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莉
摘 要:小學生雖處于心智成長過程中的早期階段,但隨著其思想與判斷能力的逐漸萌發,其對管理者一貫的配合度也會發生轉變。以小學生心理特點的介紹為切入點,圍繞當前小學班級管理的現狀展開分析,并對構建師生和諧關系提出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班級管理;班主任;和諧關系
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不僅要負責對學生學習的督促,更要注意對學生成長心理的分析,明確加強與學生間良好關系的構建是提升管理的重要途徑。
一、小學生心理特點
1.開始萌發自己的想法與判斷
小學生因受年齡因素的限制,對周圍的人和事相較初、高中生而言缺乏完善的認知與判斷,但這并不意味著小學生沒有自己的想法,相反,他們在三年級的時候就會萌發出較為明顯的自我意識和對周遭事物的一些看法,并嘗試做出自己的判斷,如班主任并未對此引起重視,則通常會在對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中逐漸感到力不從心,甚至會覺得有些學生專門和自己“對著干”[1]。
2.在意班主任的言行是否一致
隨著學生自我意識的增強,他們開始不再無條件地配合班主任的管理,除了為強調自我意識而偶爾表現出的與班主任的對立行為,他們還會展開對班主任言行的觀察。因為對他們而言,制度的服從與否需要有相應的理由作為支撐,而如果教師沒有率先踐行言行的一致和對制度執行的公平性,那么他們會在自己的判斷下做出相應的反應,而這于班主任的班級管理而言是比較有難度的。
二、小學班級管理現狀
1.師生間欠缺有效交流
由于傳統的班級管理中,教師的角色通常是不容置疑的主導者,教師與學生間普遍存在著隱形的等級關系,導致學生多會因為懼怕而避免與教師進行深入的交流,以防正面沖突的產生。而教師則常常因為缺少探究與分析精神而忽略學生在各階段的心理問題,久而久之,學生與教師間的問題堆積得越來越多,管理的開展也就越發困難。
2.管理與評價方式單一
傳統的教育開展中,不論教學還是管理,教師都習慣將自己的想法與規定放置到首要的位置,而學生則必須被動接受教師思想的灌輸與評判,這種不公平的管理十分容易激發學生的反抗心理,而權力的壓制最終又使學生無奈妥協,這樣的管理開展模式和評價方式只能無限激化班主任與學生間的矛盾,從而不利于管理的展開。
三、班主任和諧關系構建策略
1.轉換角色,促進深入溝通
若要構建班主任與學生間的和諧關系,順暢深入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學生之所以不愿對班主任敞開心扉,將困擾內心的想法和疑惑和盤托出,班主任固有角色的設定有著難以免除的責任。班主任通常帶著不容置疑的光環開展對學生的管理,學生的立場與想法在班主任“正確”的定論下無以伸張,自然會逐漸放棄與班主任交流與溝通的欲望。對此,班主任要注意反思與總結,及時轉變自身的角色,嘗試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因為唯有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交流才能得以深入,問題的始末才會得到切實的剖析,學生的心結才能真正地化解[2]。
2.搭建平臺,增進自主管理
管理工作的開展并非取決于管理者的強勢,相反,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相互配合與協作更能促進管理效果的提升。因而班主任應對傳統單方面的管理模式展開深入的思考,及時找出灌輸式管理與單一標準的評價給學生管理帶來的弊端,并加以調整,以增強管理的效果。以往的單一管理與評價多體現在對班主任一己想法的專制施行和對學生評價標準的單一設定上,若要使此現象有所改觀,則需要班主任放開自己手中“大權”,將對班級管理制度的制定權力與監督權力部分轉交給學生,并鼓勵學生參與到班級的監督管理中來,如此,不僅能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對自身的權益的掌握,更能增加班級制度的多元化,從而促進班級管理的和諧開展。
3.注重方法,強化愛的感召
隨著小學生心智的發育和成長,他們逐漸脫離了“人云亦云”的階段,而對班主任口中的好壞開始有了屬于自己的評判。因而班主任在開展管理之時要以學生的直接感受為中心,促進師生間想法正確有效地傳達,以免發生班主任單方面為學生好而學生不理解的情況。例如希望學生理解班主任對其的關注與關心,就需要班主任在管理中傾注愛心,并以愛的語言和表達發起對學生的感召,只有學生實實在在地感受到班主任的愛,他們才會反過來理解班主任的苦心,班級管理的開展才會更加和諧。
4.以身作則,提升信任關系
除了將管理的初衷以外化的表達呈現在學生面前以期獲得學生更多的理解和配合外,班主任還應在具體的管理中以言行一致的標準要求自己,通過說到做到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親自踐行來向學生展示自身管理開展的公平性,有效促進學生與班主任信任關系的建立。而當學生高度信任班主任的人品,其對班主任提出的規則和標準便會更加信服和自主地去執行,相反,班主任總是拿出標準來規范學生卻對自身的行為不加約束,學生也不會真正配合其管理的開展。
綜上所述,班主任在開展對小學生的管理中不僅要做到督促學生學習的本分,更要從對小學生心智發育的關注角度出發,加強與學生間的深入交流,鼓勵學生對班級共同管理的參與,并以身作則地站在學生立場切實落實班級管理的平等性與公平性,通過真實的愛與關心感召學生,借以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進而達到提升班級管理效果,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霍慶.班主任這樣對學生說話更暖心[J].教學與管理,2018(17):19.
[2]王淑香.淺談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J].中華少年,2016(22).
編輯 張俐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