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士洲
摘要:農村小學班主任專業化水平較低現狀已成為制約學校發展和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原因。本文分別從評價機制、培訓方式、工作思路、價值引領等方面綜合探究班主任專業化成長具體策略,希望能夠對相關教育人員具體工作提供更豐富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農村小學;班主任;專業化成長
農村小學班主任專業化水平較低,師資結構老齡化嚴重,班主任工作動力不足,嚴重制約學校的發展。近年來,我在農村小學從事班主任管理工作,從評價機制、培訓方式、工作思路、價值引領等方面做了很多嘗試,力圖為班主任專業化發展指明方向。
一、多元評價添動力
科學合理考核評價制度是激發班主任工作熱情關鍵。有些農村小學班主任評價考核方案多年不變:“做多做少一個樣,做與不做一個樣。”此舉讓很多“老班主任”習以為常,班級管理“暮氣沉沉”。于是我在考核評價制度上做如下嘗試:
(一)正副聯手攜科任參與同行
在考核評價方案里,我們倡導“抱團取暖”,班級事務不再是班主任一人之責。副班主任雖是協助者,但班級管理、活動都變成兩個人的事,考核分數也按照任務比例分配。有時我們也嘗試鼓勵科任教師參與班級管理,每年評比“最佳班級拍檔”也少不了科任教師。這樣正驗證一句話:班級是我家,管理靠大家。以每學期末給學生寫操行評語為例,以前是班主任一人包干,工作量大且主觀性強。現在我們做如下調整:依照班級人數,班主任承擔60%,副班主任承擔40%,副班主任是雙班數學老師或統一考查學科的教師則只承擔30%。教師對此改革舉措非常贊同,正、副班主任合作更高效、更愉悅。
(二)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結合
所謂他評,就是以班級管理工作為中心,由校領導、同行班主任、校內同事、學生家長、社區人士等分別從各自角度,獨立地對班主任表現和工作效果進行分析評價。所謂自評,不是讓班主任針對一長串項目自我打分,而是先讓班主任對班級學生進行評價,然后根據評價結果,對班級管理制度、學習氛圍以及自己管理風格與學校環境之間吻合程度反思。這種以發展和反思為主的評價,以促進班主任自身發展為目的, 并沒有將評價作為對班主任進行獎勵和懲罰的依據,用意就在于在沒有獎懲情況下,激發班主任的內省力,促使其改進工作,促進專業化發展。
(三)等級評定和評語評價共構
對班主任進行評價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是對班主任進行獎懲;二是促進班主任成長。我建議,對于班主任評價結果采用等級評定可分為優秀、良好、合格、待合格四種和評語評價相結合的呈現方式。在評語方面,要辯證分析影響評價結果的主觀和客觀原因, 充分考慮班主任想法及其所在班級學生的意愿,保證評價結果準確、合理、客觀、公正。
二、多樣培訓聚合力
學校針對班主任特點積極嘗試、創新培訓方式,為班主任快速成長,實現發展愿景提供抓手和平臺。
(一)改常態例會為分享診斷會
班主任例會是每月重要工作,以往都是政教主任“一言堂”,不是傳達精神就是分配任務。我們轉變常態例會思路,開展多樣工作研討:有優秀班主任經驗分享會,有書香班主任活動推薦會,有年輕班主任管班診斷會。教師在會上講自己育人故事,說自己育人藝術,分析自己治班得失,共同探討班級管理策略和方法,有效地推動大家反思,從而改進工作方式。
(二)抓常態研討加分層學習
每月線下常態研討外,還組織線上集中培訓和分層學習。政教處針對班級、家校中存在共性問題集中開展研討交流,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特點提出研討話題,分層探討工作方法。每個班主任就相應問題完成集中和分層培訓學習單。
分層培訓學習單設計以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暴露出的諸多問題為基礎,如,解決問題過于簡單粗暴、缺乏人文關懷、缺少活力創新等。因此,我們為每個年級班主任“私人訂制”一套學習案例。教師通過參考借鑒尋找差距,對照案例反思自己的行事方式,從學習中汲取他人的工作智慧,優化管理策略,不斷提升治班帶班水平。
三、創新思路激活力
新思路和做法能激發班主任工作活力,從而打破班級管理暮氣沉沉工作氛圍。我嘗試:
(一)新班主任“教、扶、帶”
新班主任成長困惑是:班主任工作包含哪些?如何處理常見的班級事件?班主任工作注意事項有哪些?遇到比較棘手問題如何解決……新班主任創新思維相對較強,因此如何引領他們發揮自己特長進行帶班特色創建?結合新班主任成長需求,就可以進行頂層研訓課程制訂。如系列專題:1.班主任常規工作了解;2.班主任專業技能學習;3.班級常見事件處理與注意事項;4.班級管理疑難問題解答;5.帶班特色的創建。
(二)骨干班主任“提、拎、推”
骨干班主任經驗相對豐富,如何進一步提升?這是他們成長的困惑。因此,骨干班主任成長方向就定位為:提、拎、推。將骨干班主任經驗以專業化角度進行提煉,拎出各自班主任經驗特色,推出個性化與專業化相結合成長展示平臺,為進一步專業化成長助力。如:
第1期,專業認同:怎樣看待班主任工作;
第2期,專業特色:治班亮招;
第3期,展業課堂:最得意(難忘)的一節班會;
第4期,專業研究:班主任如何做課題研究。
(三)為班主任建立個人成長袋
為班主任不同階段成長指明方向,建立班主任成長記錄袋。
1.特色班主任晉級方向。(1)班主任工作滿3年且特色凸顯,進行特色亮招、展示;(2)晉級通過,進行一年研修學習,對特色進一步提煉。
2.骨干班主任晉級方向。(1)班主任工作滿5年且帶班成績凸顯,進行帶班經驗介紹、分享;(2)主持區級及以上德育課題研究;(3)在學校成立骨干班主任工作室,帶領2~3名年輕班主任。
3.班主任帶頭人晉級方向。(1)班主任工作滿7年且帶班成績、帶班特色凸顯,且在區域內有一定引領輻射;(2)在區級及以上班主任培訓中進行經驗介紹、分享;(3)在區級及以上成立名班主任工作室,帶領5~8名骨干班主任;(4)主持市級及以上德育課題研究;(5)承辦至少兩場區級及以上班主任送教、展示活動。
四、結語
五年來,通過開展多層面、多樣化班主任專業化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為學校行政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切實提高班級管理水平,為農村小學專業化管理注入活力,直接推動學校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燕.小學班主任隊伍建設之路[J].新班主任,2020(1).
[2]許界群.班主任工作坊建設的實踐與探索[J]. 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6(9).
(責編? 翁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