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時代的教育下要著重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這樣才能讓學生具備能夠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品格和能力。在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德育滲透。在日常教學中融入德育,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在日常體育訓練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小磨礪他們的意志,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主要研究的是在核心素養視野下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如何有效地進行德育滲透。通過探究,希望能切實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通過有效的德育滲透使其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德育滲透
司馬光曾說過:“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自古以來,國之亂臣,家之敗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也。”德育自古以來都是一項重要的工作,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然而在長期的應試教育體制下,很多家庭、學校幾乎都忽視了德育。把握不好德與才的分寸,學生在德育方面就發展不起來。俗語有云:“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無才是次品,無德無才是廢品,有才無德是危險品。”可見德育的重要性。小學階段是我國教育的基礎階段,對小學生的身心發展有著深遠影響。因此,小學體育教師應當探究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進行有效的德育滲透,幫助小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提高他們的思想和政治覺悟。
一、對小學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認識
小學體育學科核心素養是指:通過體育學科學習,學生所能掌握與形成的終身體育鍛煉所需要的、全面發展必備的體育情感與品格、運動能力與習慣、健康知識與行為。其中講到培養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方法和途徑時,提到在體育課堂教學中要重視德育滲透。體育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利用游戲、比賽等手段對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教育,讓學生能夠樹立關心他人、互幫互助的良好意識和與人和睦相處、寬容他人的優秀品質。要始終把德育貫穿整個課堂教學,最大限度地在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
可見,在小學體育學科核心素養中,德育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對于小學體育學科而言,體育教師要在學科核心素養下結合德育進行體育實踐和探索教學,尋找德育與體育學科的切入點、關聯點與結合點,并進行整合、融入,進而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質量,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和品質。
二、德育的內涵
德育的范圍很廣,分為廣義德育和狹義德育兩個方面。廣義的德育主要是指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全體社會成員在政治、思想、道德等多個方面進行教育活動,包括社會德育、社區德育、學校德育、家庭德育等多個方面;狹義的德育主要是指學校的德育,也就是指學校領導、教師等按照社會或階級要求對學生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進行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的影響和教育,使學生能夠形成社會與階級所需要的道德品質。
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說過:“教學如果沒有進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種沒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沒教學,就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對小學體育學科來說,進行德育滲透的意義在于:(1)凸顯體育教學的趣味性和教育性,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2)弘揚體育精神,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集體精神。(3)強健學生的體魄,促進他們的人格培養。(4)有利于培養學生處理突發事件的思維和方式。
三、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有效德育滲透的策略
(一)提高運動能力,培養心理素質
體育學科的教學首先要以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為主。運動能力是人的體能、體育技術、心理能力等在活動中的綜合表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在提高學生運動能力的基礎上培養他們的心理素質。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設計趣味性強的游戲,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保持學習熱情,增強心理素質。
