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茂春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實施,小學數學課程組在教學上也出現了新的變化,數學作為小學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學好數學對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以及想象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不但要教會學生必要的數學文化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有發散性思維,具備數學素養,對小學數學高段教學中如何引導培養學生思維進行了必要的探討,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段教學;學生思維;策略
新課改對小學數學課程教學提出了新的教學理念,新課改要求數學教師要教會學生習得相應的數學知識。在小學課程學習過程中,數學思維是學生學好數學的關鍵因素,同時也是學生學習其他科目的基礎。對于當前小學生來講,學生身處特殊的年齡階段,學生的自我可塑性較強,為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把強化學生的數學思維放在重要的位置。本文主要討論了小學數學高段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一、在小學數學高段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的意義
基于其他的思維能力來說,在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數學思維能力是一種特定的思維能力,這種特定的思維能力要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拓展能力,學生只有具備了這種能力,才能更好地將數學邏輯思維能力與現實生活中的例子相結合,繼而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并在不斷思考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智力,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強化學生理解問題的能力、計算能力、知識運用的能力,繼而有效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
二、在小學數學高段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的策略
1.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強化數學知識內容的融合性
在大多數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當中,基于學生的年齡段以及教學內容的層次,大多數教師在教學上把學生的自我需求放在一個比較次要的教學位置,認為只要把課程教好,把學生的學習成績鞏固好就完成了教學目標。也正是教師這種不科學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對課程教學失去了興趣,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上要轉變這種消極的教學方法,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自我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同時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況制訂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合作分析探究解決日常學習問題,從而有效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與課堂教學質量。
2.進行分組式教學,培養學生的團體合作意識
在課程教學中,教師要適時改變教學方法,通過運用分組的方法來強化學生的參與性和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分組教學,引導學生通過合作探究的辦法獲取知識,同時學生相互之間的談論分析能夠強化學生參與問題的積極性,教師在此基礎上適時地加以引導鼓勵,當學生對問題產生不同看法的時候,教師要及時組織學生進行分析辯論,師生之間共同討論尋找問題答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分組討論的辦法,不但能夠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的團體合作意識,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3.注重學生日常實踐
數學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而教師在教學中只是單純地對學生進行文化理論的教學,學生所能得到的永遠是書本上的間接經驗,而難以獲得自我思考的心得體會來強化數學素養。所以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將課程教學內容與課外實踐相結合。教師通過給學生設置一個自我展現的平臺,不但培養了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實踐了課堂的文化知識,從而有效提高了課堂的教學質量。
4.運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
依據新課改的相關要求,在數學課堂中采用小組合作的辦法,不但能夠提升學生的團體精神和協作意識,而且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探究能力,繼而實現學生多角度綜合發展。如教師在講授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下冊課程“比例”中“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內容之前,提出比例的相關問題,組織引導學生進行討論探究,講解完比例的相關概念、性質以及意義以后,教師再次讓學生分組合作學習,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領會正比例與反比例的意義,以此來推斷出兩個相關的量是否成正比或者反比。教師采用這種辦法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同時在教學上降低了教師的工作量,更加有效地強化了學生的數學思維,達到了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教學目標。
綜上所述,數學課程在教學科目中非常關鍵,在小學數學高段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不但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而且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品德修養。因此,教師在數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應該結合數學高段教學的實際特點,如學生年齡、學生的認知程度以及學生的問題思考水平等,通過把握學生的實際情況,運用方式多樣的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
參考文獻:
[1]簡潤斌.改革教法創新學法:問題教學法在小學高段數學中的應用策略[J].數學大世界(上旬版),2019(11):41.
[2]趙巧霞.淺談如何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J].魅力中國,2019(50):336.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