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艷
摘 要:色彩教學是初中美術課程的重要構成部分,傳統教學方法使學生色彩運用傾向于模仿和復制,導致學生呈現出的繪畫作品色彩關系混亂,缺少鮮明的個性特點。因此,圍繞初中美術色彩教學深入研究,探析案例指導法的實踐應用策略。
關鍵詞:初中美術;色彩教學;案例指導法
美術色彩的運用是根據一些原理和方法,初中生通常很難深入理解和把握,所以,在初中美術色彩教學中運用案例指導法,能夠通過案例讓學生直觀理解色彩運用原理和方法,強化學生的色彩表現能力、創作能力,對于提高初中美術色彩教學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一、初中美術色彩教學中案例指導法的實踐應用意義
在初中美術色彩教學中應用案例指導法,其根本目的是解決美術色彩課程實踐與知識量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減輕了學習負擔,使學生在有限時間內獲取更多的知識。在美術色彩教學過程中教師依據教材內容合理選取教學案例,通過提出問題并帶領學生共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獨立學習能力以及繼續學習能力。一方面,在初中美術色彩教學中應用案例指導法有利于不斷開發學生色彩表現能力,轉變學生傳統色彩運用的壓抑性。通過案例教學引導,深入挖掘學生色彩運用潛能,引導學生逐步掌握在具體繪畫中組織色彩關系,形成具有獨特美感的色彩搭配和對比。通過實踐教學,能夠促使學生將所掌握的色彩運用知識真正應用于實際創作中。另一方面,在初中美術色彩教學中應用案例指導法,有利于推動學生學習能力的長期可持續發展,促使學生逐漸轉變傳統色彩運用理念,從單一的模仿和復制轉化為知識和技能的實踐應用。通過運用案例指導法,能夠不斷優化傳統教學方式,將注重色彩復制的教學側重點轉化為培養學生色彩審美能力和運用能力,不斷發散學生色彩運用思維,使其呈現出更加優質的美術作品。
二、初中美術色彩教學中案例指導法的實踐應用策略
在初中美術色彩教學中應用案例指導法,可以借助案例為學生闡明色彩的類別、對比、調和等方法,最終分析其中的原理得出結論。具體而言,案例指導法的實踐應用可分為幾個環節:確定課題、引發思考、闡明原理、自我表述。
(一)確定課題
以《大自然的色彩》為例,學生在接觸美術色彩學習的早期階段,通常運用色彩進行創作的過程中,習慣性地運用自己觀察的色彩進行創作,如藍色繪畫天空、紅色繪畫花朵,美術色彩的運用相對較為單一。該案例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引導學生了解色彩產生的原理,感知不同色調所帶給我們的心理感受是不同的,確立教學目標后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同時可以運用PPT或短視頻的方式,為學生展現大自然不同光線下色彩的變化,讓學生對光與色彩的關系有初步認知,為學生將色彩運用于繪畫創作奠定良好的基礎。該課程的教學重點則是引導學生認知感受,并運用簡單的色彩手段表達自然界的色彩關系,使其能夠較為準確地將真實景物和事物以色彩關系概括出來,最終培養學生對大自然色彩現象的主動感受和熱愛。選取實際案例,說明不同光線下色彩的變化特點,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好奇心,讓其愿意展開深入的自主探究。
(二)引發思考
引發學生思考環節的重點在于讓學生自主交流探討,通過觀察教師提供的教學素材,不斷審視自身的色彩運用思維,不再是傳統的復制,逐漸形成新的色彩運用思維,通過感受大自然中的實際景物色彩之美,打破墨守成規的思想理念。
(三)闡明原理
在這一環節,主要是闡明關于色彩的關系,幫助學生解決實際色彩創作應用的問題。案例指導法在初中美術色彩教學中的應用,必須加強對學生的引導,使其發現案例中色彩元素的搭配和利用原理,在不斷探尋規律中形成自身獨具特色的色彩運用方式。案例指導法的應用能夠促使學生對藝術表現形式形成獨特的直覺,進而逐漸將自己創新思維應用于創作實踐中,提高學生的色彩搭配、類比、調和能力。
(四)自我表述
自我表述環節是案例指導法運用中最關鍵的階段,學生在觀察大自然的色彩后,根據自己的認知和感受,以創作中的色彩手段呈現自然界的色彩關系,能夠在大自然真實景物的創作過程中,合理利用色彩關系,借助色彩表達真實情感。學生在展開創作過程中,可以與同學展開積極的探討和交流,相互切磋交流色彩運用經驗,促進學生色彩創作能力不斷提升,培養學生良好的色彩創作能力和運用能力,深化案例指導法在初中美術色彩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通過運用案例指導法開展初中美術色彩教學,不僅能夠促使色彩教學不斷改革創新,同時能夠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其逐步認知到色彩能夠與人的情感和思想相融合,成為情感表達的載體,實現學生對色彩的大膽運用,不斷開拓色彩運用的新思維。
參考文獻:
[1]王金枝.淺議初中美術色彩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J].內蒙古教育,2016(17):87.
[2]賈潔.對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缺乏學習興趣的原因分析及對策探究[J].才智,2020(3):47.
[3]呂文博.走進生活,陶冶情操:初中美術教學探究[J].才智,2019(25):75.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