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芳君
摘 要:信息技術輔助日常教學越來越平常、越普遍。教師在新課改理念引導下,積極探索,積累經驗,營造高效高質的教學課堂。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信息化教學問題凸顯。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應用好信息化工具輔助教學,實現教學目標。
關鍵字:農村小學數學;信息化教學;教學策略
信息化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課改下的教師順應時代要求,就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進行了積極探索和開拓,積累了經驗,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作為農村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充分了解信息化教學的重要作用,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應用信息化工具輔助教學,這樣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筆者就新課改下農村小學數學信息化教學展開討論。
一、現階段農村小學數學信息化教學現狀
小學階段正是學生培養良好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啟蒙期,很多小學數學教師已經開始在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使數學教學更加靈活有趣,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可是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基礎設施不夠完善,有的教師上課方法陳舊,使用信息化教學的能力有限,沒有達到信息化教學的最優成果。有的教師過于依賴信息化教學,整個上課過程就是簡單的PPT輸入,單純地使用多媒體機器就美其名曰是信息化教學,殊不知是披著信息化教學外衣的傳統“滿堂灌”。
二、信息化教學模式下的小學數學探究教學的策略
1.利用信息化教學工具創設情境,將教學內容化抽象為具體
小學生對抽象概念的理解力不足。如果只是枯燥地反復講解,小學生只能機械地記憶,達不到教學中的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信息化教學恰恰能夠彌補這一缺陷,信息化教學通過多媒體可以創設情境,讓情境教學與教材所學內容充分融合,讓小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有效地吸引學生學習。
例如,在課堂導入環節,不再以書本上的圖片為主,不再讓學生被動接受知識,而是可以利用多媒體,以PPT、動畫的形式呈現教學內容,并導入生活情境。在學習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圖形的認識”時,教師可以先應用多媒體展示動畫,抓住一年級學生的興趣,利用網絡上《米奇妙妙屋》的動畫素材,讓學生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等平面圖形有初步的概念,然后分小組討論,舉出生活中見過的例子。學生大多可以通過短時間的訓練快速牢記這幾種平面圖形,這就歸功于利用信息化技術,將原本抽象的概念以小學生喜聞樂見的動畫形式展示出來,通過眼睛、耳朵各種感官的調動,加深了小學生的理解,同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2.利用信息化教學理念武裝教師頭腦,鼓勵學生合作學習
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多數以課本中的內容為主,但課本內容例子有限,達到真正地吸引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較難。但課堂上的師生關系也是比較固定僵化的教學模式,教師教,學生學,學生被動地接受教師傳遞的信息,很難達到雙向互動的良好學習效果。作為數學教師,巧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引導學生合作學習,教學效果出奇的好。如學習“圖形的旋轉”一課時,通過多媒體的動畫演示,能很好地讓學生了解圖形旋轉的過程。同時將學生劃分小組,鼓勵其交流心得體會,最后讓每個小組推舉代表發言,總結今天的學習內容,不但進行了多維活動,而且讓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利用信息化教學環境擴展學習資源,啟迪學生思維
傳統教學以課堂為主,下課之后教師和學生的交流渠道有限,尤其是寒暑假,師生完全沒有聯系,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差,農村小學生有的沒有父母陪伴,沒有有效的學習渠道,缺乏監管,開學后明顯需要一個適應學校、重新學習的過程。在互聯網上有各種總結的知識點,學生如果沒有得到很好的指引,學習興趣可能會被分散到游戲、故事上。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樹立強烈的責任感和敏銳的信息化意識,將數學知識的學習從課堂引到學生身邊,指導學生利用閑暇時間或者寒暑假,在網上找尋數學知識,擴展學習資源,啟迪思維。
例如,微信群可以有效地連接學生和老師,小學數學教師可以每天在群里發一道題,不在于學習量而在于培養學習的自主性,對最先做出來的學生進行獎勵,對堅持長時間打卡的學生進行表揚。微信群也可以進行雙向互動,寒暑假作業上不懂的問題,鼓勵學生在微信群里向老師提問,在開學時還可以對部分表現優異的學生進行獎勵。同時,可以利用微信公眾號,每天向學生推送比較有趣的數學知識,或者是比較簡單易行的數學試題研究,這樣既可以調動學生的興趣,又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一舉兩得。
總之,當今時代是知識大爆炸的時代,教師要學會善于利用信息化手段幫助學生進行學習。如果農村小學數學教學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小學生的數學學習就比較低效。教師應該善于思考總結,利用好信息化教學手段,創設信息化教學環境,多方面引導學生,這樣農村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才能進一步提高學習成績,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為適應信息化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韓翠萍.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5(3).
[2]錢曉莉.關于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整合的幾點思考[J].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學報,2003(2).
[3]趙海平.農村小學與線上外教課堂相遇[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20(3).
編輯 張俐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