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人們的日常生活已經與信息技術緊密相連,當前最熱門的信息技術話題是“5G”通信技術、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初中生作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后備軍,不僅需要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還需要掌握信息技術能力。在“互聯網+”環境下,初中生接受信息技術教育的機會越來越多,但目前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內容還相對冗雜,需要廣大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對其進行一定的優化,從而有效提升我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水平。
關鍵詞:互聯網+;初中教育;信息技術教學;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20-006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0.031
在“互聯網+”背景下,初中教師可以創設網絡化教學情境,實現與學生的有效交流互動,從而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學科思維?!盎ヂ摼W+”的興起很大程度上促使了我國初中教育的現代化發展,因此廣大教師要抓住這一機遇,通過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內容的優化,實現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優化教學內容的目的是減少學生和教師的工作量,使學生的信息技術核心素養得到針對性地提升,避免重復學習、低效學習。廣大初中信息技術教師要不斷學習新的信息技術,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水平,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積極探索提升學生信息技術核心素養的教學方法,以提升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一、“互聯網+”環境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影響
(一)對初中信息技術教育的總體影響
“互聯網+”背景下,信息成為人們學習、工作、生活中的重要資源,如今“素質教育”的推行使得國家對學生的信息素養能力有了新的要求。信息技術作為初中教育體系的重要課程之一,對于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技能,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簡單來說,信息技術素養是提升個人社會競爭力的因素之一,也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標準。初中教育開設信息技術課程的主要目的便是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信息技術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其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激發并影響著學生今后的學習。如今,互聯網與初中教育的深度融合,促使著初中教育生態發生了改變,進一步推動了初中教育現代化發展。因此,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既迎來了機遇,又迎來了挑戰。
(二)對初中傳統信息技術教學方法的影響
在“互聯網+”環境中,初中教育環境逐漸網絡化、開放化、數字化、智能化、共享化,這使得部分教育水平欠發達地區的學生也能夠利用互聯網獲得優質的教學服務。傳統信息技術教學方法不利于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教師的權威性使得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知識灌輸”,這使得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質量一直得不到有效提升。另外,在傳統信息技術教學中,由于各初中的教學經費有限,計算機老化問題嚴重,導致學生上機實踐操作能力一直處于較低水平。隨著電子產品的價格降低,初中能夠引入更多質量高的計算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
(三)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內容的影響
“互聯網+”也導致了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內容逐漸增多,這對初中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素質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優化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內容,提升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成為眾多初中信息技術教師探討的課題。廣大初中信息技術教師要遵循“教育為本,互聯網為用”的原則,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不斷優化信息技術教學內容,以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學科思維,從而促進初中信息技術教育的現代化發展。
二、“互聯網+”環境下如何實現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優化
(一)利用網絡化的教學情境與教學互動,優化教學內容
在“互聯網+”背景下,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利用現代網絡為學生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教學情境,實現教學情境網絡化,從而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科的興趣。在網絡化教學情境中,學生能夠加深對信息技術的了解,實現師生間的有效互動,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如今初中生大多已接觸了電子信息產品,如果教師僅利用教材進行授課,將會導致學生興趣索然、學習積極性不高等問題。具體來說,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工具,利用圖片、音頻、短視頻等教學資源創設形象具體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網絡化教學情境中學習、思考、練習、交流。通過網絡化的教學情境,教師能夠抓住授課重點,從而實現教學內容的優化。
例如,在講解“PowerPoint”制作過程時,可先利用多媒體展現一些學生制作的優秀Ppt,使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多個感官被有效調動起來,學生逐漸認識到“PowerPoint”在學習和教學過程中的強大功能,主動投入到“PowerPoint”的學習、制作之中。同時,再給學生安排課后的Ppt制作作業,要求學生利用Ppt介紹中國的名勝古跡。學生完成Ppt作業之后,可以通過電子郵件、QQ、微信等工具將其發送給教師,教師也可以利用這些網絡工具將批改情況反饋給學生,從而實現師生間的有效交流互動。學生如果在作業完成中遇到困惑,教師也可以及時了解到學生的學習需求,從而給出學生針對性的學習建議。
