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鵬
【摘? 要】目前,培養與發展學生的科學素養已經成為時代所需,因為國際競爭主要是以具有科學素養的高素質人才為主,所以我國國家領導人也提出了全面建構科學教育體系,綜合發展國民科學素養的相關口號。其中,物理學科屬于自然科學的基礎分支,初中物理教師也應該逐步提升學生的物理探究能力,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做好充足準備。本文將從創設探究情境,培養探究意識;組織小組合作,創新探究形式;組織生活實踐,提升探究能力三個角度來分析初中物理教師應該如何穩步提升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關鍵詞】初中物理;科學探究能力;培養能力
傳統的初中物理教學活動是以理論知識的“灌輸式”教學為基本形式,目的是要在短期內逐步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使其在物理考試中有優良的應試表現。這就導致初中生長期缺乏科學探究經驗,且逐步形成了惰性思維,難以真正改善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也會因此導致學生逐漸失去學習優勢。因此,初中物理教師要組織豐富的科學探究活動,切實改變“教師講,學生聽”的不良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自主搜集物理素材,積極參與物理問答、小組合作與實踐檢驗活動,切實提升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為發展學生的物理素養做好充足準備。
一、創設探究情境,培養探究意識
情境教學最初便是伴隨著物理探究教學活動所展開的,因為情境活動可快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可有效喚起學生的生活回憶,使其利用已知知識來解釋物理新知,由此順利切入探究活動。因此,初中物理教師要積極創設物理探究情境,最好是將情境教學與物理探究活動結合起來,綜合優化學生的思維能力、實驗操作能力,為發展學生的科學素養打好基礎。就如在“聲音的特性”一課教學中,我就搜集了多種音頻,既有誘人的咀嚼食物的聲音,也有美妙的樂音,還有令人煩躁的鳴笛、施工等聲音。在課堂上,我就利用這些音頻資料創設了課堂情境,讓學生思考聲音的特性是什么。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學生表示聲音的音色不同,音調有大小之分,且會讓人產生不同的情緒感受。對此,我一一肯定了學生的合理猜想,引導學生自主探究了本課新知,讓學生及時展開物理探究,使其主動使用準確、合理的物理語言匯總了聲音的特性,使其將思考、聽講結合起來,初步培養了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二、組織小組合作,創新探究形式
在探究活動中,豐富的生生交流與合作活動十分重要,直接影響著初中生的物理學習效果,所以新課改已經將自主、探究、合作教學模式看成是實施學科教學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學方法之一。通過豐富的小組合作,初中生可以及時分享自己的物理探究經驗,也可虛心借鑒同伴成功的探究方法,由此改善個人的科學思維能力。因此,初中物理教師要組織豐富的小組合作教學活動,切實發散學生思維,逐步優化學生的科學探究水平。就如在“凸透鏡成像的規律”一課教學中,我就引導本班學生開展了5人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共同探究了本課知識,使其積極分析了凸透鏡成像的一般規律。首先,各小組要自主安裝實驗設備,確定像距、物距,預設像距、物距對于凸透鏡成像結果的直接影響。其次,各小組要設計合理的實驗探究方案,合理分工,認真觀察實驗現象,記錄實驗數據,初步培養學生的物理實驗操作能力。由此,各小組就可驗證物理猜想是否正確,也能積累有效的物理探究經驗。接著,各小組就可切實展開物理討論,共享物理探究經驗,由此完善、豐富實驗探究結論。這樣一來,初中生就可自主建構物理知識,切實提升自己的物理探究能力。
三、組織生活實踐,提升探究能力
生活實踐活動是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所展開的,可以很好地引導學生在現實生活中遷移物理知識,能夠很好地完善學生的思維結構,同樣也可有效提升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因此,初中物理教師要組織豐富的生活實踐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自主遷移物理知識,逐步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真正實現知行結合,為發展學生的科學素養打下堅實的教育基礎。就如在“眼睛和眼鏡”一課教學中,我就組織了一次物理實踐教學活動,即初中生要到眼鏡店進行實地觀察,通過專業人員的講解了解近視眼的病理、治療方法,以及預防近視的有效策略。在此過程中,初中生可以形成良好的物理思維能力,積累有效的物理探究經驗。接著,初中生便要在物理課上共享科學探究結論,及時分享自己關于眼睛、眼鏡知識的調查結論,初步共享物理探究結論。由此,初中生就可真正實現學習成長,能夠將物理知識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切實端正物理學習態度,積累有效探究經驗。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逐步提升學生的物理探究能力可以切實優化物理教學效益,讓學生一生受益。因此,初中物理教師要組織豐富的物理探究教學活動與實踐探索活動,切實豐富學生的獨立思考、小組合作學習經驗,為發展學生的物理素養做好充足準備。
參考文獻:
[1]方涓.優化初中物理規律教學提高學生科學素養[D].湖南理工學院,2018.
[2]方晗.探究性學習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作用[D].華中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