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紅
摘 要:要在教學環節凸顯出課程的核心素養,應當從全面的角度去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小學語文知識的學習,需要學生掌握基本的語言基礎,同時要有效應用語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是踐行素質教育以及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分析學生聽說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并根據自身教學經驗提出一系列教學措施。
關鍵詞:小學語文;聽說能力;課堂教學
語文是一門基礎的學科。小學時期,學生對語文課程的學習,要建立在教材的基礎上,從識字寫字、閱讀、語言表達等方面全面發展。在語言應用的過程中,學生自身的智力得到了更好的發展,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也因此發生了一定的改變。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是素質教育更為關注的教學重點,也是當下教師必須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聽說能力的重要性
具備一定的聽說能力,小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就會集中,可以更好地吸收老師所講述的知識內容。同時,學生也會因此對知識產生深入的思考,通過語言交流和老師之間對語文知識進行探討分析。這樣一來,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就會得到更大的進步空間。小學語文是學生接觸其他學科的基礎,語文知識的學習必須依靠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而借助語文課堂教學去培養小學生的聽說能力,就可以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和老師之間進行有效的互動。長此以往,小學語文課堂的活躍度會得到提升,學生在課堂上也會獲得更多豐富的語文知識,對學生有著十分深遠的積極影響。因此,教師要在小學語文教學環節重視對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1]。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聽說能力培養的有效策略
小學生對各種知識都十分敏感,他們很容易對富有趣味性以及新鮮的事物產生興趣。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需要老師結合這些因素,為學生打造更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堂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為學生帶來多樣化的語文課堂,促進他們聽說能力不斷提升。
1.構建和諧教學環境,培養學生的聽說習慣
環境對學生學習習慣以及心態的影響十分深遠。在小學時期,學生很容易受到外界各種因素的影響。作為教師,便要正確認識環境對學生的重要價值,在素質教育提倡的教學目標中,為小學生群體構建和諧的學習環境,并在此環境的激發和引導下,更好地讓學生吸收所學習的語文知識,從而幫助他們養成更好的聽說習慣,為學生聽說能力的有效鍛煉打好基礎。
比如,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四年級學生所接觸到的自然奇觀課文,有一篇是《鳥的天堂》,學生自身的想象力有限,很難通過文字內容體會到美感。此時,教師可以借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構建更和諧的學習環境,為學生呈現出《鳥的天堂》這篇課文的音頻閱讀與圖片的結合形式。在這種環境下,學生猶如身臨其境,能夠在有感情朗讀的引導下,投入課文的學習場景當中。此外,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主動在課堂上為同學閱讀課文,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聽說習慣[2]。
2.開展文字游戲教學,鍛煉學生的聽說能力
語文知識對學生聽說能力的鍛煉,需要教師打破以往的教學形式,引入一些具備新奇性以及趣味性的教學方式。例如,教師采用文字游戲教學,不但可以活躍課堂氛圍,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也能在學生共同參與游戲的環節,鍛煉他們自身的聽說能力,由此實現素質教育的教學要求。
例如,《幸福是什么》這篇課文,在學習之后,為了加深學生對幸福的理解,可以組織學生展開文字游戲。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為兩人小組,一個人提問:“對某個動物來說,幸福是什么?”對方回答“幸福是……”,例如,對小狗來說,幸福是肉骨頭,等等。這種游戲活動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且鍛煉學生的聽說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好基礎。
3.結合實際生活組織實踐活動,強化學生聽說能力
語文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范圍十分廣泛,學生具備聽說能力,可以幫助他們在生活中與他人更好地相處。教師可以結合實際生活帶學生參加一些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去強化他們的聽說能力。這種實踐活動包括演講比賽、作文競賽以及話劇表演等。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是教學的重要內容。教師要認識到自身的教學職責所在,對語文的學習價值有明確而清晰的了解,在充分掌握小學生學習狀況的基礎上,為他們創造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堂,實現對學生聽說能力的高效培養。
參考文獻:
[1]胡小玲.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能力的評價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9.
[2]王彩霞.3~4年級語文聽說能力測驗的初步編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8.
編輯 陳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