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權余
摘 要: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需要重視情境創設,通過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中,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保證課堂教學質量。首先分析情境創設應用于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的基本原則,然后探究其具體的教學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情境創設;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策略
在新課程改革環境下,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而傳統教學模式當中,很多教師對道德與法治教學重視度不高,教學方式比較傳統,導致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不高。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還需要充分認識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性,在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時候,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道德與法治知識內容,從而保證課堂教學質量。
一、情境創設應用于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的基本原則
1.生活性原則
小學生年齡小,缺乏生活經驗,而道德與法治的最終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與法律意識,也就是將教學落到生活的實處。所以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的時候,需要遵守生活性原則,引入更多生活資源,讓學生學會去發現和挖掘生活,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1]。
2.形象性原則
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模式依然停留在形象思維階段,所以教師想要更好地保證課堂教學效果,就需要在創設教學情境的時候,堅持形象性原則,將一些枯燥乏味的內容用形象生動的方式展示出來,更好地激發學生想象力,提高教學效果。
二、情境創設應用于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策略
在新課程改革環境下,將情境創設應用于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能夠起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以下針對情境創設應用于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具體策略進行分析。
1.與生活結合,創設生活化情境
“生活即教育”,尤其是類似道德與法治類的學科教學當中,更需要將教學與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能夠將自己學習和掌握的知識內容靈活應用到生活中,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認識和理解。所以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的時候,還需要有效地結合生活,通過聯系實際生活,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更好地調動學生對道德與法治學習的好奇心,培養學生的道德水平與法律意識[2]。例如,在“遵守法律條文與道德規范”相關知識的教學中,可以將生活中學生比較熟悉的事件拿出來創設生活化情境,類似“到醫院看望病人的時候,我們應該保持安靜”“坐公交車的時候,我們應該主動給老弱病殘幼讓座”“買票或者買其他東西的時候,需要自覺排隊”等,通過生活中一些常見的事件,讓學生將知識點與生活聯系起來,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知識。此外,教師在平時教學中,也需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意識與能力等,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與活動結合,創設活動情境
在小學階段,學校會舉辦各種各樣的班級活動、校園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所以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的時候,也可以將各類活動有效地結合起來,通過創設活動情境更好地鍛煉學生個人榮譽感與集體榮譽感[3]。而教師在選擇活動的時候,盡量選擇一些學生參與過的活動,更容易調動學生的情感,學生也更愿意參與,在創設教學情境的時候優先選擇學生能夠接受的方式,保證教學效果。例如,在培養學生環保意識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能夠自覺地愛護環境,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或者周末、節假日的時間,帶領學生去參加課外實踐活動,通過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從而進一步鍛煉和提升學生的環保意識。
3.引入多元化教學,創設多元教育環境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很多教師習慣采取單一的教學方法,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普遍不高。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還可以引入更加多樣化的教學手段,為學生創設多元教育情境,讓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學習更多道德與法治相關知識。同時,在日常教學中,教師也需要重視教學滲透,將一些道德與法治知識滲透到學生生活和學習的方方面面,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例如,教師在開展多元化教學情境之前,需要先觀察學生的課堂表現,并且對教材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挖掘其中的道德與法治因素,然后結合校園文化建設、課外和實踐活動等多種內容,為學生創設多元化的教育環境,進一步鍛煉和提升學生道德品質與法律意識,提高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行,教育部門對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情境創設是對課堂教學的改革和創新,所以教師在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還需要更加重視教學情境創設,遵循教學情境創設的基本原則,通過與生活結合、與活動結合、創設多元教育環境等方式,將教學情境引入課堂中,通過創設科學有效的教學情境,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袁元琛.情境創設應用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教學策略[J].當代家庭教育,2019,20(11):123.
[2]葉佳.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生活化情境的創設路徑[J].天津教育(下半月),2019,25(12):31,33.
[3]陳靜.信息技術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天津教育,2020,603(6):62-63.
編輯 陳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