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碧鳳
摘 要:物理核心素養的培育是初中物理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標。文章結合初中物理教育教學實踐,從創設和諧民主課堂氛圍、注重有效問題情境創設、倡導生活元素滲透三個方面,探討以問題為導向,引導學生創新思維,培養物理學習興趣,樹立科學態度,增強探究物理問題意識,提高物理教育教學效果的模式。
關鍵詞:初中物理;核心理念;問題意識;物理素養
中圖分類號:G421;G633.7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16-0062-02
物理課程標準中的基本理念是以學生終身發展為本,以提高全體學生科學素養為目標。初中物理的核心素養培養目標是讓學生形成嚴密的邏輯推理能力。但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部分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把物理習題分類,讓學生死記硬背某類習題的通用解題模型,套用解題步驟。這種方法對于短期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有一定幫助,但卻讓學生失去了探索的機會,習題變化了就沒有了解題思路。新的教學理念要求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在教學中要以問題為導向,引導學生樹立物理思維。
初中物理邏輯性比較強,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性也強,此時就需要教師以問題串聯知識點,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在初中物理課堂上,教師要注意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這是學好物理的關鍵。文章結合筆者執教初中物理的經驗,探究初中物理問題意識培養模式。
一、創設和諧民主課堂氛圍,讓學生大膽提問
核心素養的培育,要求學生能夠自主提出問題,并在問題交互中,找到自身認知存在的偏差,繼而采取措施去彌補,不斷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為了實現這樣的教學目標,物理教師需要注意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并且在問題探討中,夯實基礎知識。比如,在教學“熱傳遞”這個知識點時,教師將金魚放到盛水的燒瓶中,然后使用酒精燈進行加熱操作。學生會發現瓶頸的水都燒開了,但是燒瓶中的金魚還是歡快地在水中游著。針對這一現象,教師可以設置如下教學環節:鼓勵學生自主提出問題,然后學生間相互探討。學生的問題五花八門:難道是金魚有吸收熱的能力?熱的吸收過程可能比較長,金魚游動的過程中,是不是將部分熱給抵消了?學生在相互探討之后,如果無法找到正確答案,教師就可以結合實驗現象引導學生學習熱傳遞的內涵和規律課程內容。學生帶著問題聽課,能快速進入課堂主題,相關知識點掌握得也更扎實。
為了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教師需要提高自身親和力,妥善處理好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善于運用激勵教育手段鼓勵學生去發問,形成良好師生關系。教學中,教師要將學生提問環節設定為物理課堂的固定版塊,無論是在接觸新知識的時候,還是在復習舊知識的時候,都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疑問,并設立相應的獎勵機制,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科學探究教學方式,就是提高學生科學素養一個重要而有效的途徑。物理教師帶領學生親歷實驗探究的過程,可以有效引導學生掌握科學探究方法,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注重有效問題情境創設,激發學生去探究
物理核心素養的內容之一是學生要具備問題意識,這也是初中物理創新素質素養培育的基石。教師通過有效問題情境的創設,可以更快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其產生探究的欲望,繼而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物理知識學習中。比如,在“浮力”知識點教學的時候,教師為了強化問題情境,首先使用多媒體播放了死海相關的紀錄片。在紀錄片中,學生看到人可以完全漂浮在水面上。看完之后,教師可以設置對應的問題:請問,你有沒有游泳的經歷?我們能不能在不游動的情況下浮在水面?學生回答之后,教師可以繼續拋出對應的情境問題:為什么死海上可以實現完全的漂浮?為什么稱其為“死海”呢?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相互間進行探討,針對探討中學生提出的疑問,教師適時進行對應的引導,最后引導學生進入本章節的知識點:死海是一個內陸鹽堿湖,其含鹽量很高,自身濃度高,超過了人體的密度,在這樣的前提下人是不會出現下沉的;對于死海的稱呼,是因為高濃度的鹽水環境下,生物往往難以生存,生物類別少,所以被稱作死海。
教師通過設定有效的問題情境,可以更快地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使學生帶著熱情去了解對應的知識,可以實現更加理想的物理教學效果。在問題的情境探討中,學生探究知識的素養會得到鍛煉和提高。
三、倡導生活元素的滲透,培育學生應用素養
物理核心素養的培育需要引導學生將自身掌握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因此在初中物理課堂上,教師要滲透生活元素,加強課程內容與實際生活的聯系,讓學生用物理知識去解釋生活現象,解決生活問題。融入生活化的物理課堂變得更加生動,由于在知識與生活之間建立了聯系,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會更高。比如,在教學“電路”知識的時候,教師要求學生以問題驅動的方式去探究教室的電路設計方案。學生被分成小組進行調查:教室的電路是如何設計的?你覺得當前的設計方案是否合理?存在哪些設計的缺陷和不足,能否拿出更好的方案來調整?為了解決上述幾個問題,學生必須對電路的相關知識有全面的了解,并且懂得將其運用到生活中去解決實際問題。而學生小組調查、討論的過程也是查缺補漏的過程,可以讓學生重新構建、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學生如果想優化教室的電路設計,還必須掌握電路圖的設計技巧。在接下來的具體實驗中,學生在了解教室電路設計的基礎上,會站在設計者的視角去找出現行方案存在的問題,并且在相互探討的基礎上進入到創新的階段。當小組制定出更加理想的電路設計圖后,教師可以設定這樣的教學環節:要求各小組分別介紹對應的方案,并且講述自己在設計中思考的問題。把書本的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的創新教學模式,讓學生從以往灌輸式教學中的“要你學”,變成了“我要學”,使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體,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和熱情空前高漲,興趣十足,這對于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效率而言非常有意義。這樣的課堂設置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學生認知特點,能激發并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應用于實踐,為學生以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打下了基礎。
綜上所述,在核心素養培育視角下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教學對象靈活采用教學方式,實施多樣化教學方法,特別注重采用探究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經歷探究過程,學習科學方法。教學中,教師要將問題意識的培育作為重點,為學生創設主動探索問題情境,優化問題格局,將生活化問題滲透到課堂教學中,以興趣為出發點,以學生為本,讓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角,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培育學生物理核心素養,提升初中物理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唐艷.初中物理教學學生問題意識培養[J].當代教研論叢,2014(09).
[2]詹友琳.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J].中學課程資源,2017(02).
[3]林江海.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J].基礎教育研究,2017(12).