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雪婷
摘 要: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理念以全新的教學方法為主,而其中趣味課堂是十分有效且常用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在小學階段,在英語課程的教學方面,教師更應注重課堂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積極地參與進有效的課堂學習中,在增強英語課堂趣味性的同時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及綜合能力。將以增加實物教學、合理利用多媒體設備、創(chuàng)設趣味性較強的教學情境、課堂中增加趣味性游戲及利用肢體教學的方式,提升英語課堂的趣味性,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為學生未來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關鍵詞:小學英語;趣味課堂;構(gòu)建
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好奇心強、想象力豐富等特征,因此在學習新語言方面較有優(yōu)勢。增強小學英語課堂的趣味性尤為重要,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同時可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及綜合能力。在小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打破傳統(tǒng)教學方式,使學生處于寬松活躍的課堂氣氛中,靈活有效地對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克服以往英語教學的弊端,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整體學習效率。
一、以實物教學方式增強課堂的趣味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不善于運用概括性、抽象化的學習方式,更適合使用直觀化、形象化的學習思維接受吸收新知識。因此,小學英語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本階段特點及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在課堂教學中加入生活中常接觸的實物,對英語知識點展開有效教學,此項措施可極大提高學生的專注力與興趣。例如,在小學英語“My home”一課中,教師在教學“Where is my...?”的句型時,教師可利用課堂上的桌子、椅子、書、水杯等做例子進行演示,比如教師對學生提問:“Where is my cup?”促使學生結(jié)合教室實際情況進行回答。同理,可由學生之間合作配合以實物形式進行問與答的學習模式,學生的興趣被有效帶動,同時有利于營造課堂氛圍,增添趣味性。可有效地推動學生學習與生活的有效結(jié)合,更加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及提升[1]。
二、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方式
隨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擴大,多媒體教學方式的運用已經(jīng)成為當今教育事業(yè)極為重要的一項技術。在小學英語中合理有效使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可促使學生更加直觀地學習、理解及吸收。例如,在教學與動物相關的英語知識時,教師可通過多媒體設備播放動物的動態(tài)圖片加以音效的配合進行教學。比如在學習“tiger”一詞時,運用多媒體播放一只栩栩如生的老虎,配合老虎的叫聲音效及“tiger”的發(fā)音,這不僅可加深學生對單詞的印象,同時能有效增強英語課堂的趣味性,使傳統(tǒng)課堂不再單調(diào)。因此,在英語課程教學過程中,合理恰當引用多媒體方式進行教學,可有效提升英語課堂的趣味性,同時提高學生的專注力和想象力。
三、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課程,其學習方式主要通過聽、說、讀、寫進行,其中“說”的能力顯得尤其重要,因此教師可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有趣的教學情境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說”的練習[2]。例如,教師可設計小羊蘇西到小豬佩奇家找喬治玩的場景,一名學生扮演小羊蘇西敲門說:“Is Jone at home?(喬治在家嗎?)”另外一名扮演小豬佩奇的學生說:“Hes not home.(他不在家。)”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加強學生“說”英語的能力,同時有效提升課堂氣氛和趣味性。在此過程中,學生的社交能力和表達能力均得到鍛煉。
四、教學中增添趣味性游戲
教師可設計有趣的英語游戲吸引小學生的興趣,例如,在學習數(shù)字部分時,教師可設計有趣的數(shù)字接龍小游戲,引導學生按照順序說出英文1、2、3……的數(shù)字,或使用逆向思維方式引導學生用倒序的方式玩游戲,比如第一個學生說“ten”,第二個學生要說“nine”,以此類推,出現(xiàn)順序錯誤或者不遵守游戲規(guī)則的學生會被淘汰,學生熟練之后加快速度和難度進行游戲。此游戲不僅可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同時促使學生全部加入游戲?qū)W習之中,提高教學效率。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加入趣味性游戲環(huán)節(jié),對趣味課堂的構(gòu)建起到極大作用[3]。
五、利用肢體教學,強化學生理解力
在小學英語教學的課堂上,教師運用生動形象的肢體動作進行教學,加深學生對英語單詞的記憶力,同時提高英語課堂的趣味性,通過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進行優(yōu)化。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尚小,專注力較差,自制力不強,并且處于接觸英語學習的初期,進而導致學生認為英語課程較枯燥、無趣。部分學生會出現(xiàn)上課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現(xiàn)象。正因為如此,教師更應抓住學生這一階段心理發(fā)展特點,加強夸張的肢體動作教學方式,引起學生注意力,幫助學生理解單詞含義。例如在關于身體部位的教學中,教師即可充分利用肢體教學方式輔助學生進行理解、吸收,如“eye(眼睛)”“ear(耳朵)”“mouth(嘴巴)”“nose(鼻子)”等的教學時,教師可運用夸張有趣的肢體動作進行輔助教學。生動的肢體動作教學方式不僅能增添英語課堂的趣味性,同時能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深刻理解。
綜上所述,小學階段英語趣味性課堂的構(gòu)建可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包含引入游戲、創(chuàng)設情境等十分有效的教學方式。小學階段是學生接觸英語的初期,同時是為將來學好英語打下堅實基礎的時期。作為小學英語教師,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加入創(chuàng)新的思路,將對學生英語學習起到十分高效的作用,促進小學生真正地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興趣,同時有效提升英語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蔡杰霞.淺析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英語趣味課堂構(gòu)建策略[J].新課程導學,2020(20):93,95.
[2]于晶.探索趣味教學之路,構(gòu)建小學英語活力課堂[J].求知導刊,2020(25):75-76.
[3]吳艷.倡導核心理念,構(gòu)建快樂課堂: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小學英語趣味課堂構(gòu)建策略[J].小學生(下旬刊),2019(5):7.
編輯 陳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