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作海
摘 要:素質教育教學理念的不斷深化對教師教學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成為教師關注的重點。分析當代課堂教學的現狀并針對問題提出改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效率;措施
一、當代課堂教學現狀
1.學生缺乏學習語文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接受新事物和學習新知識的最好方式,無論是對學生學習還是對學生發(fā)展都具有重大意義。小學生正處于天真爛漫的時期,認知水平尚不成熟,自控能力普遍較差,好奇心較強,常常無法集中精力學習。他們對拼音和漢字的掌握還不全面,而語文知識內容對小學生來說比較廣泛和復雜,需要學生集中精神努力學習才能夠真正理解。因此,教師只有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
2.教學方法過于單一
素質教育教學理念已經深入小學教育教學中,但部分語文教師仍受到應試教育和教學工作壓力的影響,過分偏重學生成績和教學工作的進度,在教學過程中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即“灌輸式”教學法,學生被動學習。長此以往,學生在機械被動的學習與背誦中便會漸漸喪失學習興趣,容易產生消極心理,在學習過程中還會出現遺忘、缺失現象,導致成績下降。這不僅不利于教師教學工作的展開,更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對學生未來發(fā)展和學習都會產生消極影響。
3.教學目標不明確
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沒有制訂明確的教學目標,認為只要參考教學大綱內容進行教學就足夠了,對學生理解知識的程度也沒有關注,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意識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師教學目標不明確,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下降。
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措施
1.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應充分認識到興趣對學生學習的重要性。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課堂授課時要從學生個性及愛好出發(fā),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環(huán)境,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進行學習,便會形成對語文學科的興趣,更有利于教學工作的開展。
2.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
使用傳統的教學手段雖能在短時間內提高教師教學工作的效率和學生的成績,但這種方式只注重課堂教學的“量”,忽視了“質”的重要性。素質教育理念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教授知識,更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利用身邊的教學工具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在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將多種教學方法有機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從而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師可將信息技術應用到課堂教學中,通過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投放圖片、音頻、視頻等,使教學內容更加形象具體,從而引起學生注意,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更直觀地理解學科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為學生未來學習和發(fā)展打下基礎,促進后期教學工作的進行。除以上方法,教師還可使用其他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如合作教學、繪本閱讀教學和情境教學等,應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對教學方法進行適當的創(chuàng)新,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明確教學目標
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前要做好備課準備,要對教學目標形成正確的認知。對教學內容的重難點有清晰的把握,思考用哪種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指導,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會在哪個環(huán)節(jié)出現問題,該如何應答學生在學習上的問題,針對這些,教師要做好課前準備并指導學生進行課前的預習,以解決課堂教學的問題,讓課堂教學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實現真正的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總而言之,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反省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并針對問題及時進行改善;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為重點,對教學手段進行創(chuàng)新,為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明確教學目標,組織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從而促使教學課堂順利進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汪岳.淺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措施[J].學周刊,2020(22):65-66.
[2]白方成.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研究[J].南北橋,2020(8):174.
[3]杜娟.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措施初探[J].學周刊,2020(8):91-92.
[4]李生治.運用微課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J].天津教育,2020(6):70-71.
編輯 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