(二)運用多彩的信息元素和創新思維,優化教學內容
由于初中生首次上信息技術課程,且信息技術教學內容豐富多樣,知識體系十分龐大,包含大量的學術名詞,使得不少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的過程中產生畏難情緒。而利用多彩的信息元素,能夠有效優化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內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同時,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在制訂教學內容時,不能只從教材中提取教學素材,還可以利用互聯網教學資源?;ヂ摼W教學資源包含了豐富的信息技術知識,從文字、圖片到視頻等多樣的信息形式來豐富初中生的感官體驗,這種多樣化的信息元素使得信息技術教學內容更加科學、合理、緊湊,從而有助于提升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質量。在傳統的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采取先利用課本講解理論知識,然后讓學生按照操作步驟進行上機練習,使得學生缺乏創新思維。在數字化資源不斷擴展的背景下,教師可以利用數字化資源的靈活性、便捷性、智能性,給初中生自主發揮、大膽創作的空間和機會,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三)制訂靈活的教學策略,優化教學內容
與語文、數學、外語等文化學科不同,信息技術課程具有更強的操作性和應用性,這要求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和軟件使用能力。要想切實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和信息技術技能,光靠書本教學是遠遠達不到教學要求的,因此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應該以上機操作為主。如果初中信息技術教師沒有靈活的教學策略,就會使得整個教學過程沒有“生機”,導致不少學生在計算機上盲目操作。初中信息技術教師要結合教學大綱要求,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來制訂靈活的教學策略,從而優化教學內容,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應用能力,極大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核心素養,實現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提升。
例如,在講解“Photoshop”軟件使用時,了解到部分學生已經對該軟件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具備了一定的操作能力基礎,但另一部分學生對“Photoshop”的應用完全不了解??紤]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講解完基本教學內容后,可給學生安排不同難度的課堂任務:1.將“圖層一”重命名為“秋天的景色”;2.利用魔棒工具將“楓葉”圖層中的藍色去掉;3.將修改后的作品保存在桌面,并命名為“秋天的景色.jpg”格式并退出。對于沒有信息基礎的學生需要完成以上四道題,而對有一定信息基礎的學生,還需要完成以下課堂任務:將桌面上“小女孩. jpg”圖中的小女孩P到“秋天的景色. jpg”中,生成的新圖片要顯得自然、生動。這樣一來,通過層次化的教學課堂任務,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的關心,通過完成課堂作業感受到了Photoshop軟件的強大功能。
(四)開展針對性教學,優化教學內容
信息技術在不斷發展,新技術、新知識不斷產生,這意味著一些舊知識和舊技術會被淘汰,因此初中信息技術教師要緊跟時代潮流,通過優化教學內容實現信息技術教學質量的提升。紙質教材難以實現教學內容的及時、有效更新,因此在“互聯網+”背景下,初中信息技術教師要充分利用數字化教學資源的更新優勢,讓學生所學的信息技術知識能夠應用到學生實際生活之中。通過針對性教學,基礎能力強的學生增加了自主操作時間,減少了課堂學習時間的浪費;而基礎弱的學生能夠從入門開始,經過教師的指導逐步精通計算機軟件的應用,實現了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內容的優化。互聯網教學資源的另一大優勢在于,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展開針對性教學,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教師能夠充分利用數字化教學資源的便捷性和豐富性,針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展開針對性教學,這將極大優化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內容,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例如,在講解“Word頁面設計”這部分內容時,沒有采用“統一化”教學方式,因為這種從Word基礎知識講起的教學方法會使部分基礎能力較強的學生產生厭煩??山Y合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開展針對性教學。對于沒有相關Word操作基礎的學生,可先按照原本的教學計劃開展教學和練習;并給基礎能力較強的學生安排了課堂學習任務,讓學生打開教師事先準備好的Word文檔,根據其中的指示開展自主學習。
總之,信息技術教育是初中階段的重要課程之一,它對于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有重要的作用。各學校應該及時轉變教育理念,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加大對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建設。在“互聯網+”環境下,社會市場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要求學生必須具備相應的信息技術知識水平和能力。學校需要積極引進計算機相關專業的信息技術教師,加強師資隊伍的信息技術能力水平,通過多元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中信息技術教師要有目的性地優化教學內容,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增加學生的實踐操作機會,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信息技術思維,從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數字化學習資源應用的研究[J].黑河教育,2015(12).
[2]楊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數字化學習資源應用的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2(22).
[3]陳立建.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數字化資源應用的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4(11).
[4]陳文武.如何構建初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途徑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6(8).
作者簡介:馬建雄(1980.12— ),男,回族,甘肅天水人,中學一級,研究方向:信息技術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