例如在教學“后滾翻(一)”這一內容時,可以設計游戲“炸油條”。通過游戲教學讓學生掌握后滾翻的動作要領以及正確的翻滾方法,能夠正確做出后滾翻后倒滾動、翻掌貼肩動作,最重要的是通過教學發展學生的柔韌、靈巧、空間感等身體素質。在教學中滲透德育,培養學生積極參與、團結協作、不畏艱難、努力進取的優良品質。教學伊始,教師首先講解、示范后翻滾動作方法。待學生掌握了后翻滾的基本要領后,再做游戲的準備活動:(1)游戲活動“報數組團”,講解游戲方法和規則,帶領學生進行游戲。(2)讓學生充分活動各關節(4×8拍)。(3)模仿翻掌貼肩動作練習。在完成了完整的教學后,可以讓學生進行完整的動作嘗試。組織“炸油條”游戲,在游戲中積極鼓勵學生。還可以組織游戲比賽,并對獲勝隊伍進行表揚。通過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強化了學生適應游戲環境的能力。在游戲中即使遇到挫折,或者即使動作完成度不高也咬牙堅持。有的學生在完成反復的動作后身體疲憊,但為了不影響團隊的成績,依然選擇堅持到底。在這樣的環境中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意志力。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學習情緒高漲,在運動中不驕不躁、不拋棄不放棄,很好地增強了他們勝不驕、敗不餒的素質。
(二)強化健康行為,養成鍛煉習慣
培根曾說:“健康的身體乃是靈魂的客廳,有病的身體則是靈魂的禁閉室。”體育學科的設置就是為了增強學生的體質,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強化學生健康行為,讓其養成經常鍛煉的良好習慣。由于電子產品的盛行,現在很多小學生都沉迷其中,對體育鍛煉的興趣越來越淡。這不僅會危害學生的身體健康,還會影響他們的心智,使其變得懶散、萎靡不振。由此體育教師應當想方設法,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強化學生的健康行為,使其養成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
例如在教學“武術基本功(一)”這一內容時,可以通過激趣引導、體驗探究環節,采取由易到難、層層遞進的教學方法,將感知、思維、實踐活動、品質培養、能力提高等緊密結合,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同時培養學生愛運動、勤思考、終身鍛煉的習慣。首先,教師可以利用“聞雞起舞”的情景,在中國功夫伴奏下讓學生模仿電影中的武打動作,由此導入課題。其次,采取教師表演、師生互動的方式進行武術基本功的教學,層層推進,使學生掌握弓步架打、彈踢沖拳、仆步亮掌等武術基本功動作組合,發展他們的體育能力。最后,設置拓展能力環節,通過分組創編武術基本功組合動作的訓練,啟迪和拓展學生思維,讓其能學以致用,陶醉在武術中,滿足學生求新鮮、求刺激、求異、求成功的欲望。
(三)發揮游戲功能,提升體育品德
由于體育學科的課程是活動,是運動認知性課程,如果教師單純進行課堂講述,只會令課堂枯燥無味。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遵循人體生理機能活動能力變化規律、體能發展適應性規律的前提下,發揮游戲育人功能,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體育技能,掌握體育知識,培養體育意識,提升體育品德。
以四年級下冊體育游戲“跑跳接力”為例,這個游戲的設置就是要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發揮游戲育人功能,寓德育于游戲中,通過游戲營造輕松愉快的氣氛,潛移默化地發展學生體格、體能,培養他們優秀的體育品德。“跑跳接力”是一個綜合性游戲,它通過跑、跳來完成游戲,對學生速度、靈敏性、彈跳等素質有一定的要求。游戲規則:學生從呼啦圈上跑步前進,到底端后與去時一樣從呼啦圈上跑步返回。游戲要求:(1)去和返一樣,只能一只腳踏進呼啦圈,不能同時兩個腳在一個呼啦圈內。(2)不能踩到呼啦圈邊緣。(3)跳躍前進,只能落在呼啦圈里,到底端后再跳躍返回,擊掌交換。每個學生只能跳一次,且只能雙腳起跳、雙腳落地。去時是跳躍前進,返回則是快速跑回。跑跳在這個游戲中都很重要,尤其這是一個接力游戲,更考驗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要順利完成游戲,每一位學生都必須盡力而為,但凡有一位學生做得不好就會影響整個團隊的成績。每個學生都在思考如何才能更快完成游戲,取得更好的成績。大家在一起討論,體現了集體的智慧,展現了很好的合作能力。在游戲中,學生必須遵循游戲規則,雖有求勝之心,卻是在合作之上通過共同努力、公平競爭獲得的成功。在游戲中教師不偏不倚、公平公正,為學生樹立正義典范,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中小學德育大綱》指出:“寓德育于各科教學的內容和過程中,是每一個教師的職責。”德育的滲透應該是多方面的,教師在體育課堂教學中要運用科學的方法,在教學實踐中給學生思考的空間,捕捉德育因素,把德育滲透到教學的每一方面,健全學生體魄、增進健康、提高身體素質的同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養成良好的品德。
(二)建議
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應該做到:(1)對教學內容充分理解,全面分析,從多維度找到德育的切入點,全方位進行德育滲透。(2)發揮“游戲”“活動”的優勢,滲透德育。寓教于樂,在知識傳授中讓學生感受學習的樂趣。(3)加強教師自身師德素質建設,做學生的榜樣與楷模,凸顯良好的師德風貌,通過言行舉止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
參考文獻:
[1]關向陽.淺談德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有效滲透[J].中國校外教育,2017(5).
[2]洪波.核心素養下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的實踐與探索[J].讀與寫(上,下旬),2020,17(4):244.
[3]鄒美文.核心素養下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的實踐與探索[J].體育師友,2018,41(5):8-10.
[4]張細謙,張仕宜.核心素養導向下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路徑的優化[J].體育學刊,2018,25(2):76-80.
[5]禚麗麗.體驗學習,立德樹人:素養導向下小學體育學科德育實施的路徑優化探微[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0,28(4):95,98.
作者簡介:胡林冬(1969.4—),男,臨海小學一級教師,中學一級教師。本科學歷,曾長期在課余時帶無線電測向團隊,所帶集體和個人多次在全國和省無線電測向比賽中獲得一等獎。多次獲得省無線電測向活動“優秀輔導員”稱號。目前課余帶籃球社團。研究方向: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及課外培訓心理研究及德育滲透。
編輯 陳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