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淑香
摘 要:主題閱讀與群文閱讀的區別在于,主題閱讀體現了“教教材”的概念,而群文閱讀則體現了“用教材教”的概念,在群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起著主導作用,需要在設定議題方面發揮作用,以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群文教學;策略
群文閱讀是一種全新的閱讀教學模式,它與傳統的閱讀教學方式不同,不局限于教材,而是活用教材,以教材為跳板,通過群文文本的組合完成閱讀教學目標,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議題”是群文閱讀的靈魂,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設置“議題”的策略如下。
一、根據所選文本類型設置“議題”
王榮生老師曾經對群文閱讀提出過自己的見解,他將群文閱讀的素材類型劃分為四種形式——定篇、實例、樣本和用件,這四種類型在群文閱讀教學中的作用是不相同的,各自承擔著獨立的功用。
1.運用“定篇”設置“議題”
定篇教學落實在學生的認知層面上,其目的是讓學生對文本素材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過程。一般來講,可以定義為定篇的文章,基本上都是具有文化意義的經典文章,比如魯迅的作品,無論選哪一個版本的教科書,都可以看出魯迅的文章具有公認的較高的文化價值,目的是讓學生了解魯迅的偉大精神和藝術的不朽性,讓學生掌握魯迅作品的獨特藝術魅力。此時,有必要解讀魯迅的其他相關閱讀材料,以《一件小事》為例,應作為定篇進行教學,并根據定篇的內容和功能來確定《一件小事》閱讀課的議題。
2.運用“實例”設置“議題”
這種實例文本選擇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文本”掌握漢語閱讀和寫作的知識。這種“文本”是文學知識和文化知識的典范。“實例”所呈現的語言文學知識只是一個方面,與課文中定篇的“多面”相比,實例的作用主要在于讓學生集中精力掌握課文,但不求面面俱到地掌握,這是處理“實例”文章的方法。如《曹沖稱象》一文,將課后練習題一作為一個實例,在理解這篇課文的基礎上設置群文閱讀教學,主題應該是人物對話在情節發展中的作用探索閱讀。
3.依據“樣本”設置“議題”
“樣本”的內容主要是解決學生在閱讀課文過程中遇到(或可能遇到)的困難。也就是說,幫助學生在原有閱讀經驗的基礎上,來展示生成性的內容,通過樣本讓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和技巧,以更好地開展群文閱讀。因此,這類文本是為了實現學生的生成性和表達性目標。雖然教師很難了解學生與課文對話的“情景”中會出現的問題和困難,但可以借鑒教學經驗,依靠研究成果獲取相關知識。
4.針對“用件”設置“議題”
如果說“定篇”的內容在于文本的形式與內容的整合,那么“實例”性文本的內容則在于從形式的運用中把握內容,“樣本”則集中在學生的生成問題上。那么,“用件”的內容則在于內容與信息的整合,對形式的討論只需要掌握文本的基本邏輯思維,主要有三種類型:語文知識文本、引發問題文本、提供信息文本。教學中要根據教材編寫者的編寫意圖確定所選文本的性質,然后進行群文閱讀。文本的集體建構、擴展和延伸,可以將編者的編撰意圖與教學目標結合起來,更好地實現編撰意圖與教學效果的統一。從這個意義上說,根據編課文的意圖,確定選文的類型,然后逐步確定相應的題目,不僅可以彌補教材編寫上的不足,而且可以保證群文閱讀不偏離教學大綱。
二、結合學生實際設置“議題”
群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議題的設置是關鍵,它是群文閱讀教學成功的靈魂。群文閱讀教學的目的是通過議題的設置來實現教學目標,所以在教學中必須結合教學目標來設置議題,只有這樣才能讓教學目的性強、針對性強,才能讓教學目標落到實處。在設置議題時,要把握好文本內容,選文的類型要為議題的設置指明方向。在選題時,要對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詳細的分析和把握。
1.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脫離了這個載體,一切群文閱讀教學都是空談,是無法真正實現的。在實施群文閱讀教學中,對學生學習情況的把握非常重要,這也是群文閱讀教學的基礎。要根據學生閱讀素養和閱讀能力來確定群文教學的設計,教師應根據學生的需要確定一個與學生的能力和學習水平相適應的議題。
2.把握文本本質屬性
在群文閱讀教學中進行議題設置時,文本是教學過程實施的主要依據,要把握好文本的特點和作者的創作意圖,對文本的解讀不能脫離文本,也不能高于文本,議題的設置必須要與文本作者的情感相關聯。
三、根據單元的教學目標設置“議題”
在人教版語文教材中,每個單元都有相應的單元閱讀指南,每個單元也由多個文本組成,每個章節在單元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在設置題目時,要以單元閱讀為指導,不僅要看單元的教學指導,還要看單元前后的教學目標、所包含的課文。每一篇課文按篇數排列,確定各自的教學價值,從而在這些文本之間建立一定的教學邏輯,進而確定關聯性、系統性的群體性文本閱讀議題。
總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群文教學策略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高效的教學策略,它與當下新課標要求相符合,能夠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崔勇.群文閱讀的價值追求與實現策略[J].教育科學論壇,2015(10).
[2]羅良建.群文閱讀:從“在閱讀”到“會閱讀”[J].教育科學論壇,2015(10).
[3]許睿.“群文閱讀”課堂教學實施策略[J].語文知識,2017(8).
編輯 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