的意見,底層員工也無法將問題呈報給管理者,長期如此,公司內部的矛盾就會不斷累積不斷激化,導致對公司經營管理的部門,影響公司的長期利益實現和長期發展。
2.3 風險管理存在問題
房地產公司在接到業務項目后,首先應該對其進行風險評估,然后根據結果 評價其是否可行性決策。然而,房地產公司往往越過風險評估模塊,缺少對投資者的信用等級評價,忽視對整個開發項目資金來源的掌控,缺乏對工程設計、 工程質量、工程工期的嚴格要求,忽略對市場環境和競爭對手的情況分析。總而 言之,作為一個房地產公司,工作中缺少評估風險這一環節,會導致公司面臨巨 大的投資決策風險。一個良好的投資決策會給公司帶來豐厚的利潤,增強公司的 知名度和競爭力,保證公司得到良好發展;而一個錯誤的投資決策可能給公司帶 來巨額損失,甚者導致公司的破產。
3. 造成內部控制存在問題的原因
房地產公司的管理層忽視內部控制的作用,缺乏對內部控制的重視。公司的管理層幾乎沒有經過管理培訓和相關管理知識的學習,他們的管理觀念主要 以房地產商品的開發和銷售為主,重視實際的業績,管理和內部控制的意識較薄弱。個別管理者認識到內部控制的作用,卻理解的錯誤和片面,認為內部控制就是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另外,大部分管理層覺得內部控制需要單獨的部門和人員,增加了公司管理的復雜性,同時增加了管理成本,活動起來受限制,認為建立內部控制制度沒有必要,缺乏實質作用。這都導致內部控制無法得到有效實施,發揮不了其作用。
4. 內部控制問題的解決措施
4.1 完善內部控制環境
房地產公司需要提升企業文化建設,培養員工職業道德與社會責任感,構建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對于管理層人員需要具備現代管理觀念,提升企業內控意識。尤其是作為企業管理層人員,要在建設企業文化過程中起到引導性作用。積極倡導企業各部門員工強化內控意識、提升崗位工作的責任心,面對風險要樹立危機意識,深刻的認識到風險無處不在,嚴格防控純粹風險、審慎處置機會風險,提高工作崗位責任意識與風險觀念。
4.2健全風險評估機制
風險評估是內部控制的關鍵要素。風險評估的健全可以幫助企業對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與企業經營過程中所存在的風險進行清晰的認識,同時針對這些風險因素提出有效的應對措施。應當選擇業務與經驗可以勝任的員工來分析企業內部與外部風險。也可以考慮通過建立風險管理小組的方式進行企業風險控制,由此讓分析不僅更全面,而且也為制定合理的控制措施提供了基礎,有利于達成既定的目標。一個企業應選有不同職能的員工從不同角度分析風險,提升風險分析的及時性,控制措施的針對性,最終達到風險可控,而且形成固定機制,避免因人為的因素而給企業造成損失。
4.3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監管機構
公司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監管機構,是強化內部控制發揮作用的有效手段,是內部控制活動缺德理想效果的有力工具,可以發現內部控制制度的漏洞并及時改正錯誤。房地產公司要想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監管機構,首先必須建立內部控制的監督部門,設立公司內部審計機構,保證其權力的運用和執行。房地產公司的內部監管部門應該直接由董事會領導,由董事會賦予其獨立對公司內部控制監督的權力,發現問題直接向董事會報告,并且具有相應的處置權和決定權。只有內部審計部門被董事會直接領導,才能發揮其獨立性和權威性。另外,內部審計人員是實施監督控制的主體,需要定期教育和培訓,提升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性。
【參考文獻】
[1] 張淑貞.廈門 A 房地產公司內部控制問題探討[J].江西財經大學,2017.
[2] 張爽.DH 房地產公司內部控制案例研究[J].吉林財經大學,2014.
[3] 胡偉.加強房地產企業內部控制的思考.企業研究,2014.
[4] 秦愛英.從萬科的特色內控看房地產企業內部控制問題.現代商業,2015.
作者簡介:王子文(1995.08.20—),男,漢族,遼寧省人,遼寧省沈陽市沈陽理工大學會計專碩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