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麗霞
摘要:小學閱讀教學對于語文教學來講非常重要,直接影響著學生閱讀能力、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的培養和養成。從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來看,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需要引起高度重視,盡快加以解決。本文主要從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不足入手,嘗試探索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提升路徑。
關鍵詞: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升;路徑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體系中的重要一環,不僅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對語文課程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最大限度地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進而實現培養學生終身閱讀的長遠目標。此外,通過有效地實施閱讀教學,對學生更好地理解、消化和吸收語文教學內容,也具有較好的促進作用。
當前,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閱讀氛圍、閱讀方法、閱讀興趣等方面,需要廣大的農村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更加重視語文閱讀、更加深入地鉆研語文閱讀教學,有針對性地解決制約閱讀教學提升的瓶頸問題,推動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現更好的發展。
一、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不足和問題
(一)自主閱讀意識不強
隨著農村生產力和生產方式的深度變化,農村產生了大量青壯年勞動力,這些新型務工人員大多選擇到城市務工。對于小學生來講,由于父母長期不在身邊,對自己的日常學習和生活缺乏有效的監督和指導,很容易產生自由散漫的情緒,而隔代撫養本身就存在管理松散、溺愛現象嚴重等問題。這些因素導致農村小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不足,重視不夠,課余時間內由于缺乏父母的監管和督促,大多數學生都愿意進行玩耍娛樂等活動,很多學生對語文課留下的閱讀作業存在畏難情緒,不愿意進行自主的閱讀學習。而學生的爺爺奶奶等由于文化基礎、思想意識方面存在的不足,也無法對學生的語文閱讀進行管理和引導,導致小學語文閱讀難以深入學生的生活中。
(二)閱讀習慣存在偏差
需要看到的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不僅需要通過閱讀課來實現,更需要通過日常的閱讀行為,逐漸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目前,很多學生的閱讀習慣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
一是閱讀信馬由韁,完全按照個人興趣來進行,從小學生的身心特點來看,大多喜歡故事類的書籍,因此,在閱讀過程中,小學生也大多會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書籍,導致閱讀范圍過于狹窄,無法滿足語文閱讀教學的現實需要。
二是閱讀過于表面化,不求甚解,很多學生只是把閱讀注意力放在了古詩情節上、故事插圖上,而對于文章的寫作方式、修辭方法、詞匯和生字等重視不足,更沒有進行深入的思考,導致閱讀效果相對較差。
(三)課堂教學方式單一
由于小學生語文閱讀的獨立性較差,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拿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對學生的閱讀行為進行引導,導致教師無法拿出大量的時間進行教學方式的創新。大多數農村小學都配備了多媒體設施,可是在多媒體課件制作與閱讀教學的結合上還存在一定的短板。
而對于一些偏差地區和落后地區的農村小學,多媒體設施普及還不十分完善,導致個別教師實施閱讀教學通過朗讀等方式進行,由于課堂教學的方式較為單一,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會導致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大大下降。
(四)學生閱讀的資源不足
需要看到的是,閱讀能力的提升和閱讀習慣的養成,絕非一蹴而就的,也絕非僅僅依靠課堂教學就能有效解決的,而是需要長時間的潛移默化和熏陶的。
而作為農村小學生來講,一是家庭閱讀氛圍不強,很多學生家長沒有閱讀的習慣,自己不喜歡閱讀,自然也就不能給學生發揮很好的示范和影響作用。二是閱讀資源匱乏,很多家庭都沒有藏書,或者藏書很少,加之農村小學的圖書室和閱覽室等建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導致學生無法在課余時間獲得充足的圖書進行閱讀。
二、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路徑和對策
(一)不斷完善農村小學語文閱讀資源
一是從學校的角度,不斷加強圖書室和閱覽室的建設工作,通過教育職能部門增加投入等方式,有效提升小學閱覽室和圖書室的藏書數量和藏書質量,對一些破損、陳舊圖書及時進行更換,加大電子閱覽室和圖書室的建設力度。
二是加強班級的閱讀資源。在教室里面放置一些故事類、自然類的圖書,讓學生利用課間和午休時間自主進行閱讀,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進一步培養和引導學生建立熱愛閱讀的習慣。
(二)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
在閱讀課過程中,教師不僅僅要通過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增加語文知識,更要通過閱讀課程,讓學生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方法。
一是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在閱讀課上,教師可以給學生制定一篇作品,結合作品提出幾個問題,讓學生通過自己的閱讀,準確地找出問題的答案。
二是鼓勵學生記錄閱讀感悟。通過語文閱讀課,不僅要引導學生進行閱讀,還要引導學生記錄讀書體會和觀后感,讓學生把閱讀獲得的心得體會及時記錄下來,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有效鍛煉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有針對性地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
閱讀興趣是學生提升閱讀能力、養成閱讀習慣的關鍵。一要在閱讀教學中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在閱讀課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視頻、音頻、動畫等方式,對一篇閱讀作品的內容進行概括,進而激發學生主動去閱讀的興趣和主動性。比如《我的長生果》這篇課文,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等方式,營造出一種神秘的氛圍,卻不透露具體的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的閱讀沖動。
二是結合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比如《竊讀記》這篇課文,教師就可以通過分析課文內容,讓學生感受到自己能夠隨意進行閱讀就是一種幸福,要加倍珍惜來之不易的閱讀機會,自主進行閱讀。
(四)引導學生及時分享閱讀成果
小學語文教師要及時組織各種主題讀書活動,引導學生分享讀書心得,進一步感受閱讀帶來的快樂。一要開展讀書交流會,讓每一名學生對自己閱讀的書籍發表看法和心得體會,通過讀書心得這個舞臺,讓學生敢于展示自己。二要舉辦主題寫作活動,讓學生根據某一篇課文,有針對性地進行模仿,然后通過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點評,讓學生看到自己的習作與范文之間的差距,特別是范文中修辭手法、文章結構等方面的獨特之處,進一步激發學生熱愛閱讀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黃錫龍.淺談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周刊,2019(11).
[2]董素梅.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學生觀察能力提升[J].中外企業家,2019(11).
(責編